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子又在他的房中專心對着打字機敲打長長短短的英文字。隔着走廊,我在自己房裏一邊整理家務,一邊猜測那都是些甚麼字?是感謝對方接受他入學申請嗎?或者只是一種表明志願的私函也說不定。除非得到他的允許,做母親的我也不能隨便偷窺他的信件。這種規矩原是好多年前,孩子們還不懂事的時候,我教給他們的:要尊重別人的隱私權,即使親如家人也不例外;並且以身作則,致有今日。但是,我現在竟有一種近乎按捺不住的好奇,想要知道他究竟在寫一封甚麼樣的英文信。
2. 我當然知道事情的大概。
3. 二十四歲的兒子,大學已畢業,又於去秋服完兵役。原本不想追隨潮流渡洋留學,要先留在國內做事,得一些書本以外的實際經驗,但讀工科的他,在仔細觀察環境、自我反省以後,還是選擇了繼續出國深造之途。這是他自己的決定,我和他的父親都沒有干預影響他;雖則結果相同,過程卻有別。
4. 於是,自從去年秋天退伍以來,這事情便積極地進行着。他有一些同學好友商量,供給許多信息。我又常見他對着一張新大陸的地圖,似乎在研究一些地理氣候等等的問題。有時他也在閑談之間詢問我曾經旅行過、訪問過的異鄉習俗。眉宇間認真的表情,彷彿正燃燒着青春的理念與希望。近幾個月以來,郵箱內突然增多了他的航空信件。我明白事情必然是積極地朝預定的方向進行着。
5. 到今年秋天時,兒子大概就會獨自離家到異國去讀書了。那時,也許他已經滿二十五歲,也許尚未。想到這事,我心中不免有淺淺的感傷,也同時混合着一些安慰與祝福的温馨。
6. 一向培養孩子們自主獨立的習慣,就是為了有朝一日當他們需要振翼高翔時,希望他們能夠擁有一雙強勁有力的翅膀,足以抵禦風雨不定的天候。天下父母無不寵愛兒女,但有時親情愛護亦不能永遠庇佑他們。這是在兒子十歲那年他開盲腸時,令我深切感受到的。
7. 眼看注射過全身麻醉劑的小小身軀,軟弱乏力地隨着推牀左右晃動被推向手術室,當時我是多麼希望自己能代他承受這個痛苦啊!至少,在他最痛苦的時候陪在身旁,拉着他的小手,給他安慰和鼓勵;然而,我們只能送他到長廊門口,隔着玻璃門看自己的兒子,被一些白衣制服的陌生人繼續推向走廊那一頭,我突然明白,父母再愛孩子,孩子畢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身體和命運,必須要他自己去奮力鍛煉,克服爭取。
8. 從那次的經驗以後,我盡量讓自己站在一個協助者的立場,減少直接的干預。我寧願讓他們接受一些挫折,從挫折的經驗裏漸漸成熟。
9. 我常常自我反省,覺得自己還是一個不錯的母親;不過,老實說,有時也難免於挫折感的侵襲。為了教書和寫作,我花太多的時間在自己的書房裏。孩子們從我這兒所得到的噓寒問暖式的母愛,必然較他們的朋友少得多。為此,我有時暗自覺得歉疚。
10. 大約是在兒子讀高中時期,有一回問過他:「你會因我不像別人的媽媽那樣全天候地照顧你們而感覺不滿嗎?」他笑笑地回答:「我怎能夠比較呢?我一生下來就只有你這個母親啊!」他的話雖然輕鬆,卻充滿體諒。當時幾乎有想哭的感動,我至今還記得。
11. 孩子原是無法選擇父母的。由於孩子無法選擇更好的母親,所以我只有設法做一個更好的母親。然而,做母親有時也真不容易;尤其在孩子十幾歲、似懂非懂、充滿反抗的時期。
12. 我記得女兒在讀初三的那一年,特別讓我費神傷心。她和她的哥哥個性不同,從小好交遊,即使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下,也有無數的電話要接,無數的信件要回。那使她減少温習功課,甚至睡眠休息的時間。我看着逐漸消瘦而功課又退步的女兒,不免心疼又發急,遂勸她暫時克制過分的交遊,專心向學。可是年輕的女孩子那裏聽得進這些「教條」?同樣的話重複幾遍後,不滿與反抗的情緒已然出現在那稚嫩的臉上。而電話鈴依然日夜不停地響,不僅佔去她用功和休息的時間,也干擾了全家人的寧靜。最後,我不得不提出警告:「假如你自己不能跟朋友表示,下次接電話時,我便要告訴他們節省打電話的時間和精力,多用功一些。等考完試,大家再好好地玩吧。」
13. 而每天她放學後,電話鈴依然一個接一個地響,時則午夜以後還有刺耳的聲音。我猶豫了一下。畢竟警告別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更困難。但「言出必行」,也是我教育孩子的原則,遂終於委婉勸勉一個少年:「如果你們互相關心的話,應該彼此勉勵多用功。再過一個月,有的是談話時間,對不對?」語氣是温和的,但態度是堅決的;我沒有把聽筒交給女兒。
14. 女兒從房裏衝出來,脹紅臉指責我不尊重她,侮辱她的朋友!次晨,我在書房的桌面上看到女兒留給我的一封類似絕交的書信。那裏面說了一大套朋友相交的道理,最後也表示讀書要出於自願,「強迫」的方式,有時只會引起反效果!
15. 讀完信後,我沒有氣憤,只是覺得十分委屈傷心。我把信摺疊好,收回信封放入抽屜內。一時間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處理這件事。
16. 女兒其實一向乖巧善解人意。在她小小的時候,冬夜改學生的卷子,我常常讓她坐在我的懷裏,用睡袍裹住她柔軟的小身體,母女心連心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彷彿是昨日之事,但她竟如此一夜之間變成了另一個我所不認識的小婦人!眼淚不自覺地沿頰落下。
17. 我明白所有升學在即的孩子已形成一種特殊族類,他們都有莫大的心理壓力,那壓力來自校方日日的大小考試,甚至也包括來自家庭內過分關切的親情。我也明白,藉寫信、打電話來互相訴苦和安慰,其實是他們暫忘煩惱、逃避苦悶的一種方法。儘管了解其心態,做母親的我也自有正確輔導的立場,不能因為收到女兒的「絕交書」而「認錯」討饒。
18. 我決心讓事情自然發展和淡化。
19. 女兒放學回家時的臉色是極不愉快的,她用沉默與冷淡表達心中的憤懣。時常,我望着她早早關閉的房門難過不已。不過我注意到,電話鈴聲不似往常響得多,信件也減少了。她的房門雖緊閉,深夜尚有一線燈光從門縫下溢出。我猜想倔強的她可能是加倍努力,要向我證明她能放也能收吧。只是她依然不願與我多交談,偶爾有必要,也只是以最少的字數表達。
20. 家裏只有四個人,少了一個談話的對象是多麼寂寞啊!女兒又因為對我的不滿,而似乎對全家的人也有對立的意識。我對此也感到極大的不安,不過,除了儘量不要再去刺激她,耐心等候她消除敵意,也別無他途。
21. 這樣不快樂的日子整整持續了十餘日。女兒先是對父親和哥哥有了笑容。我有時在另一個房間聽他們說笑,既欣慰又嫉妒,是一種複雜矛盾的心情。然後,我試着用平常心與她多交談,她的反感彷彿倒也不再刻意冷漠,但雙方難免都有些不自然的矜持與尷尬。那真是我今生不尋常的經驗!不過,我真的為女兒漸漸又回到我的懷抱,喜極而暗自流淚。
22. 親子之情實在奇妙。有摩擦的時候,令你坐立難安,片刻不忘,一旦恢復正常,則又像呼吸空氣一般自然,以至於忘了一切。
林文月《歡愁歲月》(節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