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國家的繁榮離不開教育

教育要講究方法

教育者應該因材施教

早期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很大

日常生活也是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育需要良好的環境

教育也需要隨著時代而變革

教育不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良好的教育能促進人的健康成長


 名言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仲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鄧小平

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教育就是獲得運用知識的藝術。這是一種很難傳授的藝術。——羅素

教育最大的目標不單是求職,而是起而力行。——斯賓塞

教育是一種武器,是民族、人類解放的武器。——陶行知

教育的最大秘訣是:使身體的鍛煉和思想的鍛煉互相調劑。——盧梭

教育在人與人之間造成的差別,比大自然在人與禽獸之間造成的差別更大。——J.亞當斯

教育的實質正是在於克服自己身上的動物本能和發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
——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愛默生

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存原則,是一切社會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加的惟一手段。——巴爾扎克

教育的根苦,教育的果甜。——亞里士多德

人的命運決定於教育。——別林斯基

教育是智慧的源泉。——陳獨秀

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佚名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佚名

  
 經典素材

夏雨母親的賞識教育
(賞識孩子,鼓勵孩子)

《中國教育報》登載了電影明星夏雨小時候的一件事:夏雨上小學四年級時學習成績一直不見起色,他母親在接受「賞識教育」的觀點後,改變了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一次,小夏雨數學考了30分,照常理又要挨一頓打罵,但這次母親對小夏雨說:「才開學這麼短時間,你就掌握了30分的知識。很不錯。」孩子看著媽媽,驚呆了。第二次,考了50分,小夏雨仍覺得很慚愧,對不起媽媽,沒想到媽媽對他這樣說:「你一下子就提高了20分,潛力還在後頭。」第三次夏雨考了60分,媽媽又對他說:「不要小看這60分,這可是從量變到質變,你終於及格了。」第四次小夏雨竟然考了100分。這次輪到媽媽驚呆了,她怎麼也沒想到孩子在自己的鼓勵下竟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一種蘋果,兩種人生
(家庭是孩子們的第一所學校)

珀金斯是美國一個臭名昭著的詐騙犯。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媽媽買了兩個蘋果,一大一小。媽媽問弟弟要哪一個,弟弟說要大的。媽媽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學會把好的讓給別人,不要總想著自己。小珀金斯也想吃那個大蘋果,但他從媽媽對弟弟的責備中,明白了媽媽希望她的孩子懂得謙讓,如果自己選擇了小的,媽媽就會喜歡他,而把大的給他吃。於是,他對媽媽說:「我吃小的,大的給弟弟吧。」果然,媽媽很高興,把大蘋果獎給了珀金斯。「這是我第一次學撒謊!」珀金斯回憶說:「它使我明白欺騙往往是達到目的的捷徑。」後來,珀金斯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不擇手段,最後不得不由監獄來代替媽媽對他進行教育。

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也曾給人講過一個關於蘋果的故事。小時候的一天,媽媽拿出了一籃子蘋果,大小不同。孩子們都想得到那個最大最好的蘋果。媽媽拿著那個蘋果對孩子們說:「門外的那片草坪已經很久沒有修剪整理了,你們每人負責修理一塊草坪,誰完成得最好就吃那只最大最紅的蘋果。」小艾森豪威爾非常想吃那個蘋果,所以幹得特別認真。最後媽媽宣佈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屬於他。

同樣是分蘋果,卻造就了兩個人不同的人生。為了得到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小珀金斯說了謊話;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珀金斯選擇了不擇手段。而艾森豪威爾回憶說:「這件事幾乎影響了我整個人生,你只有比別人幹得出色,才能得到更多!」

億萬富翁的教子方式
(給孩子工具箱,而不是萬貫家產)

《福布斯》雜誌封面上,穿戴考究、事業有成的父親正將裝滿鐵鋸、扳手、錘子的工具箱交給他的小女兒,孩子尚未成年,還得舉起雙手接過箱子。《福布斯》雜誌在對全美大企業總裁們調查後得出的印象是:現在的有錢人似乎更願意給孩子們工具箱,而不是萬貫家財。

億萬富翁約瑟‧約伯在1971年告訴女兒:「因為太愛你們了,所以決定不給你們留下太多的錢。」二三十年後,老約伯的決定仍然沒有變,他說:「我能做的最壞的一件事就是讓他們沒有獨立成功的機會,也沒有體味失敗的機會。一切都是父母的,對自己,他們能說什麼呢?」

比爾‧蓋茨已經宣佈,他將留給女兒詹妮芙和她未來的弟妹們每人一千萬美元,剩下的全捐給慈善機構。目前蓋茨擁有的股票價值一百八十五億,給子女的還不足零頭。

諾貝爾的父親
(教育要開闊眼界,隨時代發展)

諾貝爾的父親對發明有濃厚的興趣,他熱衷於科學研究,為了全面培養孩子,他請來了水平很高的家庭教師,讓諾貝爾三兄弟學習各種知識。諾貝爾漸漸地長大了,老諾貝爾覺得讓孩子老呆在一個地方不好,應該鼓勵他們去接觸世界的先進科學技術。於是,在諾貝爾16歲那年,父親決定送他們去周遊世界。諾貝爾很興奮,問道:「我的任務是什麼?」父親明確地回答:「去學習各國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就這樣,諾貝爾隻身離家,漂洋過海。等回到父親身邊時,他已經19歲了。他也決定了自己的終身道路:像父親一樣當個科學家,用自己的發明為人類造福。

陶行知抱雞上講台
(教育要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漢大學挾著一個皮包走向講台,未曾開言,先從皮包裡抓出一隻活蹦亂跳的大公雞,並從包裡掏出一把米。陶行知按住雞頭逼它吃米,又掰開雞嘴,把米粒硬塞進去,雞就是不吃。後來他把雞放開,自己後退,大公雞便從容地低頭吃了起來。陶先生說:「老師強迫學生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願學的。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效果一定會好得多。」
台下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一個農民的教子「秘訣」
(跟孩子一起學習)

一個姓包的農民,他的大女兒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國語大學,小兒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學。別人問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麼好辦法呢?」他笑一笑說:「我的辦法跟別人不一樣,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讓孩子教我。」

他說:「我小時候家裡窮,供不起我讀書,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話,但如果我不管他們,由著他們瞎混,我又不甘心。想來想去,就想了一個辦法——等他們上學讀書的時候,我就開始跟著他們一起學。他們每天從學校回來,我都讓他們把老師講的跟我講一遍,然後,他們做作業,我也在旁邊做作業,我弄不懂的就找他們問,他們弄不懂的就找老師問,這樣他們又當學生又當老師,學習的勁頭不知有多大,他們的學習成績,慢慢地就變成了全班第一名……」
他說:「我雖然從來不說要他們好好學習的話,但孩子們見我在外面幹了一天的活回來,還跟他們一樣地學,他們在學習上就不會有一點的分心了!不像有些人家的孩子,大人一邊在打麻將,一邊在吼叫著要他們好好讀書好好做作業,孩子們就是嘴上答應著,心裡面也是憋著一股勁的呀。老實說,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大人們玩得快快活活的,卻說不讀書就會如何如何——那樣只會把孩子弄糊塗。」他說他這樣做還使自己變成了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因此他種的田就跟別人不一樣——賺的錢就是比別人多。

幾何圖形的啟示
(教育要因勢利導)

麥克斯韋是英國傑出的數學物理學家。小時候,有一次,父親讓麥克斯韋就一隻插滿金菊的花瓶作靜物寫生。當父親看到兒子的畫稿後,不由得啼笑皆非。原來他的畫滿紙都是幾何圖形,花瓶是梯形的,菊花是大大小小的一簇圓圈,那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則是表示葉子的。但這張畫稿使父親看到了兒子的數學天賦,於是因勢利導。從此,麥克斯韋便和數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陳鶴琴談時機
(教育要把握住最佳時機)

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認為要培養孩子的優秀品德,必須把握最佳時機。他說,你要孩子有禮貌,就必須把握住三種情況,及時引導;當孩子受到別人的幫助或是接受了別人的好意時,要引導孩子說「謝謝」;當自己有礙於別人,要引導孩子學會說「對不起」;當有求於別人時,要引導孩子說「請」。久而久之,便成自然。倘若孩子還不習慣時,大人要放下架子主動問候孩子。

再富也要窮孩子
(教肓孩子節儉)

澳大利亞人均收入兩萬澳元,屬於發達國家。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亞人卻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他們的理由是,嬌慣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長大以後難免吃虧。
澳大利亞的中小學中午不放學,午餐可以在學校的食堂購買,自己帶飯的佔大多數,一般是一瓶可樂加一個漢堡包和一個水果,下課後隨便在校園裡尋一個地方,便將其消滅乾淨,根本看不到將剩餘的食物甩得一地的現象。如果僅從孩子所帶的食物上來判斷,你怎麼也猜不出哪家窮哪家富。

家長與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盧穎華是攻克世界數學難題「海潑倫猜想」和「厄迪希猜想」的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的一名普通的女學生。她的父親是暨南大學數學系的副教授,母親是醫生。他們認為:課外活動可以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而知識的奧秘,能鍛煉孩子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所以,他們十分珍惜子女的興趣並善於發現孩子興趣之所在,創造條件,加以引導和培養。

在他們的引導下,盧穎華從小就有多種興趣。她喜歡物理,參加物理小組;她愛好文學,喜歡讀名著《紅樓夢》、《西遊記》;她愛打排球,愛唱歌,更酷愛數學。當父親發現孩子喜愛數學,並一頭扎進困惑著世界不少數學大師的數學迷宮,卻又被碰得「鼻青臉腫」時,便及時給穎華以支持和鼓勵。他鼓勵穎華說:「既然是世界難題,當然不會讓你那麼快算出來。假如我能證明出來也不簡單,何況你只是一個中學生。證明不出來,鍛煉一下自己的毅力也好。」

在父親的支持下,世界上多少數學大師解決不了的「兩個猜想」,竟然讓一個16歲的中國女學生用初等數學方法攻克了。在攻克「厄迪希猜想」過程中,她還敢於否定大數學家厄迪希的猜想並完善它。在1991年2月,盧穎華寫的題為《關於組合幾何中的兩個重要猜想的證明》的科學論文,獲廣東省科學論文一等獎,在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研討會上獲科學論文一等獎的第一名和中國茅以升科學教育基金獎。可見,家長對孩子興趣、愛好的支持、培養,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多麼重要。

洛克菲勒教子有方
(平民化教育)

美國壟斷資產階級中的洛克菲勒是全球聞名的富豪。但是,洛克菲勒的六個子女,並沒有享受這奢華的豪門生活。洛氏的教子方法是「平民化」。他規定:零用錢按年齡而異。10歲之前每週3角,10歲之後每週1元,12歲以上每週2元。所用零花錢,要詳細記錄,如屬不正當,下周發時扣回。洛氏鼓勵孩子參加家務勞動來獲得額外的補貼。平時,父親帶頭補衣服給孩子們看,要他們種蔬菜、飼養家兔等。為了不使子女飽食終日,揮霍無度,他食糖、麵包限額、戒吃牛肉,甚至不許子女外出遊玩。他的小兒子戴維回憶道:「從我們最初的歲月起,父親就教我們不要把食物吃剩在盤子裡,不用燈時不能將燈亮著,不能隨便亂花錢……」

老師甘願被學生問倒
(教育要培養孩子的求知慾)

清代著名教育家、訓詁學家戴震,年幼上學時,一次上課,開始一連問了四個問題,老師心想憑自己的知識,要回答一個小學生的提問應該沒什麼問題。當戴震第五次發問,真像一排連珠炮,終於使老師一時語塞,無從答起。老師怎麼也想不到,一個年僅10歲的學生竟會在全班同學面前把自己問倒。學生們見戴震這樣不顧一切地問老師,擔心會冒犯老師的尊嚴,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料,老師絲毫沒有責怪、發怒,反而哈哈大笑,連聲稱道:「戴震不是一般的孩子,他真聰明,希望大家都像他一樣,經常向老師多提問,只要大家肯問、善問,老師甘願被學生問倒。」

松下的教育觀
(真正的教育是培養一個人的人格)

松下強調真正的教育是培養一個人的人格,知識的傳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義。他認為現在的教育雖名為教育,但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提高一個人的人性。僅傳授知識不能算是教育。給成長中的人知識,是給他們兵器,絕不是教育本身。教育的中心,是以培養一個人的人格為第一,至於知識、技術之類,可說是附屬的教育。一個具有良好人格的人,工作環境條件好,就能自我激勵,做到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即使在惡劣的環境或不景氣的情況下,也能克服困難,承擔壓力,以積極的態度過難關,開闢勝利的新局面。

為學生質疑精神請命的老師
(學會思考,敢於質疑)

付繼軍是大甜水井小學的語文老師。有一篇叫做《海濱仲夏夜》的課文他上學的時候學過,現在他又教他的學生。那可是大作家峻青寫的。他從來沒想過大作家也會出錯。當他的學生穆晨晨舉起手來說:「我認為第二自然段寫得有問題。傍晚的時候怎麼會有啟明星呢?」他一下愣了。但他仍然鼓勵了穆晨晨,並動員全班同學回去查資料證實這個問題。孩子們查來的答案很明確:夜晚出現在西方天空的叫長庚星,日出前出現在東方天空的叫啟明星,它們是金星的不同叫法,孩子們的質疑擊倒了大作家、編語文書的專家和他們的老師。他還鼓勵穆晨晨向有關專家反映。這學期開學不久,他的學生們發現,新的六年級語文書裡把峻青的錯誤改過來了。但是已經升入初一的穆晨晨也告訴他,初一語文書裡的《海濱仲夏夜》還沒改過來,他要繼續質疑。

付繼軍老師認為,從這次語文課本糾錯和再糾錯中,有很多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東西。他反思自己從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謹小慎微、循規蹈矩的人。小學的時候他的老師讓用「沿」字組詞,不想落入俗套的他組了個「沿革」,老師給打了個大紅叉,旁邊寫了個「嚴格」,還訓了他一頓。從此,付繼軍成了一個不敢提問的人。所幸,他比他的老師寬容並尊重學生,他的學生才沒有被壓制。

付繼軍老師在「尊重教育」的觀摩大會的發言中為學生請命:鼓勵學生質疑,解放每一個孩子的頭腦。他說他有一個夢想,希望老師們培養的學生不是一個句號,而是一個永遠的問號。

惟有人民的素質不能引進
(要重視素質教育)

前不久,我國石油大學校長張一偉教授再度呼籲重視教育投資。他說,我國目前對教育的投入,還沒有達到發展中國家的中等水平。現在人們搞市場經濟,必然會對教育帶來衝擊。其實,越是搞市場經濟,就越是要重視教育。當然,教育自身也要改革,可是這要有一個過程。其他什麼都可以引進,可惟有人民的素質引進不了,只能在這塊土地上自己培養。這是非常根本的。如果忽視了教育,那麼由此造成的低文化素質(精神)將來會對物質建設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意林故事

爸爸的確不會

小約翰請爸爸製作一架風箏,爸爸擠時間整整做了一天,但做出來的風箏卻不能飛上天去。最後爸爸向小約翰攤攤手說:「爸爸的確不會,但爸爸希望你能會。」後來爸爸買來很多架風箏,讓小約翰課餘拆開再裝上,裝上再拆開……一個月後,小約翰已經能很自如地為小夥伴們製作各式各樣的風箏了。

「爸爸的確不會,但爸爸希望你能會。」這句話其實是點燃孩子求知慾的「聖火」,對孩子來說,品嚐超越父母的快樂,是珍貴無比的。因為在家庭中,我們往往把父母當成是一種「權威」,以致產生一種無法超越的崇拜感,這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弊大於利的,它會使我們產生依賴性,直接地扼殺了求知慾和學習主動性。小約翰的爸爸勇敢地否定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那種盲目的「權威」,讓孩子得到「超越父母」的快樂,對於孩子來說,得到這樣的家庭教育是難能可貴的,那是一種被尊重被信任的幸福。

鳥與貓的問題

一個語文老師給學生出了這麼一道題:講一隻貓追一隻鳥,貓把自己裝扮成一隻鳥,但沒裝扮好,被鳥識破了,貓的詭計沒有得逞,沒吃著鳥。就這麼一個故事,讓學生寫感想。全班學生大都寫的是「要識破敵人的陰謀詭計」之類的感想。只有一個學生寫的是:要做一件事一定要策劃周密,爭取堵住所有漏洞。老師生氣了,給這個學生打零分。學生不服,問為什麼打零分,老師說:「你站錯了立場,貓要吃鳥,是壞人。」學生說:「貓餓了,它要吃鳥,怎麼能算壞人呢?我餓了還要吃雞呢!」老師說:「你看鳥的羽毛多麼鮮艷,多麼可愛!貓要吃它,貓不是壞人嗎?」學生說:「老師,因為你愛鳥,所以你這麼說,可我愛貓啊!我站在貓這一邊。」
我們社會之所以能進步到現在,就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具有聰明的天賦,他能夠探索未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不要去局限他天生的創造能力,不要去扼殺他的創新能力,不要去扼殺他的思想,不要去限制他認識自然、認識世界。讓他自由地去理解自然,不要像那個老師那樣:讓所有的孩子都愛鳥,不許愛貓。

如果老師不改他的分數,這個學生就可能逐漸學會了看老師的眼色說話:老師喜歡鳥我也得喜歡鳥,我也得說貓是壞人。從小就訓練他不誠實,訓練他按某種規範來表達自己的意見。這種教育,既不是誠實的教育,又是與科學創新精神背道而馳的教育,這怎麼能教育出21世紀的創造型人才?

姜村的秘密

魯西南深處有一個小村子,叫姜村,這個小村子幾乎每年都有人考上大學、碩士甚至博士,因而名聞遐邇。在驚歎姜村奇跡的同時,人們也都在問,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嗎?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的秘訣嗎?還是別的什麼。假如你去問姜村的人,他們不會告訴你什麼,因為他們對於秘密似乎也一無所知。

在20多年前,姜村小學調來了一位50多歲的老教師,聽人說這個教師是一位大學教師,不知什麼原因被貶到了這個偏遠的小村子。這個老師教了不長時間以後,就有一個傳說在村裡流傳。這個老師能掐會算,他能預測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說,老師說了,我將來能成數學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作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將來我能成音樂家;有的說,老師說將來我能成錢學森那樣的人,等等。

不久,家長們發現,他們的孩子與以前大不一樣了。他們變得懂事而好學,好像他們真的是數學家、作家、音樂家的材料了。老師說會成為數學家的孩子,對數學的學習更加刻苦,老師說會成為作家的孩子,語文成績更加出類拔萃。孩子們不再貪玩,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嚴加管教,孩子也都變得十分自覺。

家長們也很納悶,也將信將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師識破了天機?就這樣過去了幾年,奇跡發生了。這些孩子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大部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這個老師在姜村人的眼裡變得神乎其神,他們讓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測自己的命運。可是這個老師卻說,他只會給學生預測,不會其他的。

這個老師年齡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預測的方法教給了接任的老師,接任的老師還在給一級一級的孩子預測著,而且,他們堅守著老教師的囑托:不把這個秘密告訴村裡的人們。

聽完這個老教師的故事,我們能不為他的行為感動嗎?人世間還有什麼力量能超過信念的力量呢?他通過中國最傳統的方式,在這些幼小孩子的心靈裡栽種了信念。

愛的角度

女兒第一天去托兒所,父親抱著女兒說:「那兒有很多小朋友和玩具,我還會早早地來接你。」女兒上學前班,父親說:「要好好上課,聽老師的話,那才是一個好孩子。」女兒上高中,父親說:「要機靈,接受新觀念要快,特別要注意學習的方法。」女兒上大學時,父親說的是:「要學會照顧自己,需要什麼給家裡寫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位家長一直用這種方式來忠告和規範著女兒的思想和行為。

可是,有一位家長不這樣做。從孩子剛懂事時開始到成人是這樣說的:「你要堅強,堅強得要足以能認識你自己的弱點。你要勇敢,勇敢得要足以面對恐懼。在遇到挫折時要能夠昂首而不卑躬屈膝,在勝利時能做到足夠的謙遜而不趾高氣揚。」「不要用願望來代替行動,在征服別人之前,要先征服自己。」「真正偉大的人直率真誠,真正的賢人虛懷若谷,真正的強者溫文爾雅。」「要有足夠的幽默,莊重而不盛氣凌人。在擁有未來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過去。」這個家長就是林肯的繼母。

我們是在鋪墊著孩子要走的路,她卻是在鑄造著孩子的心靈。

鄭人愛魚

有一個鄭國人,非常喜歡魚,他用各種辦法把魚抓回來,放養在院子的盆子裡。

這些魚在被抓的過程中就已掙扎得筋疲力盡,盆中又少氧,所以沒過多久,魚游起來就有氣無力,虛弱不堪。這個鄭國人一會兒關切地把魚撈起來細細觀察,自語道:「這魚沒受傷吧?」一會兒又把魚捧在手心間,「魚兒肚子不餓吧?」然後投食進去餵。

旁人見狀,就勸告他:「魚在江河中才能活,你把它放在小盆裡,一天到晚捧來捧去,還口口聲聲說愛魚,這樣魚非死不可。」

鄭人不聽,結果不出三天,魚就死了個乾乾淨淨。鄭人後悔不已。

鄭人愛魚,而恰是害魚,不給魚適當的生活環境,把魚折騰得死去活來,還以為自己是為魚著想。社會上也有這樣的家長,不考慮實際情況,只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子女的生活學習,盼著孩子有成龍成鳳的一天。這種思想其實正害了孩子啊!

 

 

 應用與創新

讓孩子犯錯

一位從國外歸來的朋友講了這麼一則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國老師家做客,看見老師不滿3歲的孩子拿著一把鑰匙,動作笨拙地插進鎖中,想打開臥室的門,可怎麼也打不開。於是朋友主動過去想幫他一下,卻被老師阻止。美國老師說,讓他自己先犯些「錯誤」吧,琢磨一會兒總能把門打開,這樣他就再也不會忘記這門是怎麼打開的。果然,那孩子折騰了很長時間後,終於將門打開了,他欣喜地拍起手來。

孩子的錯誤,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長輩必須予以立即糾正的,如亂丟垃圾、不講整潔、欺負弱小等,一旦放任以後就難以收拾;而另一種,即孩子能夠自行糾正的,主要是如何適應生活的那一類,是應該允許他犯一犯錯的。如前例所述,孩子不斷「犯錯誤」的過程,正是其不斷改正錯誤、自我完善的過程,假如不給予這類機會,將會使他們變得懶於動手、疏於嘗試,習慣依賴父母。

每個人都難免犯錯誤,而家長需要做的,是如何將孩子「犯錯誤」過程中的不利、消極因素轉化為有利的、積極的、合情合理的因素。

名師未必出高徒

人說「名師出高徒」,這似乎已成為天經地義的道理。不是嗎?某人出了名,別人在讚美之外,每每還加上一句:「他是某某名人的高徒,名師出高徒嘛!」名師果真一定出高徒嗎?未必。

孔子在封建社會裡被奉為「至聖」,可算是大名人了。然而他的弟子宰予,懶惰成性,晝夜貪睡,以至後人以「晝寢宰予」這樣的成語,極言人之懶惰。孔子也對他發出了「朽木不可雕」的歎息。

宰予雖然也在孔子的門下學習,但並沒有學到孔子的學識,相反,仍然渾渾噩噩,不思進取,最終一事無成。

可見,名師教出的也不一定都是高徒。

吃苦,素質教育的重要一課

生活在和平歲月的孩子,特別是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大城市的獨生子女,既沒有辛勞的經歷,也沒有「苦其心志」的體會。儘管書念得也頗不容易,也不能說不辛苦,但就其教育而言,似乎少了一課:吃苦。就其素質而言,似乎少了一個方面:吃苦的品格。

吃苦的品格是在吃苦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經歷困難,克服困難,才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今天,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中,什麼勞動,什麼社會實踐,一律被冷落到幾近於零的地步。那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考試書」了,至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毫不奇怪了。

能夠吃苦,不僅是生存的需要,還是一個人發展的需要。能吃苦的人才能成功,能吃苦的人才有希望。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能夠經受挫折,敢於接受挑戰,是新的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培養能夠吃苦的硬骨頭,而不能培養弱不禁風的嬌小姐和手不能提肩不能擔的紈褲子弟。我們培養的學生,要跨世紀,擔大任,能自立,敢於創造善於創造,吃苦這一課,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