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人與人之間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友好相處

要讓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得尊重自己

尊重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

尊重需要理解和寬容

尊重也應堅持原則

尊重能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溝通

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尊重能鞏固友誼

尊重會使合作更愉快

和諧的社會需要彼此間的尊重

 名言

施與人,但不要使對方有受施的感覺。幫助人,但給予對方最高的尊重。這是助人的藝術,也是仁愛的情操。———劉墉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知道他自己尊嚴的人,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別人的尊嚴。———席勒

真正偉大的人是不壓制人也不受人壓制的。———紀伯倫

草木是靠著上天的雨露滋長的,但是它們也敢仰望穹蒼。———莎士比亞

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笛卡爾

誰自尊,誰就會得到尊重。———巴爾扎克

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黑格爾

對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每當人們不尊重我們時,我們總被深深激怒。然而在內心深處,沒有一個人十分尊重自己。———馬克·吐溫

忍辱偷生的人,絕不會受人尊重。———高乃依

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人必自敬,然後人敬之;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揚雄

不知自愛反是自害。———鄭善夫

仁者必敬人。———《荀子》

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禮記》

尊嚴是人類靈魂中不可糟蹋的東西。———古斯曼

對一個人的尊重要達到他所希望的程度,那是困難的。———沃夫格納

 經典素材

1元和200元
(尊重勞動成果)

香港大富豪李嘉誠在下車時不慎將一元錢掉入車下,隨即屈身去拾,旁邊一服務生看到了,上前幫他拾起了一元錢。李嘉誠收起一元錢後,給了服務生200元酬金。

這裡面其實包含了錢以外的價值觀念。李嘉誠雖然巨富,但生活儉樸,從不揮霍浪費。他深知億萬資產,都是一元一元掙來的。錢幣在他眼中已抽像為一種勞動,而勞動已成為他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他的所有財富,都是靠每天20小時以上的勞動堆積起來的。200元酬金,實際上是對勞動的尊重和報答,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

富蘭克林借書解怨
(尊重別人贏得朋友)

富蘭克林總統年輕的時候,曾經把所有的積蓄一併都投資在一家非常小的印刷廠裡,但結果大敗。他很想獲得為議會印文件的工作,可是出現了一個不利的情形,議會中有一個既有錢又能幹的議員,但他卻非常討厭富蘭克林,甚至還公開斥罵富蘭克林。這種情形對富蘭克林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富蘭克林決定使對方喜歡上自己。

富蘭克林為此絞盡了腦汁。向他的敵人借幾塊錢?這是沒用的。他所請求的,應該是令對方非常高興的事才行———這個請求要正好觸動對方的虛榮心,使他覺得獲得了尊重,還能很巧妙地表示出富蘭克林對對方的知識和成就的仰慕才行。

於是他向那個議員請求道:「聽說你的圖書室裡藏著一本非常稀奇而特殊的書,我極欲一睹為快,請求你把那本書借給我幾天,好讓我仔細地閱讀一遍,可以嗎?」

果然,那個人馬上叫人把那本書送來了。過了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富蘭克林把那本書還給了他,還附上一封信,強烈地表示他的謝意。

於是,下次當他們在議會裡相遇時,那個議員居然首先跟他打招呼,並且極為有禮。自那以後,他隨時樂意幫富蘭克林的忙,於是他們成了好朋友,一直到他去世時為止。


艾米的聖誕要求
(合理的要求理應得到尊重)

艾米‧哈根因為小時患過腦癱,所以走路一瘸一拐,這讓她在學校裡受盡同學們的嘲笑,從艾米讀三年級時開始,幾乎每天都有人取笑她。孩子們笑她講話結結巴巴,走路一瘸一拐,對此,艾米煩惱極了。她媽媽有一天對她說:「電台有個聖誕願望比賽,寫一個願望給聖誕老人,就可能得獎,你可以試試。」艾米笑了,這個比賽聽起來像是很好玩,她開始盤算聖誕節到底許個什麼願好。後來,艾米眉開眼笑,要了鉛筆和紙,給聖誕老人寫信。下面就是她寫的信:

親愛的聖誕老人:

我叫艾米,今年九歲,我在學校有個麻煩,你能幫我嗎?他們都笑話我走路和說話的樣子。我患了腦癱,我真希望有一天他們不再取笑我,您能實現我的願望嗎?

愛你的艾米

這封信寄到了印第安納州福特‧威利市的VULT電台,台長李‧托賓讀了一遍又一遍。他知道,腦癱只是全身肌肉部分失控,艾米的同學肯定以為她是殘疾人。他認為讓全城的人知道這個特別的女孩和她不同尋常的願望對他們都有好處。於是,他撥通了當地報社的電話。

報社登了艾米的照片和她寫給聖誕老人的信,故事很快傳遍了全國。人們紛紛給這個女孩寫信,帶來串串節日的祝福和鼓勵的話語。艾米從這些陌生人的卡片和信中,看到這個世界充滿互相關愛,她不再孤單。

艾米的願望實現了,在威利小學,沒有一個人再取笑她。那年,福特·威利市市長把12月21日這一天命名為艾米·哈根日。市長說艾米的這個願望,教給人們最深刻的做人道理。「每個人,」他說,「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理解和關愛。我們有責任去實現這個願望……」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尊重人才,更易成功)

曹操在官渡之戰前各方面與袁紹相比,均處於劣勢地位。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他竟顧不得穿衣服,打著赤腳慌忙出來迎接,對許攸十分尊重。許攸被曹操的誠心感動,於是為曹操出謀劃策,幫了他的大忙,使他在與袁紹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然而,曹操也吃過不尊重別人的虧。當他志得意滿、一帆風順時,西川的張松前來獻圖,他卻態度傲慢,給張松留下了「輕賢慢士」的壞印象。張松臨時改變主意,把本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地圖,轉而獻給了劉備。這對曹操來說,不能不說是事業上的一大損失。

老外優先
(應該學會自尊)

常常有一種感覺,就是在咱們國家,自己的公民往往不如外國人那樣受到禮遇和尊重。比如在北京故宮,就專設了「外國遊客入口處」;在某城市的酒吧街,專設了外國人用的廁所;外國人在中國遊玩發生了問題,總是調遣最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最高明的醫生去營救,而國人則未必有這般福氣;國內翻車沉船,洪災震災,很少聽說誰公開地對遇難者哀悼,而外國的火車出軌、大橋坍塌,死了幾十人,我們就又是問候,又是志哀。

你不能不奇怪,咱們中國人好像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似的。可人家老外不這樣,自己的公民最受優待。在美國空港入口,美國人總是優先,外國人靠後。日本也這樣,那裡的空港,日本國民的進港通道有七八十個,給外國人的只有一個。嫌太擠,那好,等日本人全部走完了,轉換過牌子,你再進來。他們就是把本國公民放在第一位,尊重自己人比尊重他人更重。他們懂得,無論是總統還是職員,是軍官還是失業者,他們所享受的福利大都是由本國公民創造的,本國公民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相形之下,我們一些人的衣食住行好像都是外國人白送的,才這樣恭外而倨內。

不跪的人
(人要有自尊)

1995年3月7日下午3點,頭天晚上加班至凌晨2點的珠海市南山工業區瑞進電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十分鐘的公休時間。工人們太累了,一名患病的女工實在支撐不住,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兒。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韓國女老闆金珍仙順手操起一塊線路板向這位女工猛砸過去……緊接著大發雷霆,要各線管理人員直身站立舉起雙手作投降狀。然後命令車間工人統統跪下。工人們陸陸續續跪了下去,有一個小伙子直直地站著,憤怒地望著這個外國女人。

女老闆大吼:「你為什麼不跪?」

小伙子說:「我是不會給你下跪的。」

這個中國工人的名字叫孫天帥。他身上表現出的,是「士可殺不可辱」的英雄氣概,是不畏強暴、敢於捍衛自身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

「有名」尊重「無名」
(尊重與身份無關)

抗日戰爭前夕,我國著名漫畫家豐子愷先生在故鄉時,曾畫過一個人牽著幾隻羊,每隻羊的脖子上都繫著一根繩子。這幅畫一畫好,就掛在自家牆上。不久,幫他家挑水的青年農民看到了這幅畫,對他說:「牽羊的時候,不論多少隻,只要用一根繩子繫著帶頭的那一隻,其餘的自然會跟著走。先生的畫上,每隻羊都繫著一根繩子是沒有必要的。」豐子愷一聽,恍然大悟,連忙拿下那幅「牽羊圖」。他感慨不已地說:「看來光憑想像是畫不好的。既要仔細觀察周圍事物,還要虛心請教周圍人才行。」從那以後,他深深認識到「只要虛心,到處有吾師」的道理。

澳總理致歉
(對普通人更要尊重)

澳大利亞一位74歲的老人貝克爾,將一張狀紙送到昆士蘭一家地方法院,狀告當時任總理的霍克,說霍克在一家商場內就養老金問題與他爭論時罵他是「愚蠢的老傢伙」。地方法院把傳票下到總理府,一時輿論為之嘩然。霍克總理專門就此事舉行記者招待會,對自己說出這句粗野的話向這位老人公開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的確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貝克爾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周總理禮貌待人
(在小事上懂得尊重別人)

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周總理總是保持著他應有的禮貌。每次接見外賓,總是提前到達,站在門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態度誠懇。會見結束,他總是把客人送到大門外,直到汽車開動才離開。他身為國家總理,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給他端茶,他常常站起來用雙手接過去,並微笑著點頭表示謝意;外出視察工作,他總是和服務員、廚師、警衛人員一一握手,親切地道謝;甚至在深夜回家途中,他也再三關照司機禮貌行車,讓外賓車先走。外國有記者讚美說:「大凡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晏子與越石父
(漠視就是對人的不尊重)

春秋時政治家晏嬰用一匹駕車良馬贖了奴僕越石父的身,將他帶回齊國。到齊國後,晏子對越石父招呼沒打,就回家了。

越石父很生氣,要與晏子斷絕交往。晏子派人說:「我與先生並沒有交往,我看你可憐,贖你回來,你還不滿足嗎?為什麼要與我斷絕交情呢?」越石父說:「聽說君子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知己。我地位低下,沒人瞭解我。你把我贖回來,我以為遇到了知音。可你這樣不辭而別,和雇我當僕人又有何區別呢?還不如繼續讓我當僕人去!」

晏子聽到這樣的話,趕快去見越石父,以恭敬的態度對他說:「前兩天只見到先生的容貌,今天才瞭解先生的志向。聽說君子不因小誤會而絕情,請給我一個改過的機會吧!」於是設宴招待越石父,以尊貴的朋友對待他,越石父激動地說:「這樣做,我反而不敢當了。」

蕭伯納的感慨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訪問蘇聯回國,朋友們都去看他。蕭伯納談了自己的觀感後說:「蘇聯有個小姑娘還給了我一個教訓!有一天,我在街上遇見了一個叫安娜的小姑娘,她聰明活潑,逗人喜愛,我便同她玩了很久。臨別時,我對她說:『你回去告訴媽媽,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作家蕭伯納。』」蕭伯納說到這裡,望著朋友們說,「你們猜,小姑娘會怎樣說呢?」朋友們七嘴八舌,有的說她會感謝,有的說她會很激動。

「哈哈,你們都猜得不對。」蕭伯納說,「也許我的態度有些傲慢,不夠尊重,小姑娘竟學著我的口吻說:『你回去告訴你媽媽,說今天同你玩的就是蘇聯小姑娘安娜。』」

 


 意林故事

孤兒心靈的創傷
(尊重比關愛更重要)

我曾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某國一位兒童父母雙亡,幸被一富豪資助,從此衣食無憂並順利地完成了學業。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常有媒體對其追蹤報道,富豪資助的事跡也便時常見諸報端。大學畢業在即,又有記者採訪,問其準備怎樣感謝資助人。誰料,此人出語震驚四座:「不,我不感謝他,貧窮是最可恥的事,他用我的貧窮換取榮譽,我們是等價交換。」

乍一聽,此人言語似有忘恩負義之嫌,然深思之下,我不由得生出幾許同情和敬意來———人並非因為貧窮便喪失自尊。這個孩子的成才固然要感謝那位富豪的關愛和幫助,但是,在媒體報道中長大的孩子,因為貧窮,因為常常被迫把這種羞於啟齒的貧窮暴露給公眾而受到的深深的傷害,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和體會呢?

尊重的力量是偉大的

一位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生一股憐憫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將10元錢塞到賣鉛筆的人手中,然後頭也不回地走開了。走了沒幾步,他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於是連忙返回來,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了取筆,希望不要介意。最後,他鄭重其事地說:「您和我一樣,都是商人。」

一年之後,在一個商賈雲集、熱鬧隆重的社交場合,一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推銷商迎上這位商人,不無感激地自我介紹說:「您可能早已忘記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給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直到您親口對我說,我和您一樣都是商人為止。」

沒想到商人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竟使一個不無自卑的人頓然樹立起了自尊,使一個處境窘困的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正是有了這種自尊與自信,才能使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優勢,終於通過努力獲得了成功。不難想像,倘若當初沒有那麼一句尊重鼓勵的話,縱然給他幾千元也無濟於事,也不會出現從自認乞丐到自信自強的巨變。這就是尊重,這就是尊重的力量。

尊重對手就是尊重自己

在現代商場中、職場中,「尊重」成了稀有態度,人與人之間、同事之間、對手之間,到處充滿著敵意和誹謗。

一位營銷公司總監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情:公司招聘了一名新的營銷代表,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孩,不久,她的努力和聰穎得到了上司的賞識,業績也不錯,但同時,對她的流言蜚語也漸漸在公司內部瀰漫,說是因為她得到了總監的偏袒才取得如此業績,總監本人也被下屬投訴。

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嫉妒心理造成的,而我認為嫉妒的另一種解釋就是缺乏尊重的惡性表現。對方強過自己,高過自己,不但沒有由此產生尊敬,卻用其他手段擊垮對方而後快。很多人不知道尊重對方的職業水平和道德素養,而只從利益得失角度衡量彼此的關係,由此產生嫉妒。
尊重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規範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了這個前提,技術的先進和強大只能帶來打擊者、效仿者,而得不到尊重。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開始注重公眾形象的建立和維護,其目的就是贏得公眾、社會的尊重,最終贏得市場。

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小外甥白白胖胖,頑皮得很。即使身體被磕碰,也不會哭鼻子。可是,上週日,我在家打掃衛生時,卻惹得他掉了不少眼淚。原來,我在擦書桌時,不小心把他製作的泥板凳和泥娃娃摔得粉碎。他看到以後,一邊哭,一邊收拾著地上那些缺胳膊斷腿的「作品」,對我說:「這是人家兩天才做成的……」我也很後悔自己不小心。

說實話,外甥製作的那小泥板凳歪七扭八的,那泥娃娃也是糟糕得分不出眼睛眉毛。儘管如此,小外甥依然喜歡。每次有人串門,他總愛炫耀地拿出來讓別人欣賞。我想,他之所以如此珍惜這些作品,完全是因為它們是自己親手做的,凝結了自己的勞動。原來,孩子已經開始懂得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了。我又想,如果大人以此為契機,啟發孩子去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是一堂生動的德育課嗎?於是,我誠懇地向孩子道了歉,並答應幫助他重塑「作品」,同時也指著被他弄得髒乎乎的地板,批評了他。小外甥認真地點點頭,竟高興地幫我拖起地板來。

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這是發生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真實故事。

一天,一位40多歲的中年女人領著一個小男孩走進美國著名企業「巨象集團」總部大廈樓下的花園,在一張長椅上坐下來。她不停地在跟男孩說著什麼,似乎很生氣的樣子。不遠處有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在修剪灌木。

忽然,中年女人從隨身挎包裡揪出一團白花花的衛生紙,一甩手將它拋到老人剛剪過的灌木上。老人詫異地轉過頭朝中年女人看了一眼。中年女人也滿不在乎地看著他。老人什麼話也沒有說,走過去拿起那團紙扔進一旁裝垃圾的筐子裡。 過了一會兒,中年女人又揪出一團衛生紙扔了過來。老人再次走過去把那團紙拾起來扔到筐子裡,然後回原處繼續工作。可是,老人剛拿起剪刀,第三團衛生紙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就這樣,老人一連撿了那中年女人扔的六七團紙,但他始終沒有因此露出不滿和厭煩的神色。 「你看見了吧!」中年女人指了指修剪灌木的老人對男孩說:「我希望你明白,你如果現在不好好上學,將來就跟他一樣沒出息,只能做這些卑微低賤的工作!」

老人放下剪刀走過來,對中年女人說:「夫人,這裡是集團的私家花園,按規定只有集團員工才能進來。」 「那當然,我是『巨象集團』所屬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就在這座大廈裡工作!」中年女人高傲地說著,同時掏出一張證件朝老人晃了晃。 「我能借你的手機用一下嗎?」老人沉吟了一下說。 中年女人極不情願地把手機遞給老人,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開導兒子:「你看這些窮人,這麼大年紀了連手機也買不起。你今後一定要努力啊!」

老人打完電話後把手機還給了婦人。很快一名男子匆匆走過來,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對來人說:「我現在提議免去這位女士在『巨象集團』的職務!」「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辦!」那人連聲應道。 老人吩咐完後徑直朝小男孩走去,他用手撫了撫男孩的頭,意味深長地說:「我希望你明白,在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說完,老人撇下三人緩緩而去。

中年女人被眼前驟然發生的事情驚呆了。她認識那個男子,他是巨象集團主管任免各級員工的一個高級職員。「你……你怎麼會對這個老園工那麼尊敬呢?」她大惑不解地問。
「你說什麼?老園工?他是集團總裁詹姆斯先生!」中年女人一下子癱坐在長椅上。

尊重的技巧

一個坐輪椅的殘疾青年想衝過一道台階,幾經努力,都沒有成功。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俏麗的姑娘從後面走來,殘疾青年的一切她都看在眼裡。她從口袋裡悄悄掏出一枚硬幣,順手一扔,硬幣剛好滾在那青年人的輪椅下,她非常自然地走到青年人旁邊說:「對不起,我的錢掉到你的輪椅下了。」說著,就把輪椅一推,那青年便穩當地上了那台階,姑娘說了聲:「謝謝!」就撿起錢走了。這一切看起來那麼自然地結束了,那姑娘給予青年的不是居高臨下式的施捨與同情,而是一種尊嚴和幫助。施愛者與受愛者在人格上應該是完全平等的。

尊重每一個生命

我每次到菜市場的時候差不多都會碰到他。碰到他的時候,差不多都會看到他在被別人呵斥甚至追逐著。說實話,看到他要向我走來的時候,我也設法躲著。那張髒兮兮的臉,那雙黑黑的手,還有那兩隻呆癡的眼睛,誰看著都會心裡發寒。我不知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為何落到這般地步;我更納悶,是誰忍心讓自己的骨肉整天被別人像牲口一樣呵斥甚至追打?

雖然一直對他保持著警惕,但也有防不勝防的時候。那次我正彎腰將幾個飽滿、新鮮的獼猴桃放在電子秤上的時候,感覺到背部被人戳了一下,我當是別人不小心碰著了,並沒在意,但我聽到了攤主的一聲斷喝:「走開!到一邊去!」我這才回過頭來,我看到了那張熟悉的髒兮兮的臉,還有一隻伸向我的烏黑的手。

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拿過了一隻獼猴桃放在他的掌心。他望了望我,眼裡閃現一絲亮光,隨即咧著嘴,笑了,露出黃黃的牙齒。他緊緊地握著那只獼猴桃,像握著一顆鑽石。「給媽媽吃,給媽媽吃。」他邊說邊一蹦一跳地跑開了,因為興奮,他的姿勢顯然有些失重。「他還要留給他媽媽吃呢!」看著他的背影,我說了一句。我的話剛出口,攤主就接上了:「他哪有媽呀!他的媽媽去年被車撞死了,之後,他就傻了。」

我怔了半晌,忽然想起來去追那個孩子,我想多給他幾個獼猴桃,但我從大街這頭看到那頭,也沒看到他的影子。他到哪兒去了呢?他去找他的媽媽了嗎?

從那一天起,再碰到他的時候,我不再躲他了。一個心中始終有媽媽的人,我有什麼資格討厭他,有什麼理由警惕他呢?

洗禮

這是一堂人體解剖課,一群剛入學的大學生在教授的引領下,來到一具新鮮的標本前。標本是一位剛去世的老人。他臨終前自願把遺體捐給醫學院,雖然他的子女中有人持反對意見,但老人的態度很堅決。最後他們只好順從了老人的意願。

玻璃蓋被輕輕打開,手術刀拿在手裡,老教授忽然停住了,他對學生們說:「讓我們一起向這位陌生的逝者默哀3分鐘吧!」學生們愣了一下,隨後不約而同地摘下頭上的帽子和圍巾。
3分鐘後,老教授說:「雖然這具標本是本人自願捐獻的,但我們畢竟損傷了他的軀體,所以我們要向他表示歉意。」

學生們靜靜地聽著,這一堂解剖課讓他們得到了兩次人生的洗禮:一次是那具純潔的標本讓他們產生了敬意,一次是老教授因為尊重一具遺體而讓他們產生的尊重。

 

 

 

 應用與創新

尊重名人而不迷信名人

大千世界,在庶民百姓之中湧現了無數的名人,他們燦若星辰,美如碧玉。名人是高尚偉大的,但他們也是從人民之中崛起的。他們無非是在我們之前找到了前進的「鑰匙」。他們不是神,他們同樣也是人,他們只不過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兄弟姐妹。對他們,我們應該尊重、敬仰,但無須迷信。

中國有位青年學者,他在刻苦鑽研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同時,勇敢地以科學否定了相對論中的某些謬誤。如果他迷信了愛因斯坦,這個否定的觀點又要何年何月才能被揭示?再向上追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非常尊重亞里士多德,但他同時又有著清醒的頭腦,發現了「自由落體運動」定理,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統治了人們思想2000多年的錯誤理論。沒有這種否定精神,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還得統治人們幾個2000年?

百川歸海,殊途同歸。我們尊重名人,但我們絕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