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公平就是給大家同一個起點
公平應該成為一個社會的普遍原則
公平需要公正和公開
一個社會只有公平才能和諧
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
不公平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公平就是指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機會
公平是現代文明進步的尺度
公平需要法律的保障
實現公平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名言
人要尊重自己,就必須抱有一種信念:公平對待他的同胞。——夏洛蒂·勃朗特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韓嬰
世界之大,而能獲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識。——笛卡爾
民主政體應避免這樣兩種極端,就是不平等的精神和極端平等的精神。——孟德斯鳩
平等是各種善的根源,極度不平等是各種惡的根源。——羅伯斯庇爾
平等的第一步是公正。——雨果
自己生存,也讓別人生存,這是公理的法則。——伊索
同一個太陽照著他的宮殿,也不曾避過了我們的草屋,日光是一視同仁的。——莎士比亞
我們在上帝面前,都同樣聰明,同樣愚蠢。——愛因斯坦
沒有完全的平等,就沒有愛。——屠格涅夫
既然承認人人平等,那麼,不管誰做了相同的錯事,便應該受到相應的裁判。——高爾基
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
奉公如法則上下平。——《史記》
天不在人之上創造人,也不在人之下創造人。——福澤諭吉
法律並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
沒有共同權利的地方就沒有法律,而沒有法律的地方就無所謂公正。——霍布斯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吳兢
我們生來都是平等的,是德行使我們有貴賤之分。——拉丁諺語
經典素材
交通部長超速行駛
(公平拒絕特權)
法國政府兩位部長曾被發現在一條鄉間公路上超速行駛。
這兩位部長分別是交通部長德羅比恩和負責管理交通執法的內政部長薩爾科奇,他們所乘的轎車分別以98公里和103公里的時速在一條最高限速每小時70公里的路上飛速行駛。
據悉,他們都是趕去參加法國第一部自動路邊雷達測速裝置的啟用儀式。這一裝置能夠將超速行駛的司機記錄在案。
交通部長辦公室發言人稱,德羅比恩沒有否認這一事實。他還補充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交通部長也不例外,趕去參加活動不是借口。」
龍永圖談公平競爭
(市場經濟要確保公平競爭)
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競爭,而競爭必須在公平的基礎上進行。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指出:世貿組織的所有原則歸納到一點,就是要確保市場經濟競爭的公平性。這次我們加入世貿組織,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做出了一個重要承諾:從此以後,我們再也沒有經濟貿易法律法規上的特殊性了。要執行的就必須公佈,不公佈就不能執行。這是對以往我們制定法律法規的一個非常重大的改變,它體現了世貿組織的透明度原則。
趙奢鐵面無私
(維護公平要依法辦事)
趙惠文王的弟弟趙勝,號平原君,任趙國丞相,家有食客數千,頗有權勢。他的家臣家丁因此倚勢不遵守國法。有一年,趙國田部吏趙奢鐵面無私,按法將平原君家9個不納稅的管事家臣全部處以死刑,平原君大怒,要殺趙奢。趙奢說:「我秉公執法,原是為國家考慮。如果你的家臣不奉公守法,又何以叫國人守法呢?國人不守法,恐怕趙國也不鞏固,你的榮華富貴也不存在了。」一席話,說得平原君啞口無言。平原君認為他是賢才,向趙王推薦。趙奢被任命管理國家的賦稅,他辦事公平合理,使得趙國國庫充實,人民富裕。
曹操與滿寵
(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曹操有個堂弟,名字叫曹洪。曹洪跟隨曹操帶兵打仗,立過許多戰功,曹操對他十分信任與寬容。
有一天,曹操的侍衛報告:「丞相,曹洪有急事求見。」曹操說:「讓他進來。」曹洪氣喘吁吁地走進來。曹操問:「有什麼緊急的事嗎?」曹洪向曹操行過禮,說:「有。您快管管滿寵吧,他要殺我的人了。這不是故意讓我出醜嗎?」
原來,曹洪的手下有一個人,這個人依仗曹洪的勢力,常常幹違犯法律的事,還滿不在乎。最近,他又犯了法,被人告到地方官滿寵那裡。滿寵立即抓來那個人,經過審問,根據法令,判處那個人死刑。曹洪聽說以後,連忙寫信給滿寵。信中說:「……請大人能夠看在我的面子上,饒了這個人吧。這個人是我的親信,您千萬不可殺他。如果饒了他,您有什麼要求,我一定盡力為您效勞……」滿寵收到信,心中十分不高興,他說:「曹洪身為大將,怎能為自己犯罪的親信辯護?實在不應該!」滿寵對曹洪的說情理也不理,仍然堅持原則。曹洪沒有辦法,只好來求曹操出面講情。曹操想了想,說:「待我問個明白。」
曹操傳令,召見滿寵。過了好久,滿寵才來見曹操。曹操剛想開口詢問,滿寵倒先講話了。滿寵不慌不忙地說:「我想,您是要為曹洪將軍的一位犯法的親信說情吧?我剛才已經把他殺了!」曹操聽了,大吃一驚,說:「怎麼?你怎麼能這樣做呢?」
滿寵說:「丞相請您千萬不要生氣。我聽說曹洪將軍找您告我的狀,我料想您找我來,就是為了曹洪將軍的那個親信的事。那個人罪大惡極,是不能饒恕的。我怕您命令我放掉他,所以,就乾脆先按判決殺了他才來見您。」滿寵說完,望著曹操,等候發落。曹操聽罷,想了想說:「當然,我很為曹洪傷心,但是,滿寵你做得是對的,你大概還怕我治你的罪吧?」
滿寵說:「不。我沒有罪,所以我不怕。」
曹操哈哈笑了起來,豎起大拇指,讚揚說:「滿寵做得對!做官就應該像滿寵這樣。不然,我定下的法律,誰還願意執行?不管是誰,犯了法,就要按法律處置!」
公私兩分明
(不要因私廢公)
東漢順帝時,蘇章升任為冀州刺史。蘇章有位老朋友任清河太守,是他的下屬。蘇章巡行屬郡,查證這位老朋友的貪贓枉法問題。於是,他先將這位老朋友請來,設宴招待。宴席上,暢談平日友情,十分歡愉。清河太守欣喜地說:「別人頭上只有一重天,我的頭上卻有兩重天。」蘇章說:「今天晚上我跟老朋友喝酒,是個人的私情;明天冀州刺史依法辦案,就是國家的公法了。」蘇章查出清河太守的罪行,一一列舉,依法作了懲處。
裁判的不公平
(比賽呼喚公平競爭)
雅典奧運會上裁判的公信度受到了很大質疑,從體操到擊劍,幾乎所有帶主觀性的項目都出現了裁判的問題,而從各個代表團的反應看好像所有人都很委屈,都受到了搶劫一樣,花了錢買票進場觀看比賽的觀眾也覺得受到了愚弄,甚至最為熱心競技體育的觀眾也失去了耐心,人們不禁要問,裁判到底怎麼了?
讓我們以體操比賽涅莫夫風波為例,男子體操單槓的決賽中,俄羅斯名將涅莫夫以飄逸瀟灑的動作征服了在場的觀眾,可是分數卻被裁判無端壓低,氣憤的觀眾們用噓聲表達不滿,比賽一度中斷10分鐘之久,雖然觀眾不是專家,但他們同樣能分辨那些明顯違背實際的打分。
第三次參加奧運會曾贏得12枚獎牌的涅莫夫賽後對觀眾們的支持深表謝意,「我想謝謝所有的觀眾,他們給了我最大的支持,現在我想大家都應該明白不能再愚弄觀眾了。」
「作為運動員,我尊重裁判,賽場上我只想自己做到最好,我很高興能高昂著頭離開雅典。」涅莫夫說。
象徵優雅和美好的體操本是一項觀眾非常喜愛的運動,可是現在的奧運賽場越來越多的黑暗面正在顯露。
意林故事
音樂教授的評分
前不久曾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音樂教授在一次歌曲大賽中任評委。在初賽中,他給一位選手打了高分,而在複賽中,卻給了低分,最終此選手與冠軍頭銜擦肩而過。究其原因,原來這位教授在初賽後發現這名選手是自己「死對頭」(另一位音樂教授)的學生。為什麼同一個人,在別人那裡會有如此大的反差?這是因為音樂教授受自己的感情支配,較少顧及比賽的規則——公平性。
應聘條件
現在大學生在應聘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公平的歧視,且歧視的理由讓人哭笑不得。年齡、性別歧視是很常見的,竟還有「姓」歧視和「血型」歧視。一民辦高校男生應聘客戶服務主管時,就因為他姓「賈」,公司領導認為這個字會影響公司聲譽而不予錄取。一個大學生也因為姓「裴」而失掉了會計職位。還有一家國內知名公司,在「應聘須知」上除了註明對學歷、工作經驗的要求外,還要求應聘者血型必須是O型或B型,理由是O型和B型血型的人遇事沉著冷靜,忠誠度高,心理素質好,善於駕馭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這種種的歧視,嚴重破壞了社會上公平競爭的原則。
砝碼
一個麵包師長期從他的一個農民鄰居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覺得本應是3磅重的一包黃油似乎太輕了點兒。於是他開始定期地稱一稱黃油,發現每回都是份量不足,就是說,他每次都是多付了錢。他特別生氣,便開始向執法機關提出訴訟。這樣一來,事情就鬧到了法官那裡。
「你沒有天平嗎?」法官問農民。
「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農民回答道。
「有很準的砝碼嗎?」
「沒有,法官先生。我不需要砝碼。」
「沒有砝碼,那你怎麼稱黃油呢?」
「這好辦,」農民回答說,「你瞧,就在麵包師從我這兒買黃油的這段時間裡,我也一直買他的麵包。我總是要同樣重量的麵包。每次這些麵包就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砝碼不准,那就不是我的過錯了,而是他的過錯了。」
於是,法官判定農民無罪,而麵包師不得不承擔訴訟費用。
石地板和石佛像
一座廟裡的石地板,對香客膜拜、香火不斷的石佛像憤憤不平:「你我同是石頭,來自同一座山,為什麼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萬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後微笑道:「賢弟,世間事大體是十分公平的。你我的確材料相同,來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之前,師傅只是嚓、嚓幾下子,把你劈得方方正正送出山。在你走後的3年中,師傅對我砍呀、鑿呀、刻呀、磨呀,從未間斷,我才成了今天的樣子。既然出山前我們的歷練不同,今天的際遇又有什麼不公平呢?」
分粥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地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
上帝耶和華是公平的。面對四個來到他跟前祈求人生的人,他給了他們每人一盒葡萄,裡面有好的,有壞的,且好壞各半。耶和華說:「好的葡萄代表順利和幸福,壞的則代表苦難與挫折。你們開始各自的人生吧!」
第一個人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挑了一個好葡萄:「多甜啊!」於是他吃光了所有的好葡萄。他人生的前半生自然是順利無比,可從40歲開始便經歷了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事業失敗等一系列的厄運。前半生的美滿早已讓他失去了鬥志,於是他在痛苦中了卻了餘生。
第二個人看了第一個人的慘劇,似乎汲取了教訓,專揀壞的葡萄,最後才吃好的。也許在他看來,有個好的結局才是最重要的。可殊不知,在經歷了前半生只有黑暗沒有光明的日子後,突如其來的所謂幸福,比一切都更殘忍。最後他被葬在了財富堆成的墳墓裡面卻面目猙獰。
第三個人倒是很聰明,他細細地挑出每一顆好葡萄,美滋滋地品嚐著,把剩下的壞葡萄扔得一乾二淨。於是,他的人生近乎完美:春風得意少年時,富甲一方在中年,功成名就年老時。可回憶人生時,他卻後悔:「我這一生毫無意義!」
再看那第四個人,他一手捧著人生之盒一手招呼耶和華:「我們來下盤棋吧!」他看也不看那盒葡萄,拿起一顆就吃,不論好壞都細細品味:好的,他面帶微笑;壞的,他皺皺眉,而後仍帶著微笑。於是耶和華輸了,他輸了這盤棋,因為他被第四個人的微笑迷惑了,震撼了。
猴子的公平意識
美國埃默裡大學的弗蘭斯‧德瓦爾和薩拉‧布羅斯南訓練幾對卷尾猴,他們要求卷尾猴把禮券遞給研究人員,以此換取食物。試驗開始時,每一對猴子都得到同樣的獎賞——一片黃瓜,猴子都很願意配合試驗。在95%的情況下,它們把禮券遞給研究人員,然後高興地接受並享用食物。
但後來研究人員開始給兩組猴子不同的待遇,給其中一組吃甜甜的葡萄而不是淡而無味的黃瓜。致使認為自己受到了忽視的猴子發生反叛,本來很高興地接受黃瓜的猴子在看到同伴得到葡萄時突然不再接受黃瓜。有的開始罷工,不再傳遞禮券,還有一些雖然接受了黃瓜但不願意吃。有的時候,它們會大發脾氣,把黃瓜扔出籠子。只有60%的猴子會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合作。
如果其中的一隻猴子未做任何事情而得到獎賞,同伴們的反應更加激烈,80%的猴子拒絕繼續參加試驗。
公平的表現
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同時受雇於一家店舖,並且拿同樣的薪水。 可是一段時間後,叫阿諾德的那個小伙子青雲直上, 而那個叫布魯諾的小伙子卻仍在原地踏步。布魯諾很不滿意老闆的不公正待遇。終於有一天他到老闆那兒發牢騷了。老闆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裡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別。
「布魯諾先生,」老闆開口說話了,「您現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闆匯報說,今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闆問。
布魯諾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後回來告訴老闆一共40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布魯諾又第三次跑到集上問來了價格。
「好吧,」老闆對他說,「現在請您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別人怎麼說。」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向老闆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價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一個讓老闆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鐘頭以後還會弄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闆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此時老闆轉向了布魯諾,說:「現在您肯定知道為什麼阿諾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同樣的小事情,有心人做出大學問,不動腦子的人只會來回跑腿而已。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就是你做事情結果的反映,像一面鏡子一樣準確無誤,你如何做的,它就如何反射回來。
關於非洲的圖片
攝影課上,老師拿出了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進行分析。關於非洲人民困苦生活的照片讓我的思緒不能平靜:
將死的孩子的軀體邊盤旋著大片蒼蠅,孩子已經沒有力氣驅趕它們;
色彩鮮艷的花布裹著麻稈般瘦弱的年輕婦女的身體,她卻執拗地站著,搖搖欲墜;
雜亂的骯髒的滿載的垃圾車的一側隨意地捆綁著剛去世的孩子的屍體,將和這一批垃圾一起運走處理。
圖片,這普通的攝影手法把我們帶到了幾個世紀都飽受痛苦的遙遠國度,真實得讓人不寒而慄。老師問我的感受,我說:「不公平!」
「人人平等」這四個字,在這些圖片面前不啻於一個騙人的謊言。看著照片上孩子已失去驚恐感的眼睛,生命脆弱得能聽到它破裂的聲音。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樣的不公平,有人生長在令人羨慕的國度或城市,使得他們有資格來傲視來自其他地方的即便是同宗的親戚。而有人卻無法選擇地出生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而這一切絕不是他們的錯。有時我們要學會接受不公平,這不是宿命的悲觀,而是對生命最熱情飽滿地呼喚。
常常有朋友抱怨不公,事業上的,社會上的,感情上的。我總認為,世界本來就有很多的不公平,接受它,在不公平的基礎上自己再去奮鬥,徒有抱怨只能增加怨恨而一事無成。能夠接受不公平的人才有比大海更寬廣的胸懷去接受挑戰。我們必須承認有人自幼聰慧,有人天生麗質,有人家境優越,有人巧舌如簧,有人力壯如牛,不可能每個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也正因為這樣才有了世界的多樣化,有了我們羨慕的偶像。
如果給我一次與非洲的苦難人民對話的機會,我只能對他們說,接受命運的不公,緊緊抓住生的希望,將奮鬥作為反抗不公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時享受作為生命都可以察覺到的快樂,比如吮吸媽媽的乳汁,比如和同伴的嬉鬧,比如對婚嫁的憧憬。
一視同仁的警衛
一家外資企業有一項規定:當有外籍員工經過各警點時,警衛都要立正敬禮,對中方員工則沒有這個必要。
公司新來一位警衛,他值勤時,不論是外籍員工還是中方員工經過時,他都會「啪」地端端正正地敬個禮。中方員工開始以為他搞錯了,負責警衛事務的中方總務人員還專門給他做了約一個小時的解釋。他默默地點點頭,但第二天仍是如此做,當主管行政的外籍經理特地找這位警衛談話時,他說:「中方員工也是公司的一員,與您一樣,他們也在為公司工作,我必須也要向他們敬禮——這也是我的工作。」他的話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公司,轉述這話的和聽到這話的中方員工臉上的表情都一樣凝重。不久有傳言,公司要辭退這位警衛,然而,一份抗議書也擺到了外籍總經理的辦公桌上,所有的中方幹部都在上面簽了名。這位警衛終於留了下來。
狗的困惑
一戶人家養了一條狗、一隻貓。
狗是勤快的。每天,當主人家中無人時,狗便豎起兩隻耳朵,虎視眈眈地巡視在主人家的周圍,哪怕有一丁點的動靜,狗也要狂吠著疾奔過去,就像一名恪盡職守的警察,兢兢業業地為主人家做著看家護院的工作。
每當主人家有人時,他的精神便稍稍放鬆了,有時還會伏地沉睡。於是,在主人家每一個人的眼裡,這隻狗都是懶惰的,極不稱職的,便也經常不餵飽它,更別提獎賞它好吃的了。
貓是懶惰的。每當家中無人時,便伏地大睡,哪怕三五成群的老鼠在主人家中肆虐。睡好了,就到處散散步,活動活動身子骨。等主人家中有人時,它的精神也養好了,這兒瞅瞅那兒望望,也像一名恪盡職守的警察,時不時地,它還要去給主人舔舔腳、逗逗趣。在主人的眼中,這無疑是一隻極勤快、極盡職守的貓。好吃的自然給了它。
由於貓的不盡職守,主人家的耗子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耗子將主人家惟一值錢的家當咬壞了,主人震怒了。他召集家人說:「你們看看,我們家的貓這樣勤快,耗子都猖狂到了這種地步,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只懶狗,它整天睡覺也不幫貓捉幾隻耗子。我鄭重宣佈,將狗趕出家門,再養一隻貓。大家意見如何?」家人紛紛附和說,這隻狗是夠懶的,每天只知道睡覺,你看貓,每天多勤快,抓耗子吃得多胖,都有些走不動了。是該將狗趕走,再養一隻貓。
於是,狗被一步三回頭地趕出了家門。自始至終,它也不明白趕它走的原因。它只看到,那只肥貓在它身後竊竊地、輕蔑地笑著。仔細留意一下生活,這樣的故事不只一個。
應用與創新
呼喚教育公平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平等。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有教無類」思想,就蘊涵著社會公平的深意。如果教育不能指向社會公平,反而擴大社會差距,那豈不是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我國的教育事業在過去幾年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伴隨著這種跨越式發展,很多深層次的矛盾陸續出現。教育公平問題,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比較突出的問題。
教育不公平首先體現在教育投入不足上。教育不公平也體現在對教育資源的配置上。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資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現象,即便同在農村,城鎮和邊遠貧困地區以及重點與非重點學校之間也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的不足,使解決辦學困難的任務下放到基層,致使學校競相在微觀上「搞活」,「錢權交易」、「錢學交易」、「亂收費」時有發生,加劇了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教育的不公平還體現在一些不盡合理的政策上。錄取分數線和錄取率不公平,給一些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為地加大了城鄉差距。有人說,高校招生中的「定向生」、「保送生」、「專升本」等,也是製造教育不公平的源頭。這話不無道理。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人們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直接影響到將來經濟收入的不平等,進而埋下城鄉、區域、階層矛盾的隱患,與構建和諧社會背道而馳。
在不公平面前
小王和小李是藝術系的同班同學,小李畢業後因父親的關係,進入某報社擔任美術設計工作。 不甚如意的小王,每次看見小李在報上刊出的作品,就痛罵報社只認人情,不長眼睛。但是原本才學遠不及小王的小李,由於報社的工作環境好,經常能接觸最新的材料和作品,加上自己的努力,幾年後樹立起自己獨特的風格,也闖出了不小的名聲。
小王終於不再譏評小李,因為長久地怨天尤人,使他由一時的懷才不遇,變成真正的外強中乾,作品的水準,已經遠遠地落後於小李了。
社會上雖然有許多不公平的事,但惟一的解決辦法是加倍地努力,以求出頭,使自己有能力創造一個未來公平的社會;如果只是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時運不濟,終要成為長期的命運多舛了。
應該一視同仁
有一首歌曲曾廣為傳唱: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在每個學生的心目中,也藏著一桿秤,那就是教師對待學生是否公正。學生是敏感的,學生是單純的,會用他們獨特的視角,觀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從而進行判斷。
在班集體中,學生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成長環境塑造了學生不同的性格。班主任不能根據個人的喜好、學生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成績等情況偏愛或歧視學生。這樣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極其不利,而且會讓學生對班集體產生不滿,甚至厭倦。在生活中,這樣不和諧的音符時常響起:由於班主任的有失公允,導致學生厭學、曠課、逃學……
當班級建立了符合實際情況的班規後,班主任對待所有的學生要一視同仁。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即令不從。實施以理治班,班主任必須通過自身的人格修養感染學生,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學生樹立學習的典範。而班主任的公正、公平直接影響師生關係,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
貢獻,報酬與公平
美國行為科學家亞當斯的公平理論指出:當一個人做出了成績並取得了報酬以後,他不僅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要進行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獲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今後工作的積極性。我們經常看到,學校教職工也都有估價自己報酬與貢獻的傾向。教職工在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後,如果認為自己「貢獻」與「報酬」相符,就有公平感,因而心理平靜,心情舒暢,工作積極性高。反之,如果他發現「貢獻」與「報酬」不符,甚至相差很大時,則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有時會以減少貢獻來求得公平、合理,嚴重的還會影響學校工作的正常進行。
在學校裡,公平與不公平是客觀存在、相互依賴而且可以相互轉化的一對矛盾體。人的自尊心是一個人生命的底線,而且最能夠傷害人自尊心的,就是不公平。公平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可能只是物質上的需求多寡,而對於學校教職工來說,更多的則是人格尊嚴的獲得或喪失。
校長要注重在教職工精神世界裡培育公平,盡最大的主觀努力去爭取最大的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