「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和「一個中國人眼中的美國人」

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美國沉重的政府債務負擔會讓它變成另一個希臘嗎?如果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被中國取代,它能接受嗎?美國是不是正在慢慢地變成一個保護主義的國度?

問這些問題好像是別有用心,想套別人的話出來,但如果被問的是一位接受中國電視台採訪的美國人,這並沒有違反遊戲規則。過去幾年,我接受中國電視台採訪就不下十幾次。畢竟你是在中國的國土上回答問題,在這裡,「美國」是一個充斥著分析與批評的話題,正如「中國」在美國一樣。

人民幣匯率和貿易關係這類話題會激起強烈的情緒反應,因為它們關乎經濟增長、投資潛力和國家榮譽。相比回答其他跟中美關係沒多大關聯的問題,談論這些話題需要在政治上更加圓熟。所謂其他問題,比如有關俄羅斯經濟,比如有關英國石油公司(BP)的管理。

中國擁有如許多世紀的王朝歷史,而把它標為「新興」國家,好像是挺奇怪的,但在這個古建築與摩天大樓共存的國度,擁有全球經濟影響力卻是相對晚近的一件事。在中國選擇發展道路之際,發達國家被懷疑是在陰謀阻礙它的前進,或者是通過20國集團(G20)這樣的組織,或者是通過單個國家的政策來阻礙。

中國的市場肯定還會波動,並像其他市場影響它自己那樣去影響世界。中國的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生氣蓬勃,其增長可能已經過甚、過快,而週期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中國即將從一個低成本組裝產品然後出口到西方的國家,轉變成一個產品與服務的重要消費者,和一個把產品銷售給全亞洲不斷崛起的中產階級的國家。

這個轉變過程可能將更少地依賴於發達市場,而更多地依賴於那些對日常消費品、信息技術和汽車存在需求的新興經濟體。雖然中美之間在意識形態、貿易、匯率、政治和環境各方面會不斷地出現分歧,但是會看到新興經濟體的急劇增長。

中國想要什麼

不管是投資、經商還是辯論,同中國打交道都需要相互尊重:

──很多中國人覺得,對政府政策的批評就是對他們人格的批評。雖然我們經常大聲批評自己的政府,但中國人認為,中國是一個包含他們自身在內的統一整體。外人對中國的批評,事實上就是對中國人民、中華文明的不尊重。一定要和他們保持和諧。討論衝突話題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以理服人。其實不管對方是哪個國家,這樣做都沒有壞處。

──他們對我們的瞭解,甚於我們對他們的瞭解。我們的衣服和科技產品是中國製造的,但我們瞭解中國的渠道僅限於新聞報道。他們看我們的電影,追隨NBA,在肯德基(KFC)和星巴克(Starbucks)吃喝,開別克(Buik)車,並且在商店裡張貼美國演員和運動員的海報。他們隆重地過聖誕節,只是不履行其中的宗教部分。不過,很難說這就是美國和美國人的真實再現。

──美國政治家對中國的負面言語,常常被中國人當真,正如美國體育教練正兒八經地對待競爭對手留在更衣室留言板上的負面言語。很多國會議員蓄意發表一些措辭其實是為了取悅選民,但中國人對此並不是很瞭解。

──出現重大爭議時,中國各個年齡的人士都指出,我們應該認識到他們在很短時間內取得了很大成就,哪怕他們的前進道路並沒有完全勾劃出來。縮小貧富差距,將是最重要的經濟任務之一。

──國家和父母對中國年輕人取得成功的要求,遠遠超過美國年輕人承受的這種壓力。中國的父母成長於一種不同的經濟制度下,他們要求子女學習要更刻苦,工作要更努力。獨生子女政策使年輕人更需要取得成功。全中國的購物廣場裡,主要都是30歲以下的人,這顯示了年輕一代的經濟實力。

──一般來講,中國人確實更願意和熟人打交道。這種現象在任何國家都不鮮見,但在中國通過友誼建立起的紐帶,肯定會帶來生意和共享信息。匆匆會面不會有多少結果,而經常拜訪是十分有用的。

當今美國人研究中國跟他們20年前研究日本存在很大的相似之處:看到自己好像馬上就要被人家從經濟上超過,所以在研究的時候是帶了一種擔憂和緊迫感的。最後,我想告訴你,在為紀念美國傳奇電視新聞記者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的一檔特別訪談節目中,中國主持人最後問了我一個與經濟無關的問題,我把這給問題留給讀者自己來回答:

為什麼美國就沒有一個具有克朗凱特那種地位的記者,能夠像他結束越南戰爭一樣結束伊拉克戰爭呢?

這聽起來別有用心。但對於一位在中國接受採訪的美國人來講,懂得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畢竟我自己也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問題去問中國人。

(作者Andrew Leckey為雷諾茲全國商業新聞中心(Donald W. Reynolds National Center for Business Journalism)主席,經常參加中國中央電視台的訪談節目。)

本文引自 http://cn.wsj.com/gb/20100913/opn075357.asp

讀者評論:http://cn.wsj.com/gb/20100913/opn075357_comments.shtml

一個中國人眼中的美國人

前一段時間,《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上的一篇文章很受國內讀者的關注,題目是《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文章後半部分點到了一個關鍵的時代背景,那就是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大前提下美國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必要性和緊迫感。不過,我個人看來,現如今也許反向研究的意義更為重大,因為國內對美國人的書面研究貌似挺多,但其中誤讀的成分也不少,瞭解程度多年來好像一直是在原地踏步。

記得十幾年前赴美之前,我曾經拜讀過兩本國內關於美國的暢銷書,一本叫《中國可以說不》,作者好像是幾個從來沒有去過美國的內地「憤怒」青年;另外一本是《妖魔化中國的背後》,作者曾在美國做過短期的訪問學者。說實話,儘管這兩本書看似充滿「抑美」之詞,但在我猶豫是否赴美時反而幫助我堅定了親自看一個真美國的決心。去年在書攤上流行的一本《中國不高興》(作者包括《中國可以說不》的原創者),似乎風采依然,起碼針對美國的氣還是那麼鼓脹。就我而言,唯一的不同就是在翻看了幾頁後就全然沒了當年繼續讀下去的興趣。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這些年來對美國和美國人的看法一直都處於一個修正的狀態,這種修正不能用好壞來定義,只能說是在感知的基礎上盡量去構建屬於他們的真實狀態。一篇短文當然難以對這種狀態進行全面的描述,我將在有限的篇幅裡針對《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的具體內容,提供一個點對點的反向觀察。

1. 確實會有不少中國人會把外人對中國政府的批評轉換為針對自身和民族的批評。美國人一般不會如此,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和你對話時即使不會主動對自己的政府發難,也會在你對政府稍有微詞時跟著起哄架秧子,因為在他們眼裡,政府是真正的公僕,而納稅人完全有權利對公僕說三道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美國人的底線是他們長期以來所信奉的那些價值觀,當這些背後的東西遭到挑戰時,在屬於他們的氣場裡就會出現不和諧音。像《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中所說,討論衝突話題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以理服人。不要輕易去扮演中國政府發言人的角色,尤其在您未被托此重任的情況下。

2. 中國人希望瞭解美國人的熱情,遠甚於他們要瞭解我們的渴望。美國人的日常用品幾乎都是中國製造,但他們瞭解中國的渠道確實僅限於重頭媒體的新聞報道,國際新聞在一般的地方媒體上基本沒什麼位置。一向「報憂不報喜」的美國媒體偏偏又沒有宣傳大好形勢的習慣,所以也難怪會給人一種「妖魔化」的印象。在中國人看好萊塢電影、粉NBA球星和排長隊購買蘋果的各種物件時,美國人雖然也開始把來到本地發展的姚明、Jet Li 和Jackie Chan與中國聯繫起來,亦有小眾因為喜歡光顧中餐館而能記得青島啤酒,但以美國為中心的「光榮傳統」應該還能在主流社會繼續傳承下去。和別的國家相比,還是我們老中最會照顧人,君不見不少留學生赴美之前都先給自己起好一個洋名字,以便老美們念著記著方便。

3. 中國政府對美國的指責和譴責,常常被美國人忽略,正如中國有關部門正兒八經地要求運動員取得了好成績務必「先謝政府再謝父母」的囑托。很多時候政府發言人的義正言辭其實是自說自話,但美國人對此並不是很瞭解,或者說他們並不是很在意。

4. 出現重大爭議時,美國各個階層的人士都可能指出,你們應該反問自己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人依然前赴後繼地移民來美國,哪怕有不少美國自己人都對自己國家的走向整日憂心忡忡。他們中很多人真心地認為,實現世界和平,將依然是人類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5. 在獲取成功方面,美國的年輕人總體上承受的壓力或許不如中國的同齡人大,但在實現自我方面的追求似乎一直都不乏動力,而且成功的定義也因為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而可以五花八門。我在美國各名校遇到的中國年輕人甭管什麼專業,大多都會把投行和PE之類的行業作為擇業的選項,而相同年齡的美國人在選擇專業和職業方面則基本上是以個人興趣和志向為出發點。

6. 在中國,一般是先建立感情,然後自然會有生意;在美國,通常是先一起有機會共事,建立起對彼此的信任,最後才可能會有感情方面的伴生物。同樣是所謂的networking,但箇中的程序和內容卻由於商業文化的不同而不盡相同。

以上完全是針對《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的幾個觀察點的反向總結,建議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對照著讀。我不希望有任何以偏概全的誤導,所以歡迎大家踴躍作補充性發言。

(作者張濤畢業於哈佛大學和Wake Forest大學,曾先後做過駐外記者和跨國公司經理人,目前從事投資和政策咨詢工作。)

本文引自 http://cn.wsj.com/gb/20101014/ZHT081219.asp

讀者評論:http://cn.wsj.com/gb/20101014/ZHT081219_comments.shtml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