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藝術是對美的追求

有修養的人必然懂得欣賞藝術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

藝術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

藝術應當在繼承中發展

應當保護藝術的多樣性

藝術家的成就取決於他的創造力

要尊重和保護古典藝術

藝術教育要引起重視

在生活和工作中要講究藝術

藝術需要像象力

藝術推動人類進步


 名言

   沒有早期音樂教育,幹什麼我都會一事無成——愛因斯坦

除了藝術之外,沒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與世界聯繫,也沒有一種方法比藝術更好。
——歌德

藝術乃德行的寶庫。——巴爾扎克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貝多芬

每當一位藝術家逝去,人類的一些幻想也隨之而逝。——羅斯福

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尼采

藝術的內涵,是多麼的美啊!——凡·高

藝術是發揚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沒有藝術。——羅曼·羅蘭

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情感、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
——羅曼·羅蘭

美到處都有。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羅丹

藝術並不超越大自然,不過會使大自然更美化。——塞萬提斯

美是藝術的目的和推動力。——岡察洛夫

藝術應當擔負起哺育思想的責任。——白朗寧

為藝術而藝術,不會比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義。——毛姆

我喜歡音樂勝過其他一切藝術。——托爾斯泰

音樂是精神,是靈魂,它直接為自身發出聲音,引起自身注意,從中感到滿足。音樂是靈魂的語言,靈魂借聲音抒發自身深邃的喜悅與悲哀,在抒發中取得慰藉,超越於自然感情之上,音樂把內心深處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動化為自我傾聽的自由自在的,使心靈免於壓抑和痛苦
——黑格爾

藝術是高尚情操的宣洩。——佚名

藝術使自然更完美。——佚名

  
 經典素材

李嵐清談音樂與人生
(藝術是生活的必需品)

李嵐清,前國務院副總理,現已退休20個月。離開領導崗位後的他,於2004年9月出版了《李嵐清音樂筆談》。並在多個場合作了「音樂與人生」的專題講座。

李嵐清對歐洲經典音樂家如數家珍。如談到根據捷克著名音樂家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填詞而成的英文歌《念故鄉》時,李嵐清說,這首歌曲的神奇之處在於,不用唱歌詞,只要哼唱曲調,就能引發人的思鄉之情,它會讓人想起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後,他隨著樂曲哼唱《念故鄉》的曲調,純正而富有魅力的音色將我們帶入一種淡淡的鄉愁裡。

李嵐清認為沒有音樂的人生是不可想像的。不懂得欣賞音樂的人是不健全的人。他談到,18世紀末,西方解剖學家就研究過人類大腦的分工。20世紀60年代,美國醫生治療癲癇病時,切斷了連接大腦兩個半球的胼胝體,由此發現人類左右腦的功能不一樣。左半球大腦擔任語言、閱讀、邏輯推理、數學、分析等功能,稱為「語言腦」。右半球大腦則側重事物、形象、音樂、藝術和直覺等活動,稱為「音樂腦」。而我們的教育,偏重於左腦的開發,所以,我們還應該提倡右半球大腦的開發、全腦的開發。

為社會而生的聶耳
(藝術推動人類進步)

聶耳,是每個中國人都熟悉的名字,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樂曲就譜自於這位天才音樂家之手。郭沫若曾讚譽他是「中國革命之號角」。聶耳23歲短暫生命中留下的樂章,奏響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最強音,激勵著一代代國人「前進!前進!前進!進!」1932年,聶耳寫信給他的母親說:「我是為社會而生的,我不願有任何障礙妨礙我對社會的改造,我要對人類社會做出偉大的改造。」

日本侵華和國內抗日群眾運動的風雨,在他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樂與革命從此結合到一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的十天後,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聲可聞、難民在街上到處流離奔走哭喊的環境中,聶耳在日記中首次提出「怎樣去做革命的音樂」。聶耳是一個天才的音樂家,又是一個革命者,而且恰恰因為後者,才能出現前者的輝煌。

舒伯特的故事
(藝術創造需要靈感)

舒伯特於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他從小就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十一歲進入皇家學院攻讀音樂,並擔任合唱團裡的高音部隊員,一直到他十六歲因變聲而不能再演唱童聲高音才離開。之後他前去薩裡耶利(Antonio Salieri)的門下學習正規的作曲課程,不過這樣的日子也只有三年,同時他在他父親的學校裡擔任助理老師。這期間他創作了不少的傑作,包括:F大調彌撒曲、魔王、野玫瑰……雖然他已經譜寫了相當多的歌曲,又完成了六首交響曲(他十六歲時便寫下了第一首交響曲),但是並沒有任何經濟支持。通過他的朋友的幫忙,他在1818年與1824年受聘於匈牙利的Esterhazy公爵,擔任他女兒們的家庭教師。

舒伯特是一個比較隨興的人,對於社會地位、貴族生活一點都不感興趣,只要一拿到薪水就呼朋引伴到咖啡廳去取樂,等錢用光,他那些難兄難弟再來接濟他。在這種波希米亞式的生活中,他有時甚至會因一時靈感湧出,而將樂曲寫在賬單的背面。很多著名的曲子都是在賬單上問世的。

1828年,他去世於維也納,享年才三十一歲,但是在他短暫的人生中,他作品的總數高達一千兩百多首,其中約有六百五十首是歌曲,因此他被譽為「歌曲之王」。

李可染的畫板
(藝術需要孜孜不倦的追求)

1929年,對於22歲的李可染來說,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年份。那年,他超越了七年學歷,報考西湖國立藝術院首屆油畫研究生。由於他現場所作的巨幅人體油畫,畫風雄厚大膽,被慧眼識才的林風眠校長破格錄取。其實,那次是他第一次拿油筆,還是同時前來報考的山東青年張眺臨陣教給他的。可是,到了課堂上,他有點傻眼。他拿起從未曾拿過的炭條準備畫素描,卻不知從何下手。他自愧畫拙,總是扣放畫板,待教授來課堂指導時才翻正過來。畫板一角寫著一個「王」字,原來那是「亡」字的密碼暗示,暗示自己,畫不好素描毋寧死。成名後的李可染也一直堅持畫速寫、素描,以不斷深入對造化規律的理解和把握,他畫中的形象都是將生活的「礦石」千錘百煉後獲得的。

顧愷之論畫人的關鍵
(藝術能表現人的靈魂)

顧愷之在他的《論畫》中提出「以形寫神」的著名論點,對畫人物來說,眼睛的傳神作用尤為關鍵。《晉史‧列傳》卷六十二就曾記載顧愷之有關傳神的一段著名語錄︰「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阿堵之中。」「以形寫神」是指在描繪對像逼真的前提下,表現對像精神面貌,氣質和風姿,所以他很重視形的準確。他在《論畫》中還談到「若長短、歲軟、深淺、廣狹與點睛之節上下、大小、濃薄有一毫小失」,便會導致「神氣與之俱變矣。」為了對象形體準確,達到傳神的目的,他還總結了一個方法,即注意與畫外人物感情交流的表現。他認為不能「手揖眼視,面前無所對」。假使「空其所對」,則「傳神之趣失矣。空其所對則大失,對而不正則小失。」

成都畫家的成功
(藝術要有自己的淵源)

著名油畫家何多苓說:「成都當代油畫家的作品無論是在質量和數量上,均在全國名列前茅。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成都的當代油畫家便開始一代代地成長。成都油畫家有著共同的脈搏——關注四川的人文,雖然作品中看似與四川無關,但在精神上與四川的文化精髓一脈相通。在本土深厚文化底蘊的培育中,成都油畫家的作品無不烙上明顯的個性色彩,細膩、微妙。」
著名藝術批評家栗憲庭也說:「說到中國的當代藝術不能不提到成都。成都的油畫家們熱衷於繪畫性,重視情感與生活的關係。將『感覺、情緒、生命、生活』這些元素融入到當代油畫的方法,就是從成都發源的。成都油畫家群體之所以能『鶴立雞群』,說到底,是它有源源不斷的當代油畫家後備力量,沒有出現斷層現象,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

外國兒童教育專家談兒童音樂教育
(藝術教育要從兒童抓起)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個時期能像最初的五、六年那樣充滿著希望。……他們生活在『現在』和『這裡』,幾乎沒有『過去』和『將來』的概念。」這正是進行音樂教育的黃金時期,因為音樂對人的影響正是「當下的」、「此時的」。「幼兒並不是以規範的方式去運用音樂的,他們不能等到『上音樂課的時間』才去唱、去跳、去創作、去聽音樂,他們經常自發地用音樂自娛,並對音樂有強烈的興趣。幼兒音樂教師如果經過傾聽和觀察會發現一天當中,任何時候都可以作為進行教育的時刻。」

「通過音樂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自我價值的感受和自我表達能力,同時,音樂可以提供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孩子的音樂體驗可以從探索、模仿、實驗開始,這會培養他們的辨別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並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改編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

「音樂趣味的培養應注意:一是盡可能為兒童提供各種欣賞和學習的機會;二是注意音樂作品和音響的音質,優化音樂環境;三是教師和家長應是熱愛藝術、喜愛古典音樂的榜樣。四是不斷重複經典的音樂,加強影響,並形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旅客熱衷於藝術景觀
(藝術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

人類文化景觀與上帝造物不同,藝術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每年,上百萬的遊客到佛羅倫薩、意大利參觀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到巴黎羅浮宮和聖彼得堡的Hermitage。在城市景區中,巴黎的咖啡館,威尼斯的運河也非常受遊客歡迎。芝加哥、上海和巴塞羅那都以出色的建築聞名。米蘭的La Scala歌劇院和維也納愛樂樂團都以西方音樂文化聞名。這都是遊客們最嚮往的地方,因為其中充滿了人類靈魂的不朽創造,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

德國古典音樂的市場化
(消費時代的古典藝術如何發展)

德國著名雜誌《明星》在全國青少年中進行了一次「心目中的音樂」的問卷調查。結果大出人們所料,只有16%的青少年對流行歌星有好感,相反,超過80%的人認同古典音樂。對此,德國文化界人士普遍認為,這與德國聯邦政府近年來推行的「古典音樂走向市場」的政策密不可分,是市場和市場裡的觀眾拯救了德國古典音樂。

以前很多人認為,古典音樂是傳統文化,只能由政府來養,走向市場就會遭到流行文化的衝擊而失去觀眾。也有人擔心,古典音樂走向市場會失其高雅,從而失去存在價值。德國的實踐證明:古典音樂按市場需求運作,不但不會消失,反而會得到振興。古典音樂,只有靠市場才能滿足觀眾需求,才能爭取更多的觀眾。離開市場,就離開了觀眾,依靠政府來養,再高雅的音樂也是死路一條。

德國古典樂團有一個共識——培養青少年樂迷。為此,它們從象牙之塔走出,深入到學校和學生之中,在參與互動中擴大影響、培養觀眾。如柏林愛樂樂團就制定了名為「未來」的教育計劃,以實踐「音樂不是一種奢侈的享受,而是人生的基本需求」的宗旨。上個演出季,樂團與26所中小學,包括特殊教育學校的上千名學生合作,排練音樂舞蹈作品。世界指揮大師拉特爾還親自指揮中學管絃樂隊排練作品,邀請他們參觀愛樂樂團的綵排等。據悉,總共有6500名從未聽過古典音樂會的人參與這個計劃,從而認識了古典音樂和柏林愛樂樂團。新一代的古典音樂觀眾群正在逐步壯大。

 

 


 意林故事

馬克紙幣與藝術

德國人羅梅爾在一座遺棄的紡織廠車間裡,堆放了被粉碎成紙屑並壓製成城磚大小的馬克紙幣,如同一座小山。話要從2001年歐元正式啟用說起。德國央行把回收的馬克紙幣用碎紙機粉碎並壓製成紙磚作為燃料使用。羅梅爾擁有工程碩士學位,喜歡搞創新,尤其對色彩和圖案感興趣。他曾經到匈牙利旅遊,看到一位露天藝術家創作的五彩幾何圖形,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他萌發了一個奇特的想法:用粉碎的馬克紙幣作為原材料,利用其原有的色彩粘貼成畫或製作成抽像派雕塑。

羅梅爾差不多每天都到車間,用一把指甲刀、一把鑷子和一瓶膠水,把底色相似、圖案各異的不到半厘米寬、幾個厘米長的鈔票紙屑仔細地拼貼起來,成為一幅既有色澤差異又渾然一體的漂亮圖案。羅梅爾稱,一幅一平方米的成品差不多需要8萬條鈔票紙屑。他一天最多可以粘貼8千條。羅梅爾說:「這些紙幣經過了無數只手,有過希望與夢想,也有過痛苦和悲傷。我不想讓它們悄悄地化為灰燼。」至於作品的價值,羅梅爾說,他還沒有想過。不過,已經開始有人對此感興趣:一家銀行正在與羅梅爾商談收購他的作品。

畫蝦與畫馬

大畫家齊白石畫的蝦下筆有神,栩栩如生。可他在開始學習畫蝦的時候,只會臨摹,畫的蝦沒有生氣,都是很呆板的。後來經過自己養蝦、觀察、寫生,幾十年如一日,終於把蝦畫得活靈活現。

徐悲鴻畫馬,同樣是對馬經過了漫長而仔細的觀察,同時考察研究前人所畫的馬的同異,最終成為一代宗師。

藝術和人類的任何事業一樣,都需要付出堅忍不拔、鍥而不捨的努力。沒有不付出就收穫的藝術天才。雖然說西方古典音樂家中不乏天才的例子。但我們讀一讀《莫扎特傳》、《貝多芬傳》就會發現,當其他的孩子還懵懵懂懂只知道玩耍的時候,他們已經全身心撲在練琴上面了。

藝術的想像力也要有根據

有一個技法十分差勁的畫家,還特別願意炫耀自己的作品,但就是沒有人奉承他。一天,他想了一個主意,指著一塊白布對一人說:「這是一頭牛在吃草。」「草在哪兒呢?」那人問。「給牛吃光了。」「那牛在哪兒呢?」「你不會想像呀,」畫家說,「草吃光了,牛怎麼還會呆在這裡!」

這是一個很荒謬的故事。藝術的想像力也要有它的基點,不是無中生有的。

知音的故事

伯牙——是春秋時代的琴師。伯牙彈琴時,鍾子期常常在一旁欣賞。伯牙彈琴,神馳泰山,弦音便昂揚激勵,磅礡崢嶸。鍾子期感歎道:「好極了,琴聲就像巍峨聳立的高山!」伯牙彈琴,心潮澎湃,琴聲如波濤洶湧,一瀉千里。鍾子期手舞足蹈地喝彩道:「絕妙啊!我好像看見了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

後來,鍾子期去世了。伯牙聽說後,就把弦割斷,琴摔碎,發誓再也不彈琴了,因為他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聽懂他的琴了。

人常道:「知音難覓。」能在一起欣賞音樂並且欣賞的時候心有靈犀的人,一定是性情相投、惺惺相惜的人。因為,音樂是最內在的情感流露,最能打動人的心靈世界。

貝多芬的心靈

貝多芬外表醜陋,個頭矮小,頭很大,脖子粗,鼻子扁,臉上還有麻子。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為人類創造出那麼多輝煌美麗的音樂。單單《英雄》、《田園》、《合唱》、《命運》這幾首交響曲就可以不朽於千秋萬世。可見,一個藝術家的心靈,與他的外表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或者說,從小所受的藝術陶冶塑造了他美麗偉大的心靈。「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貝多芬自己這樣說。可見,音樂對於人生,意義多麼深厚!

凡·高的悖論世界

凡·高33歲那年來到巴黎,在巴黎的兩年間,他深受印象派的影響,繪畫技巧有了質的飛躍。與此同時,他那由於家族遺傳因素潛藏在身的精神疾患也已初露端倪。1888年凡·高前往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在這個陽光明媚、風景如畫的地方,他靈感勃發,創作了一系列傳世傑作,如組畫《向日葵》、《夜間咖啡屋》、《在阿爾的房間》等。凡·高萌生了創建新色彩畫派的想法,便把高更請到阿爾。但他倆觀點不同,無法合作。凡‧高的夢想破滅了,導致精神病發作,手持剃鬚刀去追高更。待他清醒後悔恨交加。為懲罰自己,他割掉左耳下的一塊肉。從這時候起,他的精神病經常發作。鎮上居民對他都很害怕,聯名上書要求把他送進精神病院。為了鄰人們的安寧,天性善良的凡·高自願進入精神病院。

令人驚訝的是,凡·高在精神病院裡竟登上了創作的巔峰。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有舉世聞名的《鳶尾花》、《阿爾病院的花園》、《星空》和《沒有鬍子的畫家肖像》等。其中有些畫在一百多年後的拍賣會上價值竟高達數千萬美元。這時的凡‧高已將印象派加以變革,並發展了在他死後才引起世人矚目的藝術風格。20世紀世界繪畫的一些流派,如野獸派、表現派,都曾受到他的深刻影響。

藝術家的思維可能確實存在一些有別於常人思維的地方。

 

 

 

 

 

 應用與創新

流行的藝術不一定沒有價值

一般人們說到藝術,往往只涉及到古典藝術: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塑,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西方17—19世紀的音樂。誠然,這些都是人類的無價之寶,具有彪炳千古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這種價值是經過歷史的沉澱而確定下來的。於是,對於當前的各種形式的藝術品種,學者們就認為大部分都是垃圾,經不起時間考驗。

但是,是否流行的藝術真的就不具有價值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多方考慮。應該承認,現在很多所謂的藝術,像流行音樂,都是些沒有什麼實際內容的靡靡之音,只因為青春期少年缺乏鑒別能力,所以能夠在一定時間內流行街巷。但是,真正在當代流行的東西,並不都是沒有內容,也不一定沒有深度。而很可能包含了較多的個人思考、人文關懷。比方說,羅大佑的歌曲,流行了二十多年了,魅力不減當年,因為他作的曲子的確聲韻優美動人,歌詞也具有很強的超越小我情緒的大關懷、大寂寞、大思慮;又比如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老幼婦孺都愛讀,因為它確實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悲歡離合,家國恩仇,歷史風雲,他用精練的語言、傳統小說的形式表現出來,對人的心靈產生了真實的振蕩。還有現在正風靡大陸、台灣、香港的周傑倫,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同齡人的淺薄乏味,不僅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和獨特,思想上也有自己努力深入的痕跡,總體來說充滿向上的情趣,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一定的鼓舞作用,有益而無害。

好的藝術不一定要產生於激情

人們說起藝術家,就會想到「激情」一詞,似乎所有天才的藝術作品都是在激情的作用下產生的。的確,可以證明此觀點的例證太多了,不勝枚舉。比如梵高,比如貝多芬,都是極端富於激情的人。前者的激情甚至到了瘋癲的程度。

中國古人也不乏此類。我們的詩仙李白,激情一來,鬥酒千杯,好詩萬言。我們的「草聖」張旭,提筆之前總要喝得酩酊大醉,然後一揮而就,頓成精品。

但是,激情並不是成就優秀藝術家的必要條件。好的藝術包括充滿激情的藝術,也包括寧靜安詳的藝術。那種凝神靜慮的作品,對我們的人生,是很好的安撫劑。當激情過後,我們需要精神的寧靜,就像暴風驟雨過後,我們嚮往著天氣晴和。

談起王維,我們就想到蘇軾所評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30歲以後的生活,就像一個正宗的佛教徒,濾除一切慾望,修習禪學,打坐誦經。而筆下的作品,總是清麗寧靜寂寥,引人入勝。王維的詩歌在歷史上一直得到無比高的評價,在今天看來,他也是盛唐詩壇中與李白、杜甫並立高聳的詩人。

因此說,藝術不一定來自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