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方法

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科學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方法是智慧和經驗的結晶

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方法

解決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方法

方法必須符合客觀規律

方法必須不斷革新

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掌握新的方法


 名言

成就的大小和深淺,往往決定於方法是否多方面,是否靈活運用得純熟。—— 姜亮夫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決。—— 毛澤東

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無法可想的事是沒有的。—— 愛迪生

我們有三種主要方法,那就是對事物與自然的觀察、思考和試驗。—— 狄德羅

允許孩子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獲得快樂,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方法嗎?
——塞繆爾·約翰遜

想出新辦法的人,在他的辦法沒有想出以前,人們總說他是異想天開。——馬克·吐溫

懷疑就是方法。——笛卡爾

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會像瞎子一樣盲目摸索。——笛卡爾

適用於一切的生活處方並不存在。——榮格

不存在任何方法,除非你才華橫溢。——艾略特

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
——貝爾納

認識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對於科學的進步,並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 ——拉普拉斯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俗語

僅僅做好事是不夠的,還必須採取正確的方式。——佚名

一個好的方法可能比熱情更重要。——佚名

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佚名

比起任何特殊的科學理論來,對人類的價值觀影響更大的恐怕還是科學的方法。
——佚名

  
 經典素材

劉國梁的倒退
(不要固守陳舊的方法)

1992年的中國乒乓球公開賽上,年僅16歲的劉國梁一招直拍橫打技驚四座,剛一亮相就博了個滿堂彩。自此後,他憑這手絕技和詭異的發球打得多少高手鎩羽而歸,成為當年中國乒乓球界的「希望之星」。直拍橫打成形之初,正是中國傳統的直拍快攻打法沒落之時,劉國梁的直拍橫打為直拍打法點亮了一盞明燈。

在後來的一屆世乒賽男子團體賽首場亮相,他已無成功時的威風首輪即被淘汰。青黃不接的中國乒乓男隊,本來能放的惟一新星未升空便墜地,原因何在?

原來,當劉國梁以「直拍橫打」一炮走紅後,他的這一打法並未取得國內乒乓界名人的認可。劉國梁被要求充分發揮直拍快攻搶先上手的老技術,這在歐洲球員中並無新意,更無優勢,以己之短碰別人之長,就難以取得勝利了。

「肥皂水」哲學
(批評要講究方法)

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於1923年當選為美國總統。這位總統以少言寡語而出名,常被人們稱作「沉默的卡爾文」,但是,他處理起問題來卻是相當的圓滑。

柯立芝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秘書,但她工作經常出現差錯。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見女秘書走進辦公室,便對她說:「今天你穿的這身衣服真漂亮,正適合你這樣年輕漂亮的小姐。」女秘書受寵若驚,柯立芝接著說:「但你不要驕傲,我相信你處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樣漂亮。」果然從那天起,女秘書處理公文時很少出錯。

一位朋友知道了這件事,好奇地問柯立芝:「這個方法很妙,你是怎樣想出來的?」柯立芝說:「這很簡單,你看見理髮師給人刮鬍子嗎?他要先給人塗肥皂水。這是為什麼呀?就是為了刮起來使人不疼。」 對待問題和衝突,有人喜歡妥協退讓,不管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這種人沒有個性,很難在事業上獲得成功;有人寧折不彎,結果是與人鬥得兩敗俱傷;還有一種人像柯立芝一樣,崇尚「肥皂水」哲學,懂得以退為進,讓對方在一種溫情脈脈的情緒中接受他的建議,這種聰明的做法,使他們成為最可能成就大事的人。

周總理智答記者
(方法與智慧)

20世紀50年代的一天,一位美國記者在採訪時,看到周恩來桌上有一枝美國派克筆。他以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國的鋼筆呢?」

周恩來朗聲笑道:「這枝鋼筆,是一位朝鮮朋友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是他的抗美戰利品。我無功不受祿,就想謝絕。誰知那位朋友說,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便收下了這枝貴國生產的鋼筆。」那位美國記者聽了,頓時窘得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一個外國記者問周恩來:「請問你們國家的人走路的時候,怎麼總是彎著腰,垂頭喪氣的?而我們國家的人走路的時候,總是仰著頭,挺著胸,大步向前走!」

當時在場的記者們一陣騷動,紛紛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時總理想了想,不卑不亢說:「因為我們國家的人民都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國家的人民總是走下坡路。」嘩……嘩……全場的掌聲差點把房子震塌!那名提問的記者當時語塞。

田忌賽馬
(方法得當,才能成功)

齊國的將軍田忌經常同齊威王賽馬。一天,田忌又輸給了齊威王。回家後,田忌把賽馬的事告訴了孫臏。孫臏是軍事家孫武的後代,足智多謀。孫臏聽後,說:「下次賽馬你讓我前去觀戰。」

又一次賽馬開始了,孫臏坐在賽馬場邊上。第一局,齊威王牽出自己的上馬,田忌也牽出了自己的上馬,結果跑下來,田忌的馬稍遜一籌。第二局,齊威王牽出了中馬,田忌也以自己的中馬與之相對。第二局跑完,田忌的中馬也慢了幾步而落後。第三局,兩邊都以下馬參賽,田忌的下馬又未能跑贏齊威王的馬。看完比賽回到家裡,孫臏對田忌說:「我看你們雙方的馬,若以上、中、下三等對等的比賽,你的馬都相應的差一點,但懸殊並不太大。下次賽馬你按我的意見辦,我保證你必勝無疑,你只管多下賭注就是了。」

田忌與齊威王的賽馬又開始了。第一局,齊威王用上馬,孫臏讓田忌出下馬,一局比完,田忌的馬落在後面。第二局形勢就變了,齊威王出中馬,田忌對以上馬,結果田忌的馬贏了第二局。最後,齊威王的下馬被田忌的中馬甩在了後面。這一次,田忌取得賽馬的勝利。

田忌以前賽馬的方法總是一味硬拚,希望一局也不要輸,但因自己總體實力差那麼一點,結果總是輸,而孫臏則巧妙的多。

魯侯養鳥
(做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方法)

有一天,一隻巨大的鳥飛落在魯國都城的附近。它的頭抬起的時候,身高達8尺,樣子長得很漂亮,很像傳說中的鳳凰。因此,人們都把它當作神鳥。

魯國國君聽了臣屬的匯報,決定以盛大的禮節鄭重其事地迎接它。魯侯在宗廟裡畢恭畢敬地設酒宴招待海鳥。魯侯命宮廷樂師奏起了最高級的《九韶》曲。這是舜帝時在最隆重的場合下才演奏的樂曲,共有九章。他又派人給海鳥擺滿最上等、最神聖的「大牢」供品做食物,這些食物就是用很大的盤子盛著烤熟的全牛、全羊和全豬。魯侯侍立在海鳥旁邊,誠心誠意地請它食用。
海鳥看到這莫名其妙的場面,被嚇得有些發呆。它離開了遼闊的大海,失去了寶貴的自由,看著面前紛亂的人世,只覺得頭昏眼花,充滿了驚恐和悲傷。三天之後,它在極度的驚嚇憂鬱中死去了。

其實,魯國國君這是用供養自己的一套做法來養海鳥。他不知道世上萬事萬物皆有自身的特點和所應遵循的規律。而魯侯卻不看場合不分對象,只憑自己的想當然去辦事,他不懂得用養鳥的辦法去養鳥,結果事與願違,做出了適得其反的蠢事來。

詹何釣魚
(方法來自學習和實踐)

古代,楚國有位釣魚高手叫詹何,他的釣魚方法與眾不同:釣魚線只是一根單股的蠶絲繩,釣魚鉤是用如芒的細針彎曲而成,釣魚竿則是楚地出產的一種細竹。憑著這一套釣具,再用破成兩半的小米粒作釣餌,用不了多少時間,詹何從湍急的百丈深淵激流之中釣出的魚便能裝滿一輛大車!回頭您再去看他的釣具:釣魚線沒有斷,釣魚鉤也沒有直,甚至連釣魚竿也沒有彎!

楚王聽說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釣技後,十分稱奇,便派人將他召進宮來,詢問其垂釣的訣竅。

詹何答道:「我聽已經去世的父親說過,楚國過去有個射鳥能手,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將系有細繩的箭矢順著風勢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兩隻正在高空翱翔的大鵬鳥。父親說,這是由於他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結果。於是,我學著用他的這個辦法來釣魚,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終於完全精通了這門技術。每當我釣魚時,總是全身心地只關注釣魚這一件事,其他什麼都不想,全神貫注,排除雜念,在拋出釣魚線、沉下釣魚鉤時,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輕不重,絲毫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這樣,魚兒見到我魚鉤上的釣餌,便以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於是毫不猶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釣魚時就能做到以弱制強、以輕取重了。」

毀瓜與護瓜
(正確的方法才能解決問題)

魏國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個小縣去擔任縣令,這個縣正好位於魏國與楚國的交界處,這地方盛產西瓜。雖然同處一地,可是兩國村民種西瓜的方式和態度卻大不一樣。

魏國的村民十分勤快,他們經常擔水澆瓜,西瓜長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國的村民十分懶惰,又很少給西瓜澆水,他們的瓜長得又慢又不好。楚國的縣令看到魏國的西瓜長得那麼好,便責怪自己的村民沒有把瓜種好。而楚國的那些村民就怨恨魏國的村民,嫉妒他們。於是,楚國的村民就想方設法去搞破壞。晚上,楚國村民摸到魏國的瓜田,踩他們的瓜,扯他們的籐。

魏國村民十分氣憤,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位年紀大的村民勸阻了大家,說:「我們還是把這件事報告給縣令,向他請示該怎麼辦吧。」

宋就耐心地勸導村民說:「如果你來我往沒完沒了地這般鬧下去,只會結怨越來越深,最後把事態鬧大,引起禍患。我看最好的辦法是,你們不計較他們的無理行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們給西瓜澆水,最好是在夜間悄悄進行,不聲不響的,不要讓他們知道。」

魏國村民依照宋就的話去做了。從這以後,西邊楚國的瓜一天天長好起來。後來,魏國村民的行動被楚國村民發現,他們大受感動,兩邊就親如一家了。

陶淵明與陸澄的區別
(讀書方法要靈活)

晉代陶淵明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作品自然清新,樸素優美,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對後代文學有很大影響。他曾這樣總結他的讀書方法「閑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從讀書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但是他讀書並不是字斟句酌,而是 「不求甚解」,以期與古人心靈的契合。

南北朝有一名學者叫陸澄,他從小好學,一生好學不輟,手不離書,可是卻沒有任何成就。他曾經用了三年時間將《易經》背得滾瓜爛熟,但對裡面的意思卻搞不明白。他想編一部史書,但是也沒有完成。他為讀書而讀書,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也沒有看到書中的精華,所以雖然讀了一輩子書,也不能成為大學問家。

傾盆大雨
(巧化尷尬)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並素以風趣幽默出名,經常用非常巧妙的方法化解尷尬。

有一次,他在家中與朋友聚會,正當大家談笑風生的時候,他得妻子突然闖進來,先是大吵大鬧,言語不堪入耳;蘇格拉底已習慣這一切了,於是就坐在一邊抽起煙來,這時他老婆看到他對自己不理不睬的,更是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端起一盆子水就是迎頭一潑,隨即就把一盆水潑到丈夫的頭上,頓時蘇格拉底全身濕淋淋的。

朋友們都以為一場惡鬥即將發生,然而,蘇格拉底沒有發火。大家都非常納悶地反問:「你妻子大吵大鬧,怎麼你都不生氣?」蘇格拉底看了看大家,幽默地說:「我早已料到,雷聲過後,必定是場傾盆大雨。」在場的人都不禁大笑起來,他的妻子也漸漸地退了出去。就這樣,一場眼看就要發生的「干戈」,頃刻之間化成了「玉帛」。

 


 意林故事

宓子賤與巫馬期

原來,宓子賤做過單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見他整天彈琴作樂,悠閒自得,根本沒見他走出過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單父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後來,宓子賤離開了單父,接替他的是巫馬期。巫馬期每天天沒大亮,星星還沒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裡繁星密佈才疲憊不堪地返回公堂。巫馬期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無不親自處理,好不容易才將單父治理好。

巫馬期聽說宓子賤治理簡直不費什麼氣力,可單父也一樣富足,便特意到宓子賤府上求教,探討治理單父的竅門。宓子賤得知巫馬期來意後,微微一笑,說道:「我哪裡有什麼治理的竅門呀。只不過我治理單父時憑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單父時,只是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當然辛苦不堪,而我動員了大家的力量,依靠眾人當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

宓子賤與巫馬期同在單父做官,同樣將單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個工作得悠閒,一個工作得辛苦,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結果。

如何開門

兩個兒子大了,一個富翁老了。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讓哪個兒子繼承遺產?富翁百思不得其解。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時代,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他們的好辦法。

他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然後給他們出了個難題,誰答得好,就讓誰繼承遺產。

他交給他們一人一串鑰匙、一匹快馬,看他們誰先回到家,並把宅門打開。

馬跑得飛快,所以兄弟兩個幾乎是同時回到家的。

但是面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試右試,苦於無法從那一大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則苦於沒有鑰匙,因為他剛才光顧了趕路,鑰匙不知什麼時候掉在了路上。

兩個人急得滿頭大汗。

突然,弟弟一拍腦門,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子就把鎖砸了,他順利進去了。自然,繼承權落在了弟弟手裡。

酒畢竟不同於水

一個人喝了許多酒後耍酒瘋,被扭送到法庭。那人預感到法官要懲罰他酗酒,就說:「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幾個問題。」

「你問吧!」

「我如果吃了沙棗,這不好嗎?」

「沒有什麼不好。」法官回答。

「如果我再喝些水,這有罪嗎?」

「沒有罪。」

「然後我躺在陽光下曬一會兒,這是不是犯法?」

「當然不是。」法官說。

「那為什麼我喝了棗加上些水放在陽光下釀成的酒,您就說有罪,並聲明禁止呢?喝了這種酒,您就認為破壞了法律嗎?」那個人質問法官。

法官想了想,沒有回答他的質問,而是反問道:「先生,現在我向你提幾個問題。如果我向你潑一點水,這會使你得病嗎?」

「不會!」那人回答。

「如果我往你頭上倒點黏土,你會殘廢嗎?」

「當然不會!」

「那麼我把黏土摻些水做成磚頭,再放在太陽下曬曬,然後用這種磚頭猛力擊你的頭,這有什麼後果?」

「磚頭會打破我的頭,甚至我可能死去!」那人回答。

「那很好,」法官說,「你提到的這種酒也是這樣。如果用水和黏土做成的磚頭會砸破頭,那麼用水和棗釀成酒,喝了會酗酒鬧事,破壞法律。」

當面對別人狡辯的時候,你不需著急,也不用生氣,只需學著對方的方法,把他的「球」「踢回去」就行了。

智擒魚鷹

一個人有一片魚塘,他每年都要靠這片魚塘來養活家人。可是,魚塘附近有好多魚鷹,常常一群群地來抓魚吃,趕也不好趕,抓又抓不住,養魚人很發愁。

有一天,養魚人忽然靈機一動,想出個好辦法。他紮了一個稻草人,讓它伸開兩臂,穿著蓑衣,戴著斗笠,還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個養魚人的樣子。養魚人把稻草人插在魚塘裡嚇唬魚鷹。起初,這還真嚇住了魚鷹。

可是漸漸地,它們見魚塘裡的人總是一動不動,就起了疑心,不斷地大著膽子飛下來看。這樣一來,它們很快就發現這是個假人了,就又飛下來啄魚吃。魚鷹吃飽了,就站在草人的斗笠上,邊曬太陽邊休息,很是悠閒。

養魚人生氣極了。良久,他忽然又心生一計。

養魚人悄悄把草人從魚塘裡拔出來,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裡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樣伸開雙臂站在魚塘裡面。

魚鷹又來了,它們以為還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膽地下來吃魚。吃得飽飽的,然後又飛到養魚人的斗笠上休息。養魚人趁著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魚鷹的爪子。魚鷹使勁地鼓動著翅膀,可是怎麼也掙不脫。

隨著情況的變化,我們採取的方法也要隨之變化。

打蚊傷父

從前有個人,他以替人家把衣服染上色為生。這個人謝頂謝得早,頭髮已經全都掉光了,腦袋光禿禿的。

一天,這個人帶著兒子一起到河邊洗衣服。衣服洗完了,父子倆就收拾東西,準備回家。
時值盛夏,又到了中午,天氣酷熱難當。染衣人身子乏了。於是,他就近在河邊找了棵大樹休息一下。時間不長,染衣人的鼾聲就響了起來。

染衣人睡得正香,一隻蚊子飛了過來,叮在他的禿頭上面,津津有味地吸他的血。

他的兒子很愛自己的父親,是個孝順的年輕人。這會兒,他看到蚊子叮在父親頭上,不禁非常生氣。他用手指著蚊子狠狠罵道:「你這個下賤的壞蛋,竟然敢吸我父親的血!你等著,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你!」

他先準備用手去拍打蚊子,又轉念一想:手拍實在太輕,不能這麼便宜了蚊子!這樣尋思著,他走過去把洗衣服用的大木棒拿來,照準父親頭上的蚊子,掄起棒子,狠命地一棒打了過去。
結果蚊子馬上飛走了,沒有被打中,他父親卻被當場打死了。

打蚊子用巴掌就已足夠了,而且十分有效,大木棒不但沒用反而還幫倒忙。所以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應該考慮它的功能是否與問題相適應,面對同一個問題,方法絕不是越強硬越好。一旦用力過猛,還有可能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釣魚的訣竅

兩位老漢在河邊釣魚,他們一人蹲在一塊石頭上,神情十分專注。

一個老漢一次又一次地起竿,不斷地將釣上來的魚放進魚簍裡;而另一位老漢的魚簍裡卻空空的,他一條魚也沒釣到。沒釣到魚的老漢有些沉不住氣了,他跑到那位釣魚多的老漢身邊,對他說:「老哥,您已釣了這麼多的魚了,而我從一早到現在連一條魚也還不曾釣到。咱倆用的魚食一樣多,釣鉤下去一樣深,可是結果卻完全不一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那位釣魚多的老漢說:「我倒有一些體會跟你分享:比如說,在我開始放下釣鉤時,我心裡想的並不是釣魚這件事,因此,我不急不躁,我的眼睛也很平和而不是四下搜索張望,我的神情也不變,魚就放鬆了戒備,忘記了我是釣魚人,它們在我的釣鉤旁游來游去,因此很容易上鉤,我也就容易釣到魚。我看你呀,就不像我這樣,而是心裡老想著魚,心情十分急切,眼睛老看著游來游去的魚,這樣你的神情變化太多太明顯,魚看到你這副神態,它們會十分緊張,自然都被嚇跑了,那又如何釣得到魚呢?」

這位老漢恍然大悟。於是他按那位老漢說的去做,靜下心來,全神貫注。不大一會兒,他也接連釣上來好幾條魚。

兩個老漢釣魚,外部條件一樣,可是方法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

 


 應用與創新

「有用的就是好方法」對嗎

馬基雅弗利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但是,事實是如此嗎?

許多人認為美國的肯尼迪家族是一個受到詛咒的家族,因為這個家族中的慘禍不斷。而詛咒就是來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老約瑟夫‧肯尼迪。老肯尼迪是愛爾蘭移民,一生貧困。約瑟夫 ‧肯尼迪從小就立志要出人頭地。25歲時,他趁華爾街的股市大崩潰之時,賺了第一桶金。之後,他索性做起走私酒的生意, 自資拍電影,巴結總統。總之,為了賺錢,他無所不用其極。他生前教導四個兒子有一句名言:「記住,第二位置,就是輸家。」肯尼迪家族受詛咒,就是因為約瑟夫‧肯尼迪為人太不擇手段,做事也太絕了。他在1969年以81歲高齡逝世,在世時兩個兒子遇刺身亡,備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苦。

當然,人人都希望成為百萬富翁,想賺大錢的目的固然無可厚非,但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卻是不可取的。如今,我們卻看到很多人為了達到各種各樣的目的,採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例如,在競爭激烈的影視圈,明星們為了提高知名度不擇手段,緋聞滿天飛,把私生活放在大庭廣眾之下炒來炒去。可是放眼看去,這樣的人大多如曇花一現,不會長久下去的。這樣換來的成功也一定不會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