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人人應享有平等的權利
法律是維護權利的武器
權利和義務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權利的行使需要制度的保障
民主法制建設有利於人民行使權利
權利需要我們去爭取
勇敢捍衛自己應有的權利
生存和發展是人最基本的權利
名言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馬克思
權利,就它的本性而言,只在於使用同一尺度。——馬克思
沒有義務的地方,就沒有權利。——洛克
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孟德斯鳩
如果沒有國家的權利,個人的權利就等於零。——羅曼·羅蘭
不為全體人類所共有的權利絕不是什麼權利。——西塞羅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們由創造者賦予固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傑弗遜
如果我們不能創造快樂,我們便沒有權利去享受快樂,正如我們不去創造財富,便沒有權利享受財富一樣。——蕭伯納
我可以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所有的人,對於自由、私產、法律保護都有平等的權利。——伏爾泰
世界上無論誰也無權命令別人信仰什麼,或剝奪別人隨心所欲地思考的權利。——蘇格拉底
我活著,那就是我的權利。——薩特
誰也沒有禁止別人發表意見的權利。——加西亞·馬爾克斯
真正的文明在於每個人把自己應得的權利留給他人。——英格索爾
把你自己要求得到的每一種人生權利送給其他所有的人。——英格索爾
為權利而鬥爭就是為法律而鬥爭。——耶林
人的良心的自由,乃是天賦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馬利坦
切莫把爭取來的特權當作天然的權利。——英國諺語
經典素材
山東禹城學校的民主管理制度
(尊重批評的權利)
禹城市教委針對群眾對學校收費政策不瞭解,師生對學校行政事務特別是財政收支不明白等問題,於2000年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統一設立「校務公開欄」,從而給師生一個明白,給家長一個放心,還學校一個清白。該市在大力推行校務公開的同時,還建立了反饋機制,在各學校都設立了監督箱,並且設立了「最佳批評獎」。該市一中設立監督箱半年來,共收到各種批評建議50多條,其中合理化建議占80%以上,處理結果全部在「校長回音壁」中予以公佈。為了進一步把學校的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該市在全市各學校試行了「走出去、請進來」的雙向交流制度,在學校和社會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這就是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民主權利來促進學校良性發展的成功事例。
上海日立集團公司的管理制度
(讓員工享有管理的權利)
上海日立集團公司非常尊重員工的首創精神和主人翁地位,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公司領導和員工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懇談會」、「對話會」、「協商會」、「參政會」、「獻計會」,讓員工充分享有民主管理的權利。企業的民主管理大大激發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也激發了員工對企業的熱愛和關心,使企業得以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個中國小男孩在德國的經歷
(給孩子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
有一個中國小男孩初到德國時,他的父母擔心他聽不懂德語而造成交流的困難和學習的阻礙。於是,他的父親便每天晚上在家幫他預習德語,結果課堂上老師每每提問,他都能夠對答如流應付自如。這件事情如果是發生在中國,老師們肯定會對他大加誇讚,也會對他父親的做法表示支持。然而,在德國,事情卻完全不是如此。等小男孩的德國老師知道原因後,立即給孩子的父親打了個電話:「我鄭重地通知您,您已經剝奪了您孩子的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您侵犯了他的人權。」幾年之後,這個孩子回國探親,由於給了他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能夠自由獨立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其行為、意識已經和他同齡的孩子大不相同了。遇到事情不但冷靜理智,而且有很強烈的維護自己權利的意識。
課外活動在美國
(孩子有全面發展的權利)
在美國,學校的課外活動五花八門,有學術性的、娛樂性的、體育活動性的和社區服務性的等。
在每個學期的一開學,這些社團都會張貼一些海報,招收新的會員。學生只需交納少量的會費,就能成為某社團的會員。社團活動,學校都會派給一定數量的老師給予輔導,其他的骨幹分子,如主席、秘書、財務會計等均由社團成員民主選舉產生。美國學校都很注重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家長也積極支持子女參加。因為人們普遍的一個觀點是一個學生對課外活動的參與程度和表現,可以顯示學生的競爭心、責任感、交際能力和領導能力。美國各州的首府在每年暑假中都要為高二的學生舉辦為期一周的模擬政府活動。每個高中推薦一名學生參加,要經過考試。每個參加者都要加入一個模擬的政黨,然後開展州長、市長、眾議員、參議員的選舉活動。如果你有幸被選為「州長」,將能到該州的州長辦公室和真正的州長一起辦公一天。
傑斐遜的回答
(公民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德國科學家巴倫·亞歷山大·馮·洪保爾特有一次拜訪美國總統傑斐遜時,在總統的書房裡看見一張報紙,上面滿是對總統的攻擊謾罵之辭。巴倫拿起報紙,憤憤地說:「為什麼讓這些謠言氾濫?為什麼不取消這家報社?至少也應該重罰編輯,把這個傢伙投進監獄。」
傑斐遜微笑地回答:「把報紙裝到你的口袋裡,巴倫。如果有人對我們的新聞自由有懷疑,你可以拿出這張報紙,並且告訴他們,你是在哪裡拿到的。」
婦女和兒童權利亟須保護
(保護弱者的權利)
自1946年以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直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當地社區及其他合作者協同工作,通過向兒童提供醫療保健、營養、教育、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等,以保護兒童權利。數百萬的兒童和婦女是戰爭、暴力與剝削的犧牲品,為了生存,2億5千萬兒童在危險的條件下工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各種特定方案,以減輕兒童與婦女所遭受的痛苦,幫助提供教育、咨詢和關懷。
在許多國家,少女仍然受到歧視,這種歧視往往威脅其生存和幸福。與男孩相比,她們得到較少的食物與醫療保健,所受教育就更少了:7300萬6到11歲的少女不能接受初等教育,而男孩的這一數字是5700萬。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十分重視教育,致力於改善少女的生活,改變低估其潛能的想法和做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積極致力於消除歧視、消除剝奪少女權利的各種習慣性做法。其特別關注的方面包括剝奪少女接受教育的機會、貶低少女價值的性別歧視、切割女性生殖器官(據估計,每年至少在28個國家中的2百萬少女受到如此摧殘),重視教育中的性別歧視現象,使男女青少年獲得平等教育和優質教育。
省長為民做主
(權利需要制度的保障)
1992年,胡富國任山西省省長,建立了省長信訪接待制度。一個17歲的男孩來信說,臨猗縣公安局長的兒子騎摩托車經過菜市場時,撞翻了他和父親的菜攤,雙方發生爭執和扭打。後來這個公安局長利用職權,以「菜霸」的罪名,將他的父親抓進了拘留所。除夕之夜,父親被活活打死。胡省長十分震怒,要求有關部門依法嚴肅處理。但困難重重,不少人包庇那位犯罪的公安局長。胡富國堅決地說:「我這個省長要是為民做不了主,就不幹了!」經過艱苦的工作,正義終於戰勝邪惡,罪犯受到了制裁。
兒童權利引起人們的關注
(保護兒童權利,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關心兒童的發展、福利、教育、營養、健康等等,而對兒童的權利關心得卻不多。甚至認為兒童權利問題是處於困境和被邊緣化的兒童特有的問題。實際上,兒童權利與每個兒童的福祉都息息相關,兒童權利的實現是促進兒童發展的根本保障。兒童權利,歸根結底,就是人的權利。
兒童的四大權利分別為:
生存權——兒童有生存的權利和獲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權利。
發展權——兒童有獲得使其潛能得以最大限度發展的權利。
受保護權——兒童應該受到保護,免受任何形式的忽視和虐待。
參與權——兒童有權參與跟自身有關的一切事務。
整體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兒童發展和兒童權利的共性。
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
兒童的發展首先需要自身生理的基礎,但後天發展的如何、發展的快慢,則受兩個因素影響,一個是自身生理的成熟,還有更為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周圍環境對兒童的影響。
家庭和社區是為兒童提供照料和保護的第一道戰線。國家的政策和經濟狀況對兒童生活影響重大。成年人或大環境既可以激發、鼓勵兒童的發展,也可以壓制或妨礙他們的發展。當然,兒童對他們所處的環境也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意林故事
打碎蛋殼的權利
20世紀80年代,一位大軍區司令到某連隊視察,親切詢問士兵:平時吃什麼菜。士兵當然覺悟很高,答:有肉、有魚、有雞蛋,還有蔬菜。首長問:蛋怎麼吃法,是炒蛋、煎蛋,還是煮蛋?士兵很聰明,馬上就明白水煮蛋的成本最低,體現不出生活質量,就答:主要吃炒蛋、煎蛋,很少吃煮蛋。哪知道一直和顏悅色同士兵交談的首長,馬上回頭,聲色俱厲地教訓跟班的軍長、師長們:戰士們很辛苦,一定要吃得好,才能保持充沛的體力,炒蛋、煎蛋會有貓膩,司務長、炊事員很容易偷吃,以後一定要吃煮蛋,保證每個士兵每餐有一個煮蛋。
我原來是把這個載於某退役高級將官回憶錄的細節當作傳奇故事,讀來休閒的。可是閱歷越深,我越覺得這個首長了不起,樸素的語言裡邊含有至深的哲理。只有洞察世情的智者,才能在如此細微處,表達出如此恢弘的至理。
煮蛋在進士兵嘴巴之前,有個蛋殼保護著,始終都是一個全蛋。士兵的食物是否足額,要士兵本人來驗收——打碎蛋殼。
而在做100個士兵的炒蛋時,司務長和炊事員完全可以利用辦事權,吃雙份炒蛋,而讓大部分士兵只吃到九成份額的炒蛋;直接辦事員還可以利用自己的職務行為,賄賂自己的長官,讓連長、指導員、排長們,吃雙份炒蛋,從而使士兵們碗裡的炒蛋份額下降到八成,甚至更少。炒蛋的弊端在於,打碎蛋殼的權利,全部集中在司務長和炊事員手裡。
「權利與義務」辯
有許多人打著自由的名義企圖推卸自己的責任和擺脫義務。當然,人完全可以自由地生活,人也應該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條件是人應該維護自己的人性,也就是說人除了人性這一界線之外可以拋棄一切約束。人如果想拋棄自己的義務和職責,首先就應該拋棄自己的人性,使自己成為礦物、植物或牲畜一類的,只有這樣他才可以不承擔自己的義務,也不需要具備做人的必備條件,自己就像牲畜那樣不知好歹、碌碌無為、稀里糊塗地活著。只因為我們是人,所以我們才承擔自己的職責。我們認為:因為我們是人,是完美於其他任何動物的存在物,因此我們有權力對礦產、大海、森林、花草樹木、動物和大地中盡情地享受和享用。也正是由於這一原因,我們對所有這些事務均承擔有責任。
動物的權利
地球上有100多個王國,卻沒有一個動物王國。因此,聯合國的席位上永遠缺席著最有資格的一個常任理事國。
兇猛的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咬斷了梅花鹿的喉管時,連三歲的孩兒也悲憫地閉上眼睛,我想到了另一種吃法,他們把另類的「軀體」肆無忌憚地端上餐桌,一勺又一勺,一羹又一羹,或者一叉又一叉慢吞吞地放進口腔中細細咀嚼。不同的是:前者為了生存,後者為了嘗鮮。
物的食譜越來越稀少,人類的食譜越來越豐富!
鷹的爪、虎的口、蛇的牙,槍口、炮口、核武器,誰更凶殘?不同的是:前者用來對付異類;後者卻用來對付同類。你知道嗎?雄獅的牙齒再鋒利也比不上一顆子彈頭。
給動物一塊疆土,把世代流浪的那些逃難的動物聚集在一起,把土地還給它們,也還給那些屬於它們自己的家園。
這些可憐的動物如同逃犯,一輩子在逃、在躲、在藏。到處都是警察,每個人手中都有通緝令。
人權和動物權,都應該得到保護。前者婦孺皆知,後者罕有人提。
動物、植物、人,什麼時候三者關係平等,什麼時候人類才可能免於災難。
在現代人的道德品質中,如果對動物、植物和人,至今還沒有平等的觀念,這個人就不是高尚的人。
應用與創新
整頓市場秩序要發揮消費者的力量
2005年3月31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電視電話會議,確定了今年的工作重點是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和打擊商業欺詐專項行動。
我認為,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固然要落實和加強政府部門的職責與作用,但更要發揮消費者自身的力量。
從每年一次或幾次的運動式的打假和整頓來看,效果也是有限的。以最近曝出的蘇丹紅事件為例,它並不是由政府部門最先發現的,而是同類產品在國外被檢測出問題,引起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國內有關部門才重視起來,介入調查。相反,很長時間來,國家的四個部門分段把守,都沒能堵住蘇丹紅。這反映出什麼問題呢?反映我國相關領域檢測存在漏洞和標準滯後,而這背後,則是政府職責的不到位。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一個民間打假英雄王海的出現,勝過地方很多工商局或質檢局。再比如,明星代言醫療廣告和化妝品廣告的問題也由來已久,但相關職能部門一直無所作為,直到近段時間消費者紛紛起來把醫院、化妝品生產廠家或明星告上法庭,變成一個公眾關注的事件,像最近江西消費者呂萍狀告寶潔公司和影星劉嘉玲——主管部門這才意識到要解決明星廣告的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問題。
所以,要把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做得更經常、更有效率,關鍵就是要把利益受損的人發動起來,消費者的千百雙眼睛比僅靠政府由上到下來查辦,效果要好得多。
在消費者維權過程中,需要政府做的,一是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目前消費者以訴訟方式解決消費糾紛仍然存在較多障礙,特別是隨著汽車、商品房、旅遊等逐步納入消費者的消費領域,消費者在質量鑒定、舉證、確定管轄部門等方面缺乏足夠的信息和知識,訴訟成本高昂。二是清理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不合理規章制度。長期以來,為了部門利益和局部利益,一些行政機關容易相信來自經營者的信息,漠視消費者的要求,以所謂的「公共利益」取代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導致一些規章制度成為不法經營者的「擋箭牌」。對於這些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規章制度和規範性文件,政府也應該堅決廢止。
可以說,政府做好了這兩件事,就是對消費者的最大支持,它比政府直接站在一線去打擊那些不法奸商,效率要高得多,也是政府更應該做的本職工作。
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中,最堅定、最不可能被經營者收買的是消費者群體。從這一角度來看,要整頓和規範好市場經濟秩序,政府的作用雖然不可缺少,但消費者的力量尤不可忽視。什麼時候市場經濟秩序的最終裁判者變成了消費者,而不是政府,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才可說取得了最後的成功。
非常態的秩序有必要嗎
在湖北省2002年的兩會上,省政協委員王福霖對兩會上的一些現象提出了坦誠的批評,他說,每年的兩會都花不少錢,動輒警車開道,名為莊重,實為擾民,每天的伙食費就上百元,這讓我們政協委員於心不安,感到汗顏。委員還沒有為老百姓做什麼事,卻擾亂了百姓的生活,我心裡難受。他還建議,開兩會應厲行節約,減輕財政壓力。
同樣的新聞還有一條,北京市人大代表孟嘉秀在北京市兩會期間說,坐在一路暢通無阻的專車上,看到沿途不斷的趕著上班的市民被交警阻攔給他們讓路,心裡很不是滋味。這是讓普通百姓感動的新聞,因為這種批評的聲音來自於代表著老百姓參政議政的人。
警車開道等有無必要,擱置不議,因為我沒有這個判斷力。但做一件事情是要講求效率的,講究效率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人民代表、政協委員代表人民參政議政,商議國計民生的大事,保證會議的順利進行,是追求會議效率的前提。只要是社會不出現什麼非常狀態,這種順利進行是沒有問題的,似乎不用採取什麼非常手段來保證效率。在常態的社會裡,我們只能在常態的秩序中追求效率。拋開常態的秩序,另外再設定一種秩序和程序,以保證做某一件事的效率,便有可能增加成本。警車開道,一路綠燈,會議的效率當然是很高的,但交通管制、市民避讓,卻使一個城市,至少是一個社區的運轉效率降低了。
這大概是王福霖、孟嘉秀感到「心裡不是滋味」的原因。提高會議的效率,最終是為了使社會在公正的前提下盡可能低成本、高效率地運轉,而不是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