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我們要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

人需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

適應並不意味著隨波逐流

變革要適應實際的需要

適應並不意味著無所作為

適應意味著寬容地接受

相互適應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變不適應為適應要有一個過程




 名言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比爾·蓋茨

   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不明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適應自己。——蕭伯納

   既然不能駕馭外界,我就駕馭自己;如果外界不適應我,那麼我就去適應他們。
——蒙田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達爾文

   隨機應變是才智的試金石。——莫裡哀

   緣道理以從事者,無不能成。——韓非

   聖人不能為時,而能以事適時,事適於時者其功大。——《呂氏春秋》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俗語

   在羅馬就要按照羅馬的方式辦事。——英國諺語

   隨機應變、因時制宜。——諺語

  
 經典素材

「走出去」
(適應時代的要求)


   「走出去!」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的眾多商家渴盼「走出去」的心情也更加迫切。
   在2001年的世界華商大會上,很多參會的中國內地企業家向記者表達了「走出去」的強烈意願。山東省金王集團董事長溫永林說,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在中國內地召開,使我們有機會在家門口認識了一大批在國外卓有成就的華商,向他們當面討教,這為我們企業的下一步走出去戰略打下了基礎。上海南極人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祥也表示,他參會的惟一目的就是希望與從事服裝行業的海外華商直接交流,謀求合作。
   實際上,以家電企業為首的中國內地企業早就開始了「走出去」的歷程。
   迄今為止,格力在巴西建立了年產20萬台的空調廠;小天鵝在俄羅斯建立了洗衣機廠;海爾在美國建立了年產50萬台的冰箱廠;春蘭、海信在巴西建立了空調廠;澳柯瑪也準備在越南、埃及、巴西建立自己的冷櫃廠……
   面對不可逆轉的全球化趨勢,中國內地企業怎樣才能有效地應對挑戰,抓住機遇,使自己的企業真正成為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的一部分呢?怎樣才能更好地實施全球化戰略,走出去,使「小泥鰍」變成「過江龍」呢?這是本次華商大會上國內很多企業家關心的共同話題。不同的人在這次會議上尋到的答案各不相同。

孫惠平的故事
(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孫惠平是天津第一紡織機械廠的下崗女工,6年前因腸穿孔和膽病做了兩次大手術。面對企業的困難,看著那堆報銷不了的醫藥單子,她坐臥不安。她曾嘗試過好幾份工作,但都因身體不適或環境局限而失敗。後來,她到一個公辦幼兒園打工,照看一個弱智班,但畢竟是打工族,受制約較多,最後,還是離開了那裡。但是有3個家長仍把孩子送到她家,此舉使她樹立了信心,她決定在家裡開辦弱智幼兒學前班。6年來,她教育培養了近百名弱智兒童。他們中大多數人的智商,從剛入學的20左右提高到70左右,有90%的弱智兒童被各區的啟智學校錄取。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但是,總有我們能夠做好的事情,能夠適應的事情。

樹木為何不能無限長高
(壓力與適應)


   世界上的樹木,包括高132米的桉樹、115米的紅杉,為何不能無限長高呢?
   根據達爾文「自然選擇」理論,樹木是適應環境的佼佼者。試想,如果樹木無限地長高,那就要招來風折雷劈等橫禍,還會造成陽光、氧、水、養料供給不足,並受到溫度等限制。自身支撐能力也是大問題。拿支撐樹身重量的樹幹來說,假設一棵樹長度和直徑都增加一百倍,其體積增加100萬倍,重量也會增加同樣的倍數,而樹幹的抗壓力是跟截面積成正比的,即只能增加1萬倍,因此,每立方厘米的截面積上要受到100倍的負載。顯然,如果樹幹的幾何形狀始終跟原來的相似,樹幹就要被自身的重量壓垮。因此,樹木在適應外界環境的進化過程中,它的高度受到了限制。當然側枝的生長也抑制了頂枝的生長。這就是樹木為什麼不能無限長高的原因。

攀登著的植物
(生存壓力下的適應)


   植物學家對阿爾卑斯山脈的植被考察之後,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最近100年來,許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種正在增加,許多山底牧場上開放的花已經開到了海拔2000米的高山雪帶上,而原先雪帶上的植物則超過雪帶向更高處攀登。植物學家研究了有關科學文獻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阿爾卑斯山地區的氣溫逐漸升高,這些適宜在低氣溫環境裡生長的植物為了尋找適宜的溫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植物學家還發現,它們的生命力要比以前還強盛得多。 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許多植物對自然界都有靈敏的反應,並且不斷調整自身的生存狀態。如乾旱可讓植物的根深扎於泥土中,風力大的地區的植物長勢更牢固。生長快的植物材質鬆軟,生長慢的植物材質堅硬。
   植物的生命如此,人也一樣。一個有成就的人往往要比一個普通人經受的痛苦多。很少有人能花很少的代價取得成功。

適應新崗位
(適應變化才會有所成就)


   有一篇報道講的是南沙守礁某部副政委陳安民轉業後自主擇業的故事。他是一位海軍系統的老典型,找工作時幾經周折沒著落,只好在一座家屬院當了門衛,但他照樣起早貪黑盡職盡責地工作。後來他毛遂自薦,憑著自身過硬的素質,被廣州遠洋運輸公司任命為遠洋船的政委。陳安民在部隊是一名團職幹部,初回地方後沒有了工作,反差之大、變化之大,完全可用「天壤之別」來比喻。但他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而是發憤圖強,從而再登人生理想之路。他的成功,正是適應新情況、正確對待新變化的結果。
   正確對待這種變化,重要的是要有寵辱不驚的心態。一首歌中唱得好:「人生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在人生征途順利的時候居安思危不得意,在人生不順的時候多思進取不氣餒。有了這樣一種良好的心態,什麼樣的處境都能適應下來。再一點就是不可顧慮太多,比如待遇問題、人際關係問題。這些雖然對我們的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但相對於人生來說都不是主要的,更不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盡快適應新崗位,開拓事業,打開局面,讓大多數人都覺得你行。有了這些,什麼人際關係之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壁虎長跑比賽」
(適者生存)


   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理論認為,只有最能適應環境的生物才能生存。法國科學家最近利用壁虎進行了一項有趣的「長跑比賽」實驗,部分驗證了「適者生存」理論。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科學家加利亞爾等人在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他們為400個剛出生的小壁虎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長跑比賽」,以區分它們的體質。這些小壁虎必須在一個環形的跑道內不斷跑圈,直至跑不動。科學家最後根據成績將它們分成三組,冠軍組的小壁虎平均能跑500秒,佔多數的普通組的小壁虎平均成績是350秒,還有16只小壁虎平均只跑了50秒,屬於最差組。
   科學家發現,一個月後,最差組的小壁虎由於體質太弱,全部陸續死亡,這與「適者生存」的理論相吻合。科學家還發現,如果環境更適宜、食物更充足,一些普通組的小壁虎後來也可以跑出冠軍組的成績。
   加利亞爾說:「通過一年的觀察,我們認為,和基因與體質強的壁虎有差別的普通組的壁虎仍然可以很好地生存,條件是周圍環境要比較適合它們的生長,這一條件使它們可以彌補與體質強者的生存能力差距。」

春天的故事
(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經濟特區的構想。從此,一曲振奮人心的《春天的故事》傳遍中華大地。
   黨中央國務院經過認真的考察和權衡,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地方興建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政策和靈活的措施,發揮它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和示範作用。
   20多年以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一座美麗的現代化城市,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20多年以來,深圳生產總值年均遞增31.2%。199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436.7億元,人均35908元,外貿出口總額282.1億美元,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84.8億元,高新技術產品占工業總產值的40.5%。深圳的發展為以後的改革開放樹立了典範。

產業的生態環境
(選擇最適合的環境)


   在自然界中,每種生物的成長與之生存的環境總是息息相關的,南極企鵝、北極熊、非洲豹……相當多的動物都只能在特定的區域生存。而且,一旦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這些生物必須隨之進化,否則將遭淘汰,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候鳥遷徙,就是在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其實,在產業界,我們也能發現,產業的成長與產業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例如:計算機信息、生物製藥等高科技產業往往聚集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周圍,而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則往往聚集在生產製造成本相對較低的地區。
   在汽車行業利潤高漲的時候,各地紛紛將汽車產業作為本地的主導產業。而當鋼鐵生意不錯的時候,許多地方又開始大興鋼鐵業。其實,對許多地方來說,發展特色產品深加工業可能更適合本地的產業環境,可這樣的產業卻往往被視而不見。而有些地區,在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以後,滿足於原有的發展模式,不去抓住機遇促進產業升級,發展的空間因而不斷萎縮。

試用期
(適應性訓練)


   一家美資企業,總經理是一位國內培養的MBA。他對每一位新招進來的員工都規定最多三個月的試用期:第一個月是適應性培訓,主要讓新員工瞭解企業的產品、工作的流程以及他所在崗位的主要任務。第二個月他給每一個員工分配一項工作,工作內容及要求都寫在一張紙上,他自己親自講解直到對方明白他的意圖為止,然後他就不管了。第三個月才讓新員工正式切入到實際工作中。他說試用期合格的人在以後的工作中都能適應。他認為理想的員工應該是:首先清楚自己要做的工作,其次就是有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這樣,你給他一個任務,當他明白你的意圖後,你就可以放心地等待結果。
   這位總經理的要求有普遍性,但是真正做到這一點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這裡其實涉及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專業知識的實踐和應用能力;其二是工作能力、接受能力和溝通能力;第三是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心。如果在這三個方面做好了,就一定能很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大煉鋼鐵的教訓
(經濟發展應該與客觀規律相適應)


   20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提出15年裡中國在鋼產量上趕上和超過英國,後來又提高指標,竟要求鋼的產量在3年內趕上和超過英國。當時英國的鋼產量是2000萬噸,中國是500多萬噸。
   1958年8月,黨中央又提出當年鋼產量比1957年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當時距年底只有四個月,於是就掀起了大煉鋼鐵運動,全國建起上百個小高爐,全民上陣煉鋼,正如彭德懷寫的那樣:「青壯煉鋼去,收禾婦與姑。」為了煉鋼,毀掉了不少山林,浪費了不少資源,還影響了農業、輕工業的生產,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調。到1958年底,鋼的產量達到了1108萬噸,但合格的鋼只有800萬噸。違反經濟發展的規律,片面地追求高速度,只能給社會主義建設帶來巨大的損失。這個教訓,永遠值得我們牢記。

恐龍滅絕之謎
(適應環境才能生存)


   據今天7000萬年到兩億年的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的盛世,恐龍是那個時代地球的霸主,統治著海陸空三界。
   恐龍剛剛出現時,就生活在一塊古陸地上,那裡是恐龍的樂園。可是到了侏羅紀,古陸地開始分裂,並且開始漂向不同方向,由於大陸漂移,在白堊紀晚期,恐龍生活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氣溫逐漸下降。
   這樣一來,像沒有御寒裝備和生理機能的恐龍這樣的冷血動物就變得不能適應了,氣候變冷體溫就跟著下降,忍受不住寒冷就會死亡。它們的呼吸器官只適於對付濕熱的空氣。卻對付不了變得又乾又冷的空氣。由於氣候的改變,原來很茂盛的蕨類等裸子植物絕跡了,代之以能開花結果的被子植物。一到冬天,萬物凋零,恐龍的食物出現了全面恐慌。在新的環境面前,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身體構造已經定型的恐龍,只能走上滅絕的道路。而能夠進行冬眠的蛇、蜥蜴類,身上長毛能御寒並能躲進山洞避寒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和鳥類,卻得以保存下來。

丁謂施工
(順應自然)


   傳說宋真宗在位時,皇宮曾起火。一夜之間,大片的宮室亭榭樓台殿閣變成了廢墟。為了修復這些宮殿,宋真宗派當時的晉國公丁謂主持修繕工程。當時,要完成這項龐大的建築工程,面臨著三個大問題: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廢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運來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運來大量新土。不論是運走垃圾還是運來建築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運輸問題。如果安排不當,施工現場會雜亂無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丁謂研究了工程之後,制定了這樣的施工方案:首先,從施工現場向外挖了若干條大深溝,把挖出來的土作為施工需要的新土備用,於是就解決了新土問題。第二步,從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溝中,於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隻運送木材石料,解決了木材石料的運輸問題。最後,等到材料運輸任務完成之後,再把溝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溝內,使溝重新變為平地。簡單歸納起來,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挖溝(取土)→引水入溝(水道運輸)→填溝(處理垃圾)。
   這個施工方案,完全是順應周圍的一切,順應自然環境,這樣不僅節約了許多時間和經費,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內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響,因而確實是很科學的施工方案。

諸葛亮讓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
(因地制宜)


   三國時期,諸葛亮領兵平定了南中夷人(雲南一帶的少數民族)的叛亂後,想要任命當地的頭人擔任官吏來管理。有人就進言反對,諸葛亮說:「如果留下外地人在這裡當官,就要留軍隊;留下了軍隊,軍糧無法解決,這就是一難。我們剛剛打敗夷人,他們有的父兄死在戰場,留下外地人而沒有軍隊保護,必然會有仇殺之類的禍患發生,這是二難。從前夷人常有廢除或殺害朝廷官員的事,他們自己感到罪孽深重,留下漢人外地官員,也是始終不會得到他們擁戴的,這是三難。現在,我打算不留官員,不留軍隊,不運送糧食,是考慮到各項典章制度已經基本制定,社會秩序已得到初步整頓,夷漢之間大致可以相安無事了。」


 意林故事

動植物適應環境
(適應環境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


   1844年,邦尼艾做了一個實驗,將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的菊芋一部分放在平原上生長,一部分放在海拔2400米的植物園裡,經過數代後,在植物園裡的菊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變得更適應高原氣候了。
   生物適應自然環境,具有普遍性。生物只有適應其所處的環境,才能夠在這個環境中很好地生存下來。各種植物花的形態、構造都有利於其後代的繁衍。蟲媒花的構造、顏色、花蜜、香氣等特徵極易吸引昆蟲為之傳粉受精;風媒花花粉粒小而輕且數量大,這些特徵與風的傳粉相協調;蒲公英的種子上生有毛茸茸的白色纖維,適於被風吹走;蒼耳和鬼針草等植物的種子依靠動物來傳播,種子、果實上有刺,很容易附著在動物身上;鳳仙花種子成熟後,被風一吹,立即裂開,裡面的種子便被彈射出來。
   在動物方面,保護色、警戒色及擬態等現象都是動物對其周圍環境的適應。蝴蝶身上斑點的顏色和形狀與貓頭鷹的眼睛十分相似,當它突然展開翅下的斑點時,可即刻恐嚇並趕走捕食者;竹節蟲,整天不動,猶如枯枝敗葉,如震動枝條,竹節蟲便跌落在地,仍然僵直不動,活像一段枯枝;蛇、鳥等動物在地震前都自行逃走;蝙蝠的翼手適於飛翔;鯨、海豹、企鵝的某些器官適於划水,等等。
   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各種生物,無論是形態、結構、生理機能以及行為習慣,無一例外。

老鷹餵食的故事
(不適應即被淘汰)


   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根據動物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可能與老鷹的餵食習慣有關。
老鷹一次會生下四五隻小鷹。但是由於它們的巢穴很高,所以它們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餵食一隻小鷹。而且老鷹的餵食方式並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誰搶得凶就給誰吃,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只有最凶狠的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一族也就愈來愈強壯。企鵝能適應嚴寒而生存於南極;駱駝能適應乾旱而成為「沙漠之舟」;人類有了適應自然的能力,才得以繁衍至今。


適應生活


   一匹狼吃飽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覺。另一匹狼氣喘吁吁地從它身邊經過。這使它十分驚奇。它問:「你在追趕羚羊嗎?」
   「沒有!」
   「有人在追趕你嗎?」
   「沒有!」
   「那你為什麼沒命地奔跑呢?」
   那匹狼說:「聽說獅子要來了。」
   「獅子要來?」聽了這話它放下心來,「獅子是我們的朋友,有什麼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我要睡覺了。」
   後來,獅子真的來了,只來了一隻,然而由於它的到來,整個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變得極快。這匹狼不再那麼容易得到食物,不久便餓死了。死時它不住地恐懼,是獅子破壞了它寧靜的生活。
這則寓言所包含的深意,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咀嚼。居安思危,永不懈怠,競爭永遠是生活的真正主題,生活不可能時時處處都適應你,但是你卻必須學會時時處處適應生活。也只有這樣,你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曲高和寡


   宋玉是楚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學生。有一天,楚襄王問宋玉:「現在不少人對你有意見,你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宋玉轉彎抹角地回答說:「有位歌唱家在我們都城的廣場上演唱,唱《下裡》、《巴人》這些通俗歌曲時,有幾千聽眾跟著唱起來;當他唱起《陽河》時,跟著他唱的也有幾百人,而當他唱《陽春》、《白雪》這類高深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十人;等他唱起那些悠揚婉轉、曲調十分困難的歌曲時,能跟著唱的只有幾個人了。從這裡可以看出,曲調越是高深,能跟著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要隨著周圍的環境來發揮自己的專長,這樣才能適應周圍的環境,得到大家的呼應。

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非常擅長編草鞋,而他的妻子十分擅長織白絹。有一天,他想搬遷到越國去。不過,他還一時拿不定主意,就找朋友來商量一下。這時,一位朋友就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髮。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魯國人遷到越國的計劃就暫時擱淺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的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長,才能有所成就。

意怠鳥


   莊子講過這樣一則寓言:東海有一種小鳥,名字叫意怠。這種鳥跟別的羽族比起來,十分遲鈍無能,無法單獨生存。他們一定要跟同類互相牽拉著才能飛翔,一定要跟同類互相攙扶著才能站穩。跟別的羽族比起來,這種鳥十分膽怯懦弱,前進的時候不敢在最前,後退的時候不敢在最後。吃東西的時候,誰也不敢先吃,一定要等最高等級的同類吃過了,才按著等級順序吃一點剩餘的殘食。由於等級十分森嚴,而且大多數成員都嚴格服從尊卑綱常,內部秩序井然,外敵無法利用他們的內部混亂來乘機侵害他們,所以他們一直沒有遇到很大的災難,而長久生存了下來。弱者雖然在大自然當中處於劣勢,但是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必然也有一定的適應之道。

   「山不過來,我們過去吧!」
   回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帶著他的四十門徒在山谷裡講道,他說,「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關鍵;也就是說,人有信心,便沒有不能成功的計劃,一位門徒對他說:「你有信心,你能讓那座山過來,讓我們站在山頂嗎?」穆罕默德對他的門徒滿懷信心地把頭一點,對山大喊一聲:「山,你過來!」山谷裡響起了他的回聲,回聲終於消失,山谷又歸寧靜。
   大家都聚精會神地望著那座山,穆罕默德說:「山不過來,我們過去吧!」於是他們開始爬山,經過一番努力,到了山頂,他們因信心促使希望實現而歡呼。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我們就學習適應環境;當我們改變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就改變自己。山不過來,我們過去,會有同樣的結果。

 

 


 應用與創新


不朽的「不適者」


   適者生存,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社會的進步卻是由無數「不適者」推動的。
   公元前4世紀,奴隸社會處於沒落期,貴族們卻毫無警覺,繼續尋歡作樂。而「不適者」商鞅不與這社會妥協,艱難地推行著變法。當無數人沉醉於男尊女卑的社會倫理中,賈寶玉第一次道出了「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子是水做的骨肉」;當20世紀50年代,全國上下齊唱「人多力量大」導致人口激增的時候,學者馬寅初就提出了我國必須控制人口增長;在黑暗的令人窒息的中世紀,是「不適者」布魯諾、伽利略等自然科學家為之帶來了一絲絲微弱的亮光……
   而他們在當時都是一些「異類」,備受世人的爭議。在這些人之中,很少有人被當時的社會所認同。反之,有的人被殺頭,有的人被關進監獄,有的人被送進了瘋人院,有的人甚至被推上火刑柱…… 而促進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恰恰就是這些「不適者」。商鞅死後,秦國不斷壯大,最終統一其餘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而今,布魯諾、伽利略的思想熠熠生輝……

人的使命:適應並改造環境


   人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立足。但是作為人,不僅應該適應環境,而且要改造環境。人之所以成為人,也正由於人在具有適應環境能力的基礎上具有了改造環境的能力。人通過對環境的改造,創造了工具,擴大了能力,使荒原變作良田,野草變作莊稼,野獸變作家畜,修築了道路,建起了房舍,自然界在人的作用下更加適合人的生存與活動,
   同樣,如果沒有人對社會環境的改造,人類社會就不會有變遷,人類文明就不會前進,人類出現時是什麼社會制度,現在還仍然是什麼社會制度。當年多少革命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的不就是改變落後黑暗的社會制度嗎?沒有他們的鬥爭和努力,怎會有歷史的進步、社會的改變?
   現在,社會生活中有不少人一味強調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而淡忘甚至隻字不提人對社會環境的改造。社會風氣不好,他也只好學壞,同流合污,隨波逐流;官場流弊甚深,他也便欺上瞞下,勾心鬥角……結果,社會風氣越來越壞,官場流弊日益加深,這些適應者也便不斷適應,更加適應,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而人的良知也在一點點燃盡,人類文明在一點點黯淡。
   適應環境,並改造環境,使環境向著更美好、更文明、更理性的方向變化,這是人之所以稱其為人的標誌,也是人與生俱來的義不容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