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有思考就會有困惑

人生總會遇到很多的困惑

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困惑

樂觀積極地面對困惑

用學習、思考、實踐去解決困惑

解開一個困惑,就前進了一步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開困惑的過程


 名言


如果一個人的知識缺乏條理,那他的知識越多,他就越感到困惑不解。——斯賓塞

實現明天理想的惟一障礙是今天的疑慮。——羅斯福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珂

人生識字憂患始。——蘇軾

草木不經霜雪,則生意不固;吾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沈近思

有時候,只有瘋子才能擺脫生活的困境。——拉羅什富科

生活中沒有困難,未免過於平淡。——英國俗語

塗改和難產是天才的標誌。——福樓拜

太如意的生活便是平凡的生活,太容易獲得的東西便是不貴重的東西。——俗語

大有大難,小有小難。——俗語

  
 經典素材

多數與少數
(孩子的困惑)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馬修斯在《哲學與幼童》中,講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6歲的伊恩因為另外三個孩子霸佔了電視,看不上自己喜歡的節目而非常懊惱,他問媽媽:為什麼三個人的自私比一個人的好?這話讓母親很難回答,伊恩不知道「少數服從多數」是一條社會公理。因為人們認為多數人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就是人類社會的數量法則。

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由多數人來決定,也許伊恩就不會有那樣的追問。問題的關鍵是還是有很多少數人決定一切事物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另一種聲音:真理往往在少數人的手中。但有決定權的「少數人」往往要麼是有絕對權威的領導者,要麼是有絕對思想的哲學家。也許有一天,伊恩獲得了權力,他可以命令那三個孩子必須看他喜歡的頻道。這時,問題也許轉變成三個孩子的問題:為什麼有權就能滿足自己的慾望?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往往是孩子提出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是真正的心靈的問題,哲學問題。而孩子們的問題又往往把真理性問題一絲不掛地揪出來,讓大人們很尷尬。大人們往往迴避問題,或只分析問題,而孩子們往往因為大人們沒有給出答案而沮喪,放棄了對問題的追問。於是,哲學思想便在這種環境裡很快地夭折了。哲學最終成了極少數對問題窮追不捨的人的專利。

作文入選,但需掏錢
(貧困生的困惑)

廣西北海市一個叫江媚的小學四年級女生日前哭了一場,她的一篇作文收入北京一個編委會編輯的《全國中小學生優秀作文選》,但她拿不出入選通知要求交納的96元訂書款。江媚的班主任黃老師告訴記者,去年秋季開學,學校三年級以上的老師都收到了來自北京市永安路的「《全國中小學生優秀作文選》編委會」的邀請函,邀請他們推薦自己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生優秀作文評選活動,通知特別註明不需參評費等費用。黃老師把江媚的作文《我的表妹》寄出,很快就有了回音:江媚收到了一份入選通知,黃老師則得到了一本獎勵輔導老師的硬皮證書。入選通知稱:「經全國中小學優秀作文編輯委員會認真審核決定,你的作品已被正式收入《全國中小學生優秀作文選》,特向你表示祝賀……該書沒有贈送經費,還需要同學自訂。該書定價192元/冊,凡入選者一律按半價96元/冊優惠。」 江媚從小失去父親,家境貧困,作為北海市潿洲島上盛塘小學的一名貧困女童,她由於得到香港一名熱心人王女士的幫助才免於輟學。因為沒有交錢,她的作文根本沒有編進書裡。黃老師說,學校老師每個學期都收到兩三次類似的邀請參加徵文活動的通知,來自全國各地的都有,「都蓋著公章,說是合法機構,我們也辨不清真假。既然作文已經入選,沒交錢就不給編進書裡,總覺得這類活動是為錢辦的。」 黃老師說:「能入選全國的作文選,對小學生是很大的榮譽。但現在用錢才能買到這種榮譽,對他們的心理影響不好。」

中原名人之爭紛起
(歷史名人的困惑)

中州歷史上名人眾多,收錄於《中國歷代名人勝跡大辭典》的河南歷代重要名人就有250多位;被國務院和省政府公佈為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名人文物現有20多處。這些歷史文化名人,或出生於河南、或葬於河南、或建功立業於河南,都留下了眾多遺跡和紀念性建築物。這些人文景觀,形成了河南文物的一大優勢。由於歷史原因,這些名人遺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個歷史演變過程,它們或保留了真跡,或來源於歷史,或出自野史筆記,或根據民間傳說。於是歷史上一直就有名人出生地、喪葬地及活動地的爭論。

特別是近年來,由於發現了歷史名人在旅遊開發、帶動經濟發展方面的效應,歷史名人之爭也就越演越烈。涉及河南的就有與湖北的諸葛亮躬耕地南陽、襄陽之爭;與安徽的老子故里鹿邑、渦陽之爭;與山東、安徽的莊子故里民權、東明、蒙城之爭等。其中河南南陽與湖北襄陽的「諸葛亮躬耕地之爭」,尤為引人注目,這樁歷史「公案」至今未了,兩地年年都「秣馬厲兵」準備隨時論戰,大到歷史文化名城的認定,小到《三國演義》郵票小型張的發行,每遇時機都要爭執一番。

白巖松的回答
(水平越高,困惑越多)

人物週刊的記者訪問白巖松,問到:「處在中國電視新聞主持界的第一線裡,有什麼事情會讓你困惑嗎?」

他認為困惑應該是水平越高反而越多,應該是成正比:「覺得我現在的困惑要比我12年前的困惑多多了,12年前我活得非常開心和簡單,現在開心的程度遠遠不如12年前。我們在做新聞的時候,有人說,你們中央台多好啊,你們接觸新聞那麼多。當然,從我在央視工作以來,中國最大的、最有影響的新聞節目基本都是我主持的,直播,我幾乎一個沒落過。在這種空間裡,你當然應該再仔細想想背後應該還有很多的難處。這是一個層面,還有自己突破自己的這種慾望。就像一個跳高選手,跳高選手的最大特徵是以自己的最後一跳失敗完成自己的勝利,這是跳高跟其他運動項目的不同。你跳過一米八○了,當別人跳不過這個高度為你鼓掌時,你會滿意嗎?不會。你一定還在想如果再跳一下的話,可能這個高度也過去了。我覺得人生就是一場跳高比賽,一定要以最後一跳的失敗結束,一定的。」

科學家的研究
(四十非不惑)

人們常說「四十不惑」,然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多數人的大腦反應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記憶力都會在40至45歲開始顯著下降。負責這項研究的英國心理學教授威斯納斯說:「人體的各種身體機能在40歲之前都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但過了40歲之後將呈明顯下降趨勢。」據新華網消息,威斯納斯教授是在對2300名年齡在18至87歲的健康人進行研究之後得出上述結論的。威斯納斯教授認為,大多數人過了40歲以後大腦反應能力顯著下降,較之20多歲時的反應能力下降10至15個百分點,不過在記憶數字、圖像以及詞句方面的能力下降得略微緩慢一些。日常生活中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40歲以上的人經常會發現自己很難記起朋友或是同事的名字。
威斯納斯教授說,造成上述情況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很有可能與大腦的傳輸系統工作效率下降有關。英國牛津大學的大腦研究專家詹姆斯‧塞姆普勒表示:「這一傳輸系統的工作效率在人們進入40歲後將顯著下降,這意味著大腦內部神經的相互溝通能力減弱。」因此,研究人員指出,只有在人們更多地使用和鍛煉大腦機能的情況下,大腦的功能才能維持得更長久,也更富有效率。威斯納斯教授還認為,那些經常飲酒的年輕人有可能使自己的大腦功能減退到與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相同的程度。

一個小學生的困惑

南京《金陵晚報》與鼓樓區團委聯合,在小學生中開展了「續寫雷鋒日記」活動,在活動第一天,他們就收到了這樣一篇日記,它出自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之手,天真稚氣的語言,卻道出了當代孩子的困惑,發人深思。

2月27日 星期五 晴

老師佈置我們大家要學雷鋒做好事,為人民服務,我準備放學就開始行動,做個「小雷鋒」。

一放學,走出校門,老遠就看到爸爸的車停在路邊,我跑過去對爸爸說:爸爸,今天我想坐公共汽車,我要和雷鋒叔叔一樣,在車上幫助老弱病殘!爸爸說:「不行,時間很緊,趕快回家做作業。」我只好上車了。

回到家,看到樓下的草坪上,幾個老人在曬太陽。我想,我來陪陪老人,打發他們的寂寞。可爸爸已經催促了:快,上樓做作業,做完再……哎,又不行了。

媽媽回來了,忙著做飯,對!我幫媽媽擇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做好事呀!我剛說出我的意思,媽媽笑著說:孩子,快看書,這些事是媽媽做的,你的任務就是看書學習。哎……我只好返回了書房。

吃完晚飯,我對爸爸媽媽說,你們休息,我來洗碗!媽媽說,那多浪費時間,你還要練琴,不要幫倒忙。沒有辦法,我只好打消這個念頭。就這樣,做「小雷鋒」的計劃沒有實現。我想:要是雷鋒叔叔在,今天會不會和我一樣連做好事的機會也沒有呢?


 意林故事

「買櫝還珠」
(過度包裝的困惑)

「買櫝還珠」原本只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笑話,說的是捨棄了真正的精華,卻把沒有多大價值的附屬物當寶貝的事。而面對美輪美奐的包裝盒的誘惑,許多現代人竟有了「買櫝還珠」的困惑。一盒中秋月餅,又是塑料盒、又是鐵盒、又是紙盒,還要加上包裝袋,過度的包裝,最後丟掉還造成環境問題。台灣冷凍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沈達先生的一番話,實在發人深省。一套精裝書上千元,一盒月餅幾百元,一個品牌的酒按包裝不同竟有三四十個品種。有的酒裝在精美的硬紙盒內,裝飾有絲綢,容積足能放5瓶酒的盒內只放著一瓶酒兩個酒杯,竟然賣500多元。商品過度包裝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少商家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買家就有賣家,是正常現象。而包裝業一些人士認為,過度包裝的背後是暴利甚至是欺詐,消費者應保持成熟的消費心理。一位女士花300多元買了一瓶酒。這位女士告訴記者,酒是送人的,包裝好,還貼有價格標籤,送人體面。而一位專門推銷酒的人員告訴記者,許多酒就是「禮品酒」,其實與普通包裝的沒什麼區別。

道德的困惑

十二年前,有一個小伙子高中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也非常少。憑著自己的聰明勁,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個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頻頻地出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這些公司都是先對他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莫名其妙。

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復——

陳先生,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受罰的記載。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了兩點:1.您不尊重規則。2.您不值得信任。鑒於以上原因,本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方醒、懊悔難當。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卻還是對方在回信中最後摘錄的一句話: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沒有跨不過的陰影

有一種魚,叫仙胎魚。仙胎魚在水中游動異常靈敏,再加上身體透明,在水中極難辨認,外行人想捕到仙胎魚,簡直像摘星一般難。

然而,反應靈敏的仙胎魚,卻被內行的漁人大量捕捉。

漁人捕捉仙胎魚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兩個人各劃一隻木筏,在河中央相對拉開距離,再用一根粗麻繩貼著水面繫在兩隻木筏中間。然後,兩人同時劃著木筏,緩緩往岸上靠。而在岸上等著的漁人一見木筏快靠岸了,便紛紛拿起漁網,到岸邊就能輕易地撈起仙胎魚。

為什麼只用一根貼在水面上的繩就能把魚趕到岸邊呢?

原來,仙胎魚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只要一有影子投射水中,它們是寧死也不敢靠近的。水中一根繩子的陰影,竟把仙胎魚趕進了死胡同。

有時,人生也會遭遇生活的陰影,但如果像仙胎魚那樣,一見到陰影就膽怯、退縮,那麼,一抹小小的陰影,就會堵死人生的一切出路。

人生沒有跨不過的陰影,鼓起勇氣去超越陰影,你就能看到生活的陽光和光明的前景。

國王對於生命的困惑

某國國王雖日理萬機,仍下定決心要探討生命的意義。他要求全國學者就這個問題加以研究,提出結論。

「結論」是一本巨著,國王沒有時間閱讀,又要求編成一個小冊子。不料這時國王已經病危,無法閱讀。「生命到底是什麼?」他要求一位年老的哲學家用一句話作答。據說,這位哲學家在國王耳邊輕輕地說:

「生命就是:一個靈魂來到世界上受苦,然後死亡。」國王聽了,溘然而逝。

生命的意義真是如此嗎?據確鑿可靠的考證,這段記載遺漏了一些重要的字句。那位年老的哲學家最後向國王報告的全文是: 「生命就是上帝派遣一個靈魂到世上受苦,然後死亡。可是由於這個人的努力,他所受過的苦,後人不必再受。」

這就對了。「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但所有的仁人志士在撒手西歸之際,世上的災難、缺陷、危機,都比他呱呱墜地時要減少一些;有人減少了水災,有人減少了飢餓,有人減少了小兒麻痺症,有人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仇恨隔閡。

十年的困惑

兩戶人家的空處長著一棵枝繁葉茂的銀杏樹,有一年,其中一戶人家的主人去了一趟城裡,知道銀杏果可以賣錢。於是,他摘了一袋背到城裡,換回一大疊花花綠綠的票子。另一戶人家的主人上門要求兩家均分那些錢,他的要求當然被拒絕了。情急之下,他找出土地證,結果發現這棵銀杏樹劃在他家的界線內。於是,他再次要求對方交出銀杏果的錢,並且告訴對方這棵銀杏樹是他家的。對方當然不會認輸,他也開始尋找證據,結果從一位老人處得知,這棵銀杏樹是他曾祖父當年種下的。兩家鬧起糾紛,反目成仇。鄉里也不能判斷這棵樹究竟應該屬於誰,一個有土地證,一個有證人證言。

於是,兩人起訴到法院。法院也很為難,建議庭外調解。兩人都不同意,他們認為這棵銀杏樹本應屬於自己。案子便拖了下來。他們年年為這棵銀杏樹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這樣的故事延續了十年。十年後,一條公路穿村而過,兩戶人家拆遷,銀杏樹被砍倒,這場歷時十年的糾紛才畫上了句號。為了一棵樹,他們竟然鬥了十年!三千多個本來可以快快樂樂的日子,難道不比一棵樹重要?他們心中只有一棵會給他們賺錢的樹。

有時候,一個人為了得到某種東西,往往會失去比這種東西重要得多的東西。

心是一個湖

鹽鋪裡的一個學徒總是對現狀不滿,覺得日子過得不如意,常常向師傅抱怨。

這一天,師傅又聽到徒弟在抱怨,於是讓他去取兩小包鹽過來。

徒弟把鹽取回來後,師傅讓徒弟把其中一包鹽倒進水杯裡喝下去,然後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來,說:「很苦。」

師傅笑著讓徒弟帶著另一包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

師傅讓徒弟把鹽全部撒進湖水裡,然後對徒弟說:「現在你喝點湖水試試看。」徒弟不知道師傅是什麼意思,只好去喝了口湖水。

師傅問:「什麼味道?」徒弟回答:「很清涼。」師傅問:「嘗到鹹味了嗎?」徒弟回答:「沒有。」

師傅點了點頭,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著他的手說:「人生的困惑如同這些鹽,有一定的數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困惑的容積決定困惑的程度。所以當你感到困惑的時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積放大些,讓自己的心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繩索的困惑

一個年輕人從家裡到禪院去,在路上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老禪師。來到禪院,他與老禪師一邊品茶,一邊閒扯,冷不防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皆因繩未斷。」年輕人聽到老禪師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老禪師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我驚訝的是,你怎麼知道的呀?」年輕人說,「我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道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有看到,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

老禪師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年輕人大悟!因為一根繩子,牛兒失去了草原;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因為一根繩子,駿馬失去了馳騁。

因為世界有無盡的精彩,所以我們有著無盡的慾望和困惑,當我們被它們牽引,眼睛應接不暇地盯著一個局部,我們實際上就被套上了一個繩索。於是,我們享受不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我們不再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快樂。

泰戈爾的困惑

我在泰戈爾的散文中信步漫遊,無意中撞到了他的困惑。

「樵夫的斧頭,問樹要斧柄。」

「樹便給了他。」

「刀鞘保護了刀的鋒利,它自己則滿足於它的遲鈍。」

「『完全』為對『不全』的愛,把自己裝飾得美麗。」

泰戈爾在困惑。樹給了樵夫斧柄,卻付出生命的代價,刀鞘默默地拂拭著刀刃,它笑了,你瞧,刀是多麼的鋒利。是的。你將它保護得好好的,可你呢?你就這樣甘心於自己的遲鈍嗎?
「完全」為了「不全」的愛,就把自己裝飾起來,這是為了讓它也健全起來嗎?

「頃刻的喧聲,譏笑著永恆的音樂。」

「死亡印記給生的錢幣以價值,使它能夠用生命來購買那真正的寶物。」

「回聲嘲笑著她的原聲,以證明她是原聲。」

泰戈爾在輕泣。困惑,泰戈爾的困惑。很深刻,很耐人尋味。泰戈爾也困惑,可是他並未因此對世事絕望,他勇敢地面對了這些,他說:

「世界已在早晨敞開了它的光明之心。

出來吧,我的心,帶上你的愛去與它相會。」

是的,在面對觀念的衝突時,不要盲目地選擇,就帶著你的愛去與它相會吧!

水裡的游魚是沉默的,陸地的獸類是喧鬧的,空中的飛鳥是歌唱著的。每種生物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性,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觀念。當這些碰到了一起,發生衝突時,請不要過分排斥「異己」。於是人類兼有了海洋的沉默、地上的喧囂、空中的音樂,不是嗎?

自由的困惑

這兩隻鳥兒原先都是野生的,我在鳥市上買了它們,把它們請到籠子裡。它們的憤怒是顯而易見的,不太愛吃東西,也不叫,只是在籠子裡不停地飛,衝撞著籠子。

一年以後,它們對這個人工環境已經習慣,它們在籠子裡歌唱著,顯得很高興。每天早晨6點鐘,就能聽見它們的歌聲,它們用歌聲叫醒我,和我的全家。

有一天,單位裡的同事告訴我,這種鳥兒還可以放到籠外來養,它們不會離開籠子很遠,到了晚上,會自己回到籠裡。回到家我打開籠子,看見那兩隻鳥兒並不往外飛,它們圍著籠門飛來飛去,跳躍著,好像在試探這敞開是不是真實,或者在考慮這是不是一個更大的危險。

當它們最終確認,這確實是一種自由時,才小心翼翼地從籠子裡蹦了出來。然而它們卻沒有飛遠,我發現,這鳥好像已經不太會飛,它們飛的高度不超過一尺。它們更擅長的是蹦,它們的翅膀不過是在幫助它們蹦得遠一些,離開籠子不久,它們就又回到籠子上。它們站在籠頂上,抬起翅膀啄著羽毛,它們的自由和不自由,原來不過是幾厘米的距離。

還沒有等到傍晚,它們就又自願回到籠子裡,它們在籠子裡吃著食,喝著水,互相啄著羽毛,快樂地嬉戲著。它們對那個敞開的籠門看也不看,在這個有吃、有喝、有快樂的環境裡,敞開的籠門又算得了什麼呢?


 應用與創新

世界的困惑

生活中存在著種種令人困惑的事情。社會越來越文明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而人們的心裡承受力卻越來越脆弱;各種傳媒越來越發達,整個地球變成一個小小的村落,而人們的生活圈子卻越來越小,人際交往越來越少;全世界越來越重視環保,而破壞環境的事卻越來越多,人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惡劣;老師、家長都在呼籲「減負」,而學生的書包卻越來越重……

下面是一個盲人與路燈的故事,不知道能不能解開這種困惑:我是巷子裡的一盞路燈,每天晚上照亮夜歸行人的路。一天一個頑皮的孩子踢足球時把我踢破了,我再也不能發光給人引路。黑暗中,我看見一個個行人從我身旁走過,他們一邊抱怨弄壞路燈的孩子,一邊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卻沒有人來修理我。盲人王大爺知道我受傷了,找人來換了新燈泡,現在我又能給人指路,但是我真的很困惑,盲人也需要路燈嗎?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迷茫了。

怎樣讓工作「有意思」

怎樣讓工作既掙錢又有意思,一直是困擾現代人的大問題。從詞源分析,工業革命後,工作自誕生之日起隱含著「別指望我有意思」的意思。最早用來表達工作之意的英語詞「JOB」,原指不體面的勾當。15世紀英國第一代產業工人認為背井離鄉去幹拿工錢的活兒很不體面。的確,如果終生勞碌,永不安寧,如果從現在起就放棄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同時又決心把一個又一個沒意思的活一直幹到70歲,就為了掙錢,人生多麼不值。就算成了億萬富翁又有什麼意思呢?美國《未來學家》一期以「怎樣讓工作有意思」為題報道的文章開頭寫道:「如今的職員已無法忍受專制的非人的環境,他們需要將工作的意義和生活的意義融為一體,他們渴望目標明確的整體,並在其中感受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