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人生的奮鬥沒有終點

終點是下一個目標的起點

起點之美在於充滿希望和未知,終點之美在於滿載收穫與回憶

人生的每一刻都既是起點又是終點

到達終點要經過艱苦的跋涉

無論希望與否,終點總會到來

終點也可能就是原來的起點

應該使終點成為最輝煌的一刻

 


 名言

每一條公共汽車的線路都有終點站,但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我會永遠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獻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李素麗

我每看到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魯迅

生活是一輛永無終點的公共車,當你買票上車後,很難說你會遇見什麼樣的旅伴。
——愛默生

人不管被生活的浪濤衝到什麼位置,都不能看作是自己的終點,而應該把這個位置當作向更遠大的目標奮進的起點。——魏書生

能把自己生命的終點和起點連接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我是環繞著一個圓圈而行的,越接近終點也就越接近起點。——狄更斯

人只有在不斷追求中才能得到滿足。像愛情一樣,詩、哲學、科學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斷的追求,永遠站在起跑線上。——趙鑫珊

人為自己的不道德行為羞愧,這是第一階段,待到終點,他也要為自己的道德行為羞愧。
—— 尼采

我的祖國不是派我來聽發令槍聲的,他們是要我來衝過終點的。——艾哈瓦裡

人總是要生存、要進步的,人類必將走向更偉大、更廣闊、更豐滿的生活。對於這一真理喪失信心才是真正的死亡。要知道偉大的終點來得很慢,因為時間是漫長的。——杜波依斯

探索者從希望開始。希望是探索者一直到達終點的全過程中始終不渝的階梯。——達寧

法律的終點便是暴政的起點。——洛克

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瑪雅在後世人心中刻下烙印。——斯蒂芬斯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古訓

像旅人那樣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棧,死亡是旅行的終點。——約·德萊頓

起點處有許多人,但只有少數人才能到達終點。——佚名

名牌對於愚者來說,已大功告成,是終點;對於智者來說,才剛剛開始,是暫時領先。——佚名

路再長也有終點,夜再長也有盡頭。——民諺

  
 經典素材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成功沒有終點)

俞敏洪曾被媒體評價為最具升值潛力的十大企業新星之一,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作為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說,成功永遠是人的一種心態而不是做事本身;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應該學會「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具體來說,待人應該像水一般隨和,而做事如同爬山,目標永遠是山頂,要努力一步一步地去爬,達到成功。在努力的過程中,奮鬥的心態就是一種成功,而人的一生中,成功是永遠沒有終點的。

不想再當總統
(到達終點也就不再有發展空間)

柯立芝總統任期快要結束時,他發表了有名的聲明:「我不打算再幹這個行當了。」

一位記者並不甘心,總覺得話裡有話,於是老是纏住他不放,請他解釋為什麼不想再當總統了。畢竟,當總統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苦於糾纏不休,實在沒有辦法,柯立芝把那位記者拉到一邊,對他說:「因為總統沒有提升的機會。」

陸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記」
(生命終點的閃光)

37歲的陸幼青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當過教師、記者、公司經理等。1994年被診斷出患了胃癌,做過兩次手術與「化療」、「放療」,但病情仍每況愈下,最近醫生預言其生命將不過100天。陸幼青見過許多瀕死的病人,強烈的求生欲使他們喪失理智,傾家蕩產,最後無一不是命赴黃泉。因此他徹悟了,既然人固有一死,何不坦然面對,堂堂的人豈能讓「死神」奪去尊嚴?於是,他選擇了另一種方法,決定放棄治療,用切身的體驗,忠實地記下自己最後時刻的生理、心理變化,以一個辭世者的視角,寫下自己的人生感悟。同時,給妻子與家人一份安慰,給10歲的女兒留一份獨特的禮物。從2000年8月8日起,他的「死亡日記」在「榕樹下」網站開始發表,此後他以每天最少幾百字最多2000字的速度敲著電腦寫作。在日記中,他談讀書,談遊歷,談飲食,談奧運,談自己即將奔赴的死亡。前不久,他的身體狀況進一步惡化。蔓延到脖頸間的腫瘤長到網球大小,呼吸也十分困難,每天要用麻醉劑鎮痛。但他卻是這樣描寫著自己:「近來身體情況愈發地糟糕,脖子上的網球變成了奧運會的鉛球,胸前也是一大片大瘤小瘤,且潰破,弄得我整天沒情緒,沒乾爽的感覺……想必是癌細胞到了青春期了吧?」——優美的文筆,如此平靜灑脫的心語,使許多人感喟萬端,也對他敬佩萬分。

碑文的奧秘
(生命的終點,人生的總結)

古希臘亞歷山大裡亞有一位相當著名的數學家刁藩都,人們只知道他是公元3世紀的人,其年齡和生平史籍上都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在他的墓碑上可以得知一二,而且它告訴人們,他終年是84歲。

刁藩都的墓碑是這樣的:

刁藩都長眠於此,倘若你懂得碑文的奧秘,它會告訴你刁藩都的壽命。諸神賜予他生命的1/6是童年,再過了生命的1/12,他長大了,其後,刁藩都結了婚,不過還不曾有孩子,這樣又度過了一生的1/7,再過5年,他獲得了長子,然而,他的愛子竟然早逝,只活了刁藩都壽命的一半,喪子之後,他在數學研究中尋求慰藉,又度過了4年,終於他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不朽是什麼
(人生終點的遺產)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偉人常常也如芸芸眾生一樣,默默無聞地耕耘,悄無聲息地死去,直到有一天,他的偉大之處被世人所理解,才會褪盡時間的塵埃,走進神聖的殿堂。

法國數學家伽羅瓦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和不幸。他在中學時代就創立了代數理論,三次向法蘭西科學院遞交了研究報告,兩次被丟失,一次被科學院研判為完全不能理解。21歲的他與人決鬥而死。直到他死後14年,人們才從他弟弟保存的80頁數學手稿中發現他是一位數學天才,他解決了多年不能解決的「用根式解代數方程可能性的判斷問題」。手稿為近代數學開闢了嶄新的領域——群和域。特別是他第三次向法蘭西科學院遞交的論文打破了傳統的觀念,為近代數學、力學、物理學的發展,甚至對20世紀結構主義哲學的誕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惋惜他的英年早逝,卻又無法使時間倒轉。

同樣的事還發生在阿貝爾身上。挪威首都奧斯陸的皇家公園至今聳立著橢圓函數論的創始人阿貝爾的紀念碑。他的腳下踩著兩個被打倒的雕像,一個象徵著「死亡」,另一個象徵著「忘卻」。這位在27歲韶華之年被肺結核吞噬了生命的數學家,生前一直得不到人們的重視,直到他去世後,人們才發現了他的價值,這座紀念碑表明了世人內心的一種懺悔。


歷史是公正的
(生命結束光環還在)

1815年,滑鐵盧大戰幾天後,拿破侖被再次流放。這次他被遠遠地流放到大西洋的一個孤島上,5年後的1821年在島上孤獨地死去。

然而,「失敗反而把失敗者變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侖彷彿比立著的拿破侖更為高大」。雨果的話在今天的滑鐵盧得到了確切的印證,在鐵獅峰下的拿破侖紀念館旁邊、進入滑鐵盧鎮的入口處,這個矮個將軍的銅像傲然聳立在一座高高的圓柱形基座上。這位一向高傲自大的法國皇帝,身著戎裝,身體略微側斜,兩臂交叉抱胸,兩眼直視前方。那神態瀟灑自信,儼然一副目空一切的勝利者姿態。

而對比利時人來說,把一個失敗的侵略者的塑像立在自己的國土上,卻是需要非凡氣度的。這樣做,不只是對拿破侖的尊重,也是對歷史的尊重。在包括比利時在內的整個歐洲人的心中,拿破侖雖有其殘忍、暴戾乃至卑劣的一面,但仍不失為偉大的政治家、一流的將軍、真正的英雄。在滑鐵盧戰場上,拿破侖雖然是個徹底的失敗者,可是他的名字連同他的氣概以及他的影響遠遠地壓倒了他的對手,從而永遠地留在了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跑不到終點的小說
(善始善終是最重要的)

寫小說的朋友說,寫長篇小說,最興奮是還沒下筆之前,最痛苦是開頭,最享受是寫到中場的時候,最意興闌珊是差不多寫到結局的時候。還沒下筆之前,腦海裡有很多想要說的話,有很多精彩的情節和特別的人物,那個時候,自以為即將要倡導普遍的人類之愛,為此制定了計劃,所以很興奮。

真的要下筆的時候,卻苦惱萬分,開頭那一萬字,往往寫好又不滿意,不斷地改,因為萬一開頭寫得不好,就沒心思寫後面的故事了。寫到中場,開始進入狀態,完全投入小說的角色裡,揮灑自如。那個過程,是一種人生享受。整個小說寫了三分之二,只餘三分之一,這個時候,作家忽然意興闌珊,因為他已經知道結局,他的精力在中場時也差不多用盡了,這時有點氣力不繼。運動員看到終點就興奮,拼盡全力衝過去,作家是怪物,看到終點就覺得人生沒意義,懶得跑過去。

寫小說的過程,也像戀愛,找到目標時最興奮,開頭患得患失,到了中場,情到濃時,那是最快樂的。年深日久,激情過去了,不免有點意興闌珊,這個時候,已不是很多人能夠跑到終點。

 

0.01秒的啟示
(拚搏的態度是堅持到最後的終點)

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男子100米蝶泳決賽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領先的是美國泳壇名將馬特‧比昂迪,他已經把其他選手拋在身後,正向終點衝刺。

到終點了,比昂迪從水中抬出頭來,舉起雙手,想第一個慶祝自己的勝利。但顯示屏上顯示出的成績是一個叫安東尼‧內斯蒂的蘇裡南選手以0.01秒的優勢戰勝了比昂迪,獲得了男子100米蝶泳的冠軍!在比賽之前,根本沒人注意過這個來自蘇裡南的選手,甚至不知道這個國家。

結果為什麼會這樣呢?通過慢鏡頭的回放,可以看出,在衝向終點的一剎那,比昂迪並沒有再次保持蝶泳狀態,僅是依靠自己身體的慣性,滑到了終點,而幾乎就在這同一時刻,來自蘇裡南的選手內斯蒂始終保持蝶泳的最佳姿勢衝向終點,以致他差點把頭撞到了前面的牆壁。正因為這樣,他在最後關鍵時刻,超過了比昂迪,第一個到達了終點,成了最大冷門。他是自1960年蘇裡南參加奧運會以來第一位獲得冠軍的運動員,也是在游泳比賽中第一個獲得冠軍的黑人選手,這次比賽也被人們稱之為「0.01秒的奇跡」。奇跡為什麼會發生——我們是否應該得到這樣的啟發,當你接近成功的時候,千萬不要鬆下來,而是要繼續保持先前的狀態,堅持到最後的終點,這樣才能保證你最終獲得成功。

瑪雅人的死亡觀
(終點是個中轉站)

人終有一死,生生死死乃是自然法則。然而對待生死卻是個哲學問題,瑪雅人把死亡看作人生的避風港,可以再度揚帆起航。或者說,他們並不以為死亡即是一個人的終點,死亡是中轉站,是走完這段旅程再搭乘另一趟班車的過程。於是,他們為中轉的人生過客提供許多「服務」。他們悉心包裹屍體,給死者嘴裡塞滿玉米,以免死者在等候下趟班車時挨餓。有時還往死者嘴中填塞玉石,玉石是瑪雅人珍貴的物品,差不多可以說「很值錢」,以免死者受窮,買不起車票。墓穴裡還要放上偶像,保佑死者一路平安。至於死者的身份證件也很重要,一定要齊全。好比說,生前是位工匠,那麼應當放上石斧以證明其職業和技能;生前是位祭司,就放上書籍圖譜;生前是法師,就放些魔石;生前是獵人、漁夫,就放弓矢鉤叉……因為死者在來世還需要他那些裝備。

吉哈里布鎖定奧運金牌目標
(奮鬥沒有終點)

在2003年巴黎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加裡卜為摩洛哥奪得了40年來的第一項馬拉松賽金牌,但加裡卜不會就此停止前進,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力爭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得男子馬拉松的金牌。從1994年起,加裡卜便開始接受長跑訓練,那年他22歲。一個個世界冠軍成為他心中的偶像,以此為動力,在日常的訓練中加裡卜便把這些冠軍當作自己奮鬥的目標,他也常常在心裡自問,什麼時候我才能成為一名世界冠軍。工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刻苦訓練再加上自身的優勢使加裡卜進步很快,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他便一舉奪得男子一萬米長跑的冠軍。這之後,加裡卜在繼續他一萬米訓練的同時,逐步嘗試向更長距離的比賽項目——男子馬拉松方面的努力,2002年加裡卜在世界半程馬拉松賽上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這為他奪得2003年巴黎田徑世界錦標賽奠定了基礎。人生的奮鬥目標沒有終點,加裡卜正在向他下一個目標——奪得雅典奧運會馬拉松冠軍稱號衝刺。

兩手空空
(死亡是人生必然而惟一的終點)

當亞歷山大過世時,他告訴他的首相說:「當你扛著我的身體經過市街時,請將我的手放在棺材的外面。」他們都感到很疑惑,說:「為什麼呢?從來沒有人聽過有這樣的事,也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他說:「但是你們一定要這樣做。」他們問:「為什麼?」

亞歷山大說:「好讓人們可以看到我也是兩手空空地走了。我工作很努力,我很努力奮鬥,但是在我的舌頭上惟一的滋味就是什麼都沒有。我兩手空空的,我要人們看到亞歷山大死的時候是全然的失敗!」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是戴高樂的第三個女兒安娜是個癡呆兒,他們夫婦小心翼翼地保護她,總怕自己死在她之前,那這個可憐的孩子可怎麼辦呀。安娜在20歲時患肺炎死去,她被安葬在寧靜的科龍貝教堂公墓。戴高樂在他女兒的墓前默哀了一陣以後,握著妻子的手說:「唉,現在她跟別人一樣了……」

看到這種故事心裡難免為生命感歎:每個人的生命都會進入終點,無論是偉人還是凡人。這種感歎,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或者準確地說,不過多地計較身在何處,重要的是更善待自己,生活得更快樂。

臨死的人與剛出生的嬰兒
(面對終點讓人更明白人生的意義)

有人在醫院做過以下兩個調查。一組是在臨危病房中,調查當一個人不可避免地走到生命盡頭時,他對家人會囑托些什麼。從來沒有人說,「要是我多賺十萬塊就好了。」「要是我多升一級官就好了。」也沒有人說,「好好照顧我的房子和車子。」大部分人都在說,「好好照顧你媽媽。」或「好好照顧孩子們。」幾乎沒有人還在想錢,想到的都是親人的愛。

另一組調查在婦產科進行。把隨機選出的嬰兒分成兩組,第一組每天抱起來撫摸三次,每次十分鐘;第二組完全不撫摸。結果第一組體重增加的速度是第二組的兩倍。

兩組調查說明:人從一來到這個世上,最需要的就是愛,可惜的是許多人在臨告別世界時才意識到這一點。人生的內容豐富多彩,但要明白貫穿其中的主線,別幹出捨本求末的傻事。面對死亡這一極限狀態時,人生的意義才呈現得清晰無比。

 


 意林故事

歡樂墓園

林俊文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三年前妻子為了搶救一個即將被汽車撞到的孩子,不幸當場身亡。他安穩的生活頓時被撕成了碎片,整個人都凝固在悲淒的絕望之中。林俊文的狀況,讓他的家人感到非常焦急,大家勸他做一次長途旅行。20多個小時後,飛機載他到了羅馬尼亞,他參觀了羅馬尼亞薩本塔地區的「歡樂墓園」。

他走到一個墓碑前,上面的碑文引起了林俊文的興趣,原來這是一個船員寫給他妻子的:「親愛的,我再也不用遠航了,躺在你身邊真幸福!比睡在甲板上舒服多了。就算現在我的臥室和你的睡房還要隔一堵牆。」林俊文看罷,不由得心頭一顫。

接下來的情形,更是讓林俊文大開眼界——

一位拳擊手在他的墓碑上寫道:「不管數多少點數,我反正不起來了。」

一位母親為其14歲的「打工仔」兒子寫的是:「收工!」

林俊文又朝前走了幾步,在拐角的一處墓碑上,他發現有這樣一篇銘文:「這兒躺著鐘錶匠湯姆斯,他將回到造物者手中,徹底清洗修復後,上好發條,行走在另一個世界上。」啊!行走在另一個世界,多麼富有哲理!林俊文覺得這個鐘表匠真有意思,而且肯定是個技術精湛的鐘錶匠。

林俊文明白了。當他走出「歡樂墓園」時,他感到自己的心裡如釋重負!

人生的軌跡和終點

從紐約回國期間,和一些老同學老朋友見了面。言談之間,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送孩子到國外留學最合適?」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其實和人生終點有關。到國外留學,這個選擇是很個人化的決定,如果非要我回答老同學老朋友問的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取決於一個人把其終點站設在什麼地方。如果留學是為了瞭解西方社會和深造而最終是要回中國發展,不如在中國上完大學再出國留學,至少這樣,孩子有些中國文化的根基和感情,大學基礎也比較紮實。如果留學目的是為了最終在國外定居,則不如越早去國外越好,無論從語言和文化的適應上都可能相對容易,但幼小或不成熟的身心必須獨自承受外界甚至自己的變化。如果尚不知道留學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一種時尚或逃避,那麼就隨著感覺或潮流走吧,不要追問時機的合適與否,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生命會有終點。

一個廣告說:「生命就是一次度假。」我很欣賞廣告的看法。生命就是到人間來旅行一趟。我告誡自己,錢財名利都不能阻止生命終點的到來,盡力盡能就行了。用輕鬆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生命和收穫,就像度假一般。生命趣味的本身是最過癮的。不去追求虛無縹緲,踏踏實實過好眼前的日子,因為我實在無法預防或阻止生命的終點,那是上帝掌管的事情。

黑帶的含義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學宗師的面前,接受得來不易的黑帶。這個徒弟經過多年的嚴格訓練,在武林終於出人頭地。「在授予你黑帶之前,你必須接受一個考驗。」武學宗師說。「我準備好了。」徒弟答道,以為可能是最後一個回合的練拳。「你必須回答最基本的問題: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是我習武的結束,」徒弟答道,「是我辛苦練功應該得到的獎勵。」武學宗師等待著他再說些什麼,顯然他不滿意徒弟的回答。最後他開口了,「你還沒有到拿黑帶的時候,一年以後再來。」

一年以後,徒弟再度跪在宗師的面前,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是本門武學中最傑出和最高榮譽的象徵。」徒弟說。武學宗師等啊等,過了好幾分鐘,徒弟還是不說話,顯然他很不滿意,最後說,「你仍然沒有到拿黑帶的時候,一年以後再來。」

一年以後,徒弟又跪在宗師的面前,師傅又問:「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麼?」「黑帶代表開始——代表無休止的磨煉、奮鬥和追求更高標準的里程的起點。」「好,你已經可以接收黑帶開始奮鬥了。」

一棵死樹能孕育多少生命

雖然一棵老樹的「去世」會使人很傷感,但這是森林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很自然的一件事。或許人們還不知道一棵死樹能為很多植物和動物提供食物及避難所,同時這些植物與動物又漸漸地將樹分解,使其變為泥土重新被植物所利用。白蟻、甲蟲及另外一些靠樹木為生的昆蟲是死樹的第一批「入侵者」,因為它們能以粗糙的樹皮為食。樹生昆蟲使老樹變得很鬆軟,吸引了更多的昆蟲前來覓食,如螞蟻、跳蟲、野豬身上的臭蟲、蒼蠅等。

但是在所有寄居樹木的生物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分解者卻是真菌與細菌。真菌是一種不含葉綠素的植物,必須從其他植物中獲取營養。細菌雖然小得肉眼看不見,但它們在分解樹木的過程中確實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它們能將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養分而長成的樹幹與枝條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細菌通過將碳素不斷地轉移到土壤和空氣中,維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個地球的盎然綠意。

真菌、細菌、昆蟲及一些動物能依賴這棵死去的橡樹生活很多年。最終這棵橡樹開始支離破碎,碎末混入泥土,形成腐殖質。這種類型的土壤,含有豐富的營養,適宜新種子的萌發與生長。當人們漫步森林時,仔細觀察一下那些躺在地上的樹及大樹幹,看上去它們可能毫無生機,但也許就在它們下面,是樹木釋放其營養的地方,也是萌發新生命的地方。

生命珍貴正在於它有終點

生命是個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有終點的過程,像馬拉松長跑一樣,無論路程多長,你總會撞到終點的紅線,然後倒下。生命的珍貴也正在這裡。如果誰能活兩次或者永生不死,他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珍惜此生了,他會把所有該做的事都推到明天。壯行者在赤日炎炎的大沙漠中發現水壺裡的水僅剩下少半壺時,他會視滴水如瓊漿。我們在電視裡都見過這種場面:敵人發現了地下交通員的電台,開著警車呼嘯而來,這時交通員要做的是,抓緊時間把情報發出去並銷毀密碼。這是一個帶有象徵意義的畫面,警車象徵死神,大概不會有一個交通員在聽到警車聲後仍然悠閒地去趟廁所,出來點起一枝煙,再慢騰騰地開始發報。終點是一個警誡,就像十字路口綠燈變紅燈前,先是一閃一閃的,有司機形象地說:「那就是讓你快點!快點!快點!」

再長的人生也是一個有限的時間段,像一個裝滿水的大桶,一滴一滴向外滴水,總有滴完的時候,終點總會不可避免地到來。彭祖活800歲仍難逃一死。當想到這一點時,相信誰都會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做需要做的事,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終點的意義

一天,獅王二十八世宣佈要舉行婚禮,邀請所有動物都去參加慶典。烏龜心裡想,既然獅王二十八世邀請所有的動物都去參加慶典,我是動物,我也應該去!它上路了。在路上它碰見別的動物,他們先是發愣,然後嘲笑烏龜說:「你呀你,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懂,婚禮馬上要舉行了,可你爬得這麼慢,你能趕上嗎?別說獅王的婚宴,恐怕小獅王都出生,長大了,要舉行婚禮時你也未必趕得到啊。」但是烏龜執意前行。

許多年後,烏龜終於到達了獅王的洞口,顯然,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早辦完了。但是,烏龜看見獅洞到處張燈結綵,各類動物應有盡有,別的動物告訴他:「今天是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如果烏龜聽了別的動物的規勸回頭,他又怎能看到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呢?

再看看日本的金栗志藏。 1912 年,日本選手金栗志藏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中,由於體力不支中途昏倒,放棄比賽。 1966 年, 76 歲高齡的金栗志藏到瑞典舊地重遊,他來到當時退出比賽的地點,穩步向終點斯德哥爾摩奧林匹克運動場走去,終於完成了當年的未竟之功。至此,他的馬拉松成績為 54 年 8 個月 6 天 8 小時 32 分 20 秒。面對著向他表示祝賀的瑞典記者,金栗志藏意味深長地說:「儘管我比對手落後了半個多世紀,但我最後還是抵達了終點。」

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人之「生」必然相伴於「死」。我們每個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便步入了走向死亡的過程。所謂學會死亡,即指我們在生的過程中應該從觀念上去體驗死,去沉思死,去由對死的叩問而讓自我的生命獲得長足的發展,建構出一個健康正確有意義的人生觀,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價值。學會死亡,以及我們對「死」的沉思,可以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有限,生命的可貴與脆弱,從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讓生命中的每一時段都充滿內容,都能留下不容磨滅的印跡。所以,「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無意義,而是愈加凸顯「生」的價值。

在現代人生中,最值得警惕的就是要避免產生「活得沒有意思」的空白感,要意識到人的生命不是「一」,而是「三」;不僅有自然的生理生命,還有社會人生的「內涵生命」,更有可至無限存在的「超越生命」。當我們不僅僅關注自我短暫的生理生命,而更加注重由不同人生事件組構而成的「內涵生命」時,我們就能夠直面人生的挑戰,去品嚐更多的人生滋味,實現人生更大的價值。人生中真正有意義的東西並非名、利、權、美色等等,它們都是過眼煙雲;而事業、親情、友情,尤其是嶄新的創造,才真正具有永恆和無限的價值。一個人要獲得幸福且成功的人生,就必須由「死」觀「生」,又由「生」觀「死」,在濃厚的死亡意識中凝聚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不懈創造的人生動力。當我們有朝一日躺到地下擁抱死神之際,我們能心地坦然:那美好的人生目標或許並未實現,但我們努力了,奮鬥了,發展了,我們無悔於人生!

 


 應用與創新

終點之美

看賽跑,有人喜歡在起點附近,而我偏愛在終點處觀看,欣賞比賽時被人忽略的終點之美。運動員在跑道上,每一步都是一種不同姿態的美,在即將到達終點之時,更是別具風韻:他們有節奏地調節呼吸,準備進入最後拚搏階段,那神情,那體態,真的非常瀟灑。當運動員進入衝刺時刻,他們將這種瀟灑發揮到了極致。到了終點之後,優勝者露出喜悅、勝利的笑容,而其他運動員也不氣餒,畢竟他們曾經拚搏過了——那場面真的好美!

人生的終點可以說只有一個,也可以說有多個,結果往往意味著新的開始。一個文壇青年的稿子被許多報社、雜誌社錄用,使他一舉成名;在寒風中賣橘子的個體戶賺了大錢,首先進入小康;一個平凡的士兵,雖死猶生……人生就是在這一個個終點的轉換中逐步走向輝煌的。

一個人的終點雖美,但起點卻不一定完美。一個孩子剛剛學會走路時,會摔跟頭;剛學會唱歌時會走調;剛學英語時會找不到正確的發音;甚至於在步入社會時難以適應——總之,誰也保證不了我們在起步後會落伍,失敗直至淘汰。

起點之美屬於每一個人,終點之美卻只屬於前進路上的拚搏者。為了享受終點之美,讓我們努力拚搏吧,終點之美屬於每一個勇於拚搏的人。

終點也是起點

終點也是起點,是世間萬物的生存法則。燕子去了,會再來;楊柳枯了,會再青;桃花謝了,會再開……萬物生長,悄無聲息,生命從它誕生起就開始默默地等待著下一個輪迴。試想,沒有燕子的飛去,哪有燕子的飛來?沒有楊柳的枯萎,哪有它的再次吐芽?沒有桃花的凋謝,哪能感受到它含苞欲放時的那份羞澀與嬌媚?……在一次次生命的輪迴中,枯萎與繁茂,凋謝與盛開是那樣的渾然一體,是那樣的密不可分。當你看到片片枯葉如黃蝶紛紛揚揚的飄向大地的時候,難道你就沒有想到正是枯葉的腐敗才孕育了嫩葉的新生嗎?

終點也是起點,是人生歷程的不變規律。楊振寧教授曾用一個圓描述他的人生軌跡,說清華園是他人生的起點,也是終點。生命的傳承一晃便是上億年,生生不息,環環相扣,彷彿永遠也沒有終點,所以哲人說,我們要在一個生命中死去才能進入另一個生命中。

一位哲人說得好,起點和終點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有千里之遙,需要極大的恆心和毅力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當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做出了成績時,我們應該明白自己不過是在生命的圓形軌道上畫圈而已,沒有永恆的終點;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我們應該想到挫折和失敗是不會長久的,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勝不驕,敗不餒,什麼樣的困難不能克服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