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在反思中吸取教訓
會反思是一種智慧
反思是糾正錯誤的第一步
能夠反思是有理性的表現
反思有助於總結經驗教訓
不斷反思,才能不斷完善
在反思中尋求進步
反思不能怕痛苦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需要反思
名言
我們走過了很多彎路,企業的創業者和經營者對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選
要讓我寫自己的歷史,我就寫我的錯誤。———周恩來
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一個人就不能進步。———毛澤東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種勝利。———雨果
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爾扎克
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別人更加知恥。———德謨克利特
自重、自覺、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徑。———瓦茨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特萊斯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西塞羅
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海涅
經典素材
TCL的反思大會
(需要不斷地反思自己)
2001年8月27日,「速度經濟與變革創新———TCL集團20年成長反思研討會」舉行。在大會上,TCL集團總裁李東生坦陳TCL在成長過程中的兩大戰略失誤。利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環境和建立市場經濟體系的機遇,TCL集團20年來實現了高速增長,規模迅速擴大,有很多經驗要總結,但也有一些失誤需要反思。其中有兩個戰略性的失誤值得我們認真反思:一是沒有抓住國內通信產業發展的機遇;二是實行多元化準備不足。
90年代國內發展最快的企業就是通信類企業,而TCL進入通信行業很早,在1989年就成為中國的電話機大王,有發展通信產業很好的基礎,特別是1993年TCL通訊股份公司股票上市後,在資金方面也有優勢,但沒有把握住這一機遇。
另一個失誤是多元化的問題。TCL在實行多元化戰略時準備不夠充分、資源分散,戰線拉得過長,真正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不多。「現在你們看到的一些TCL產品,是我們已經形成競爭優勢的產品。還有很多我們進入的行業、多元化的產品,你們沒有看到,它們沒有達到目標,有的項目還失敗破產了。」
一個企業要在市場上求得生存,就必須像TCL一樣不斷反思自己的發展歷程。
別再為自己開脫
(不反思自己只會繼續失敗)
2004年,國奧隊1比2輸掉了去雅典的最後一線希望後,指責和批評如期而至,從個別球員到主教練再到足協,還有中國的足球體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評。大家都知道,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確保事物不斷前進的一大法寶。但問題是現在我們只看到了批評,而自我批評卻少得可憐。
賽後安琦就曾提醒媒體:「我也有過三次不錯的撲救呀。」有人抱怨:「我們已經封閉集訓5個月了,如果等5月12日打完馬來西亞隊,那就是整整半年時間。說實話,後面的比賽我真的不想再打了。」當隊員們說起要為榮譽而戰時,有人這樣反問:「我們現在還有什麼榮譽可言?」顯然,他們不是勇於承認錯誤,而是為自己開脫。即使輸掉了去雅典的機會,國奧隊員們至今仍未意識到應該為失敗擔負什麼樣的責任。
當時,迴避問題的還有中國足協,在賽後的總結會上,他們對國奧隊並沒有提出實質性批評,惟一要求就是一定要努力打好後兩場比賽,為榮譽而戰。不深刻自我批評,只是喊口號,這樣的口號太空洞,也沒有任何新意。批評和自我批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是批評漫天飛,當事人卻不自己反思,再多的批評也沒用。而今,我們看到的中國足球依然是這個樣子。不反思自己,永遠也不會進步。
王家雄之死
(對「飛越」熱的反思)
2002年,王家雄,一個31歲的男人,一個壯實而充滿活力的男人,一個「騎自行車很厲害」的男人,從西安來到天津,卻猝死於他想要飛越的長城面前。生命驟逝,留下的又豈止是遺憾,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思考。
之前的歷次「飛越」行動,使「飛越」這一極限活動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而這一次,一條生命的猝然失去,才使人們發熱的頭腦有一些清醒。
媒體紛紛發言,王家雄之死,首先帶來的是一場眾口一詞的對「極限運動」的反思。向極限挑戰,本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衝動。但反觀近年種種「飛越」運動,不難發現其中閃動著商家的影子,而「挑戰者」的種種愛國主義訴求,又往往引來地方政府和媒體的鼓噪,推波助瀾之下,「飛越」遂成氾濫之勢。在這裡,極限運動已不再是本來意義上的生命力的張揚,而成了商業鏈條上的一個環節;不再是對人類勇氣的讚美,而是對人的生命的草率行事。在這裡,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偶然的。
某業內人士說,「飛越」運動對器具要求非常嚴格,選用的自行車價值少則數千,多則上萬,但王家雄「飛越」中所使用的設備寒磣,最多值幾百元,基本上起不到保護作用。
人類就是如此,只有在血的代價前才開始有所反思。
德國是日本的鏡子
(對歷史的反思)
德國把反思歷史作為頭等大事。德國前總理維利·勃蘭特1970年12月7日到華沙時,雙膝跪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表示歉疚和懺悔。勃蘭特當眾下跪致歉,表明他承認德國對猶太人犯下的罪行。這是深深痛悔的舉動。
2005年4月10日,在德國東部城市魏瑪附近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德國總理施羅德為集中營遇難者紀念碑獻花。當日,德國舉行活動紀念布痕瓦爾德集中營被盟軍解放60週年,德國總理施羅德出席紀念儀式並講話。建成於1937年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是納粹關押猶太人、同性戀者和政治犯的地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此處囚禁了大約25萬人,其中5.6萬人被納粹分子以各種方式殺害。除此之外,德國人自己拍的反思作品《希特勒的最後十二夜》在全球引起轟動。但是,同是二戰的元兇———日本當局卻通過右翼編纂的新歷史教科書,隱瞞歷史,漂白史實,將日本軍國主義從「加害者」變成「受害者」,引發了中韓及亞洲各國的抗議怒潮。
承認祖輩的戰爭罪責,不但沒有使德國人蒙羞,反而使今天的德國人在歐洲及全球舞台上贏得尊重,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位被俘美國將軍的話
(戰爭後的反思)
美國一直想征服中國,可我一直覺得,這好像是美國一個根本沒有希望的工作,沒有希望的任務,沒有希望的目的。———迪安少將
迪安是朝鮮人民軍的俘虜。1950年7月底在大田戰鬥中被俘後,被單獨關在平壤附近的戰俘營。迪安是最早對美國發動朝鮮戰爭進行反思的美國將領之一。
迪安認為,美國人民並不需要這個朝鮮,美國人民也是愛好和平的人民。美國繼續實行擴張侵略,是不能繼續獲取勝利的。美國人在朝鮮戰爭中支出了很大的費用,犧牲了很多生命,即使用細菌武器和狂轟濫炸也不能摧毀朝鮮人民的士氣,而只有增強他們的仇恨。這場針對朝鮮和中國的戰爭,是杜魯門和艾奇遜的遠東政策的一大錯誤。
像許多美國戰俘一樣,在中朝軍隊戰俘營裡,迪安是很幸運的。中朝軍隊出於革命的人道主義和國際主義,於1953年8月5日將迪安將軍交給美方。在迪安被遣返的前一天晚上,遣返委員會中方代表李平一、王健、崔學崇等在開城一所醫學研究所裡設便宴為他餞行。席間,迪安感慨萬千,大口豪飲,結果喝醉了,把我方發給他的一身新的制服吐得一塌糊塗。我軍叫人又連夜為他趕製了一身新的制服。迪安感動不已,臨行前,緊握著我軍代表的手久久不放,並動情地說:「和平———我們中美兩國不要再打仗了!」
巴金晚年的痛與夢
(反思自己是一種痛苦)
1978年12月,歷經「文革」苦難的巴金老人開始執筆晚年最為重要的作品———《隨想錄》。1979年春天,巴金重返巴黎。剛剛經歷過「文革」浩劫的巴金,思想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舊地重遊帶給他的不只是興奮、親切,更是對歷史的反思。在《隨想錄》中,巴金一再提到他在「文革」初期被迫不停地寫交代的經歷。
巴金這樣說過:「我怎麼忘記了當年的承諾?我怎麼遠離了自己曾經讚美的人格?我怎麼失去了自己的頭腦,失去了自己的思維,甚至自己的語言?」這是可以想像到的巴金的內心。一次又一次的精神自責,在開始寫作《隨想錄》時不住地折磨著巴金。正是這種精神的痛苦,成了巴金晚年寫作的動力,這與當年在巴黎寫下《滅亡》中的片段時的精神狀態頗為相似。用他自己的話說,「彷彿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
他直面「文革」對民族帶來的浩劫,直面自己人格曾經出現的扭曲。他願意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一度出現的精神空白。他終於寫出了在當代中國產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歷史責任,從而達到了文學和思想的最後高峰。
「我就是李立三」
(不斷反思自己)
李立三為中國革命事業奮鬥了一生,只是在主持中央工作時犯了3個月的大錯誤。此後,他內心負疚不已,一直檢討了30多年。20世紀30年代初,李立三來到莫斯科,共產國際的執委們聽完他的檢討後,紛紛評價這個共產黨員「沒有兩面派的手段」。後來他被安排到蘇聯的軍事學院當副教授,以化名身份向中國學員講黨史。事後問大家哪堂課講得好,學員們一致回答:「『立三路線』講得最好,批判得最透徹!」1946年,李立三回到東北,化名李敏然為一些單位講黨史。他主動選擇「立三路線」為講課內容,並深入分析錯誤形成的原因和領導人的責任。講完後,場上一片讚揚聲。課後有人提問:「你怎麼知道當時犯錯誤人的心理?」李立三的回答令全場十分驚訝:「我就是李立三。」經過短暫的沉寂後,會場上突然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我就是李立三」這句話何其簡單,但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地說出來,又需要何等的勇氣。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現給世人,沒有誰願意揭開自己身上的瘡疤,說這瘡疤不是先天遺傳,而是由於自己的過失所造成。但李立三這麼做了,大大方方地承認:我就是「立三路線」的發起人和執行者,你們要從我身上吸取教訓。
盧梭著《懺悔錄》
(反思與懺悔)
盧梭是法國著名的革命家,哲學家。但是他小時候做過一件令他十分懊悔的事情。
盧梭為了生存,經人介紹,在一個有錢人家裡打工。一天,盧梭偷拿了小姐的一條用舊了的繡帶,不久就被發現了。為了逃避懲罰,他還誣陷當時家裡的廚娘。由於盧梭和廚娘都不承認自己偷拿了繡帶,管家只好把兩個人都辭退了,並且說:「撒謊者的良心會懲罰罪人的,它是會為無辜的人找回公道的。」
果然,老管家的預言沒有落空,盧梭從此受到了來自良心的強烈譴責,他會時常想起那雙無辜而善良的眼睛。想到由於自己的不誠實使得她丟掉工作,白白頂上小偷的罪名,並且很難再有人信任她,找到合適的工作,盧梭的心裡就說不出的難過,就像千萬條小蟲子在咬他的心一樣。
四十年後,盧梭把這件事寫到他的名著《懺悔錄》裡,以此來警醒人們,一定要說實話,不要隨便誣陷好人。否則,你將永遠為自己的罪行懺悔,遭受良心的譴責。
七千人大會
(反思才能改正錯誤)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和中央各部門、各中央局、各省、市、地、縣的主要負責人,以及一些重要廠礦和部隊的負責幹部,共七千餘人,通常稱為七千人大會。
鑒於之前一些決策錯誤,中央各主要領導人對此都進行了反思。毛澤東1月30日在大會上作長篇講話,也作了自我批評:「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第一個負責的應當是我。」他還強調,在社會主義建設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盲目性。社會主義經濟,對我們來說,還有許多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今後要下苦工夫調查它,研究它,在實踐中逐步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鄧小平、周恩來在大會上講話,分別代表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作自我批評。鄧小平主要講恢復黨的優良傳統,周恩來講克服當前困難的主要辦法。朱德在山東組全體會上、陳雲在陝西省的全體幹部會上重點講了黨內民主生活。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會議對缺點錯誤抱著比較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了反思,七千人大會取得了重要成果。
托爾斯泰的成功
(貴在反思)
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偉大的文學家。但是,他也曾有過一段輕狂的年少歲月。15歲時,托爾斯泰讀大學文科班。然而,他連續兩年考試不及格,被學校強迫退學。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認真思索,進行了反思。他把自己的各種缺點都仔仔細細地寫在日記本上。以後,他隨時對照檢查。一旦他意識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就立即改正。從此,托爾斯泰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不斷反思自己的過程中,他成為了一代文豪。
列夫‧托爾斯泰經過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寫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些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意林故事
捨己樹
有一棵深愛著某個男孩的樹。
男孩年紀尚小的時候,吊在樹枝上蕩鞦韆;上樹摘果子;在樹陰下睡覺。那真是一段快樂無憂的日子,樹很喜歡那些時光。後來小男孩逐漸長大了,他跟樹在一起的時間愈來愈少。
「來啊!讓我們一起玩耍。」樹有一次說。
但年輕人一心只想賺錢。
「拿我的果子去賣吧。」樹說。
他果然那樣做了,賺了很多錢,樹很快樂。
年輕人很久沒有回來。有一次他路過樹下,樹向他微笑說:「來啊!讓我們玩耍!」但這個中年人已經失去朝氣,只想遠離身邊的一切,去一個沒人認識他的地方。
「把我砍下來,拿我的樹幹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遠走高飛了。」樹說。
那人果然這麼做了,樹很快樂。
許多季節過去了———冬去春來,多風的日子和孤寂的晚上,樹在等待。最後,那人終於回來了,年老和疲憊使他不能再渴望玩耍、追逐財富或出海航行。
「朋友,我還有一個不錯的樹樁,你何不坐下來休息一會兒。」樹說。
他果然那樣做了,樹很快樂。
人就是這樣從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任意索取。
不願反思自己的人
一隻船在海上遇難,有一個人被衝到了海岸上。他躺在地上,疲勞地睡著了。不一會兒,他醒過來了,坐起來,看著大海,指責大海總是騙人,以平靜、溫和的外表引誘人們。當人們上當後,大海就變得異常凶殘,最終把人們毀滅了。這時,海裡傳來一個動聽的聲音:
「喂,朋友,你別責怪我,應該責怪風!我本是非常平靜的,是風忽然猛刮過來,掀起了驚濤駭浪,使我變得殘暴了。」
有個行人長途跋涉後,精疲力竭地倒在井邊睡著了。當他差一點掉到井裡時,幸運女神叫醒了他,說:「喂,朋友,你若掉到井裡,一定會責怪我,絕不會怨自己的疏忽。」
這是說,很多人總是把由於自己造成的不幸歸之於命運,有些人總是不願意檢討自己,他們習慣於找借口,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亡羊補牢
古時候有一個人,養了一群羊。
一天早晨,他出去放羊,一數,羊怎麼少了一隻呢?再一數還是少了一隻。他在羊圈裡仔細查看了一下,才發現羊圈裡破了一個窟窿。他想,一定是半夜裡狼從這裡鑽進來,把羊叼走了。
鄰居知道他家羊丟了,就來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吧,堵上這個窟窿,不然狼還會來叼羊的。」
他卻很安然地說:「咳!羊已經被叼走了,還修羊圈幹什麼?」他沒有聽別人的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又出去放羊,再一數,怎麼又少了一隻呢,又數了一遍,還是少了一隻。原來,狼又是從這個窟窿裡鑽進來,把羊叼走了。這才引起他的注意。他很後悔,自己不該不接受鄰居的勸告。
養羊人立刻動手,找些磚頭,和些泥巴,把這個窟窿堵上。他又全面檢查一下,把羊圈修整得好好的。
從此,再也沒有狼來叼羊了。
鄰居知道他已經修好了羊圈,便說:「這就對了,丟失了羊再來補修羊圈,還不算晚啊。」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要及時吸取教訓反思自己,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
周處除三害
周處是東吳義興人。他從小沒人管束,成天在外面遊蕩,好勇鬥狠。義興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義興鄰近的南山有一隻白額猛虎,當地的長橋下有一條大蛟,常常出來傷人害命。義興人把周處和南山白額虎、長橋大蛟稱為義興「三害」。
有一次,周處看見人們都悶悶不樂。他問一個老人:「今年年成挺不錯,為什麼大伙那樣愁眉苦臉呢?」老人沒好氣地回答:「三害還沒有除掉,怎樣高興得起來!」周處就問:「你指的是什麼三害。」
老人說:「南山的白額虎,長橋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嗎?」
周處吃了一驚,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這樣吧,既然大家都為'三害'苦惱,我把它們除掉。」
過了一天,周處果然進山殺掉了猛虎。第二天他又下水去殺蛟龍。蛟龍往江的下游逃竄,周處緊追不捨。三天三夜過去了,周處還沒有回來。大家以為這回「三害」都死了,喜出望外。街頭巷尾,一提起這件事,都是喜氣洋洋,互相慶賀。
沒想到到了第四天,周處安然無恙地回來了。這件事使他認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被人們痛恨到什麼程度了。因此,他痛下決心要改過自新。從此,周處刻苦讀書,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後來,他果然就成為一代賢士。
望洋興歎
綿綿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黃河。水勢之大,竟漫過了黃河兩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漲得越來越寬闊,已經看不清對岸的牛馬了。河神見狀歡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為天下美景已盡收自己的流域。
河神洋洋得意順流東下,到達北海。朝東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見邊際,這使他頓時大吃一驚,一掃洋洋自得的神情。他眺望無邊的海面,不禁大發感慨:俗話說的真是好,只有見識短淺的人,才認為自己高明。這說的正是我這類的人啊!
一番反思,河神想到曾有人說過,即使是孔子的見聞與學識也還是有限的;伯夷的高尚品德也沒能達到頂點。那時我並不相信這樣的評價。今天我看到坦蕩無垠的海面如此浩瀚廣博,一望無際。在事實面前我才明白這話講得對。要不,我的所作所為定會被深明大義的賢者所笑話。
聽完河神的一番自省,海神開口了。他說,井裡的青蛙由於受自身居住環境的限制,不可以同它講大海;夏天的昆蟲受季節的局限,不可以同它說冬天;見識淺的人孤陋寡聞,受教育有限,不會聽懂大道理。現今,你河神走出河流兩岸,眺望大海,開闊了眼界,知道自己渺小淺薄,才能同你談談大道理。
應用與創新
不要等「羊亡」了再「補牢」
戰國時代,楚國有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整日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定要危險啦!」襄王聽了,勃然大怒,大罵莊辛妖言惑眾。莊辛無奈,逃到了趙國。五個月後,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這時,襄王才想起莊辛的話,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以求解救的辦法,希望達到亡羊補牢的效果。對於這則故事,人們注意於楚襄王對失敗的反思,「亡羊補牢」;卻往往忽略了莊辛的未雨綢繆。但是,在這場戰爭中對於戰爭中的損失卻不能挽回。
其實,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當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戰爭之後,悲慘的後果發生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流離失所的人們才會反思戰爭爆發的原因、戰爭的殘酷。瘟疫之後,人們才會思考瘟疫發生的原因,人們的衛生習慣以及醫療衛生機構的種種弊端。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樣的事業家,人們往往稱讚備至。但是,最好的事業家並非如此,最好的事業家應該是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把別人的經驗教訓拿過來用到自己身上,掌握自己事業的命運,未雨綢繆,避免更大的損失。
反思固然重要,但是,不要忘了,反思有時是經歷了巨大的代價而後的。而有時,這種代價往往是我們完全可以避免的。
人生需要反思
人生需要反思,人生必須反思。反思昨天為了明天;反思失敗為了成功。很難想像,沒有反思的人生是多麼可怕。
反思是一種品質,使我們清醒。不斷地反思,我們會拒絕重複性錯誤。反思,讓我們走在時代的前列,不會錯過即將到來的機遇。
沒有反思就沒有新的發現。在痛苦中反思,我們不再孤獨;在閒適中反思,我們不再空虛;在奮進中反思,我們不會偏離目標;在安逸中反思,我們不會沉淪;在失敗中反思,我們不會氣餒;在成功後反思,我們不會停頓。
反思是一個伴隨著我們人生腳步前進的長期過程。一次反思就是對我們靈魂和行為的剖析和檢閱。不斷的反思是對我們自身陋習和人性中痼疾的不斷拋棄。及時地反思,會使我們的人生及時地受益。垂暮之年的反思,可以對後來者教化啟迪。
生命的價值在於追求和超越。如果沒有反思,超越無疑只是空談。因為沒有認真總結自己的過去,自然無從評價自己的得失。反思是一種審視,更是一種調節。低沉的時候,不要悲觀,你會看到光明;昂揚的時候,不要狂妄,你會認識到自己還有不足。把握合適的尺度,調整合理的心態,你才會左右逢源,審時度勢,不斷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