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必不可免

挫折是一種財富

只有經受住挫折的人才可能成功

對青少年需要進行挫折教育

遭遇挫折首先要總結經驗

希望和勇氣是戰勝挫折的武器

學會應對挫折才能健康成長

戰勝挫折,撫平傷痛繼續前進

放大痛苦是軟弱的表現

 名言


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晉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巴爾扎克

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泰戈爾

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魯迅

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 ——貝多芬

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 ——愛迪生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 ——愛因斯坦

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梁啟超

正路並不一定就是一條平平坦坦的直路,難免有些曲折和崎嶇險阻,要繞一些彎,甚至難免會誤入歧途。 ——朱光潛

 經典素材

經不起挫折的「故事大王」
(兒童的挫折教育需要加強)

最近在廣西南寧市舉行的第七屆全國「故事大王」選拔邀請賽上,儘管孩子們都是全力以赴,但由於「表現太假」,難以贏得評委的讚許和觀眾的掌聲。比賽最終變了味,成了「比哭大賽」。

 一個女孩在故事還沒講完時,看到了工作人員舉起的「超時」牌,當即臉紅耳赤地愣住了,隨後走下台來就大哭不止。立刻有家長和輔導老師圍了過來,紛紛開始了對裁判的埋怨。女孩在大家的「聲援」下噘起嘴哭得更凶了。

比賽期間,大會安排參賽的小選手和鞠萍、豆豆等著名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聯歡,其間公佈參加決賽選手的名單。一些正玩得興高采烈的孩子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馬上毫無顧忌地大哭起來,更有甚者,一邊哭一邊在地上滾來滾去。

「不僅在宣佈複賽結果的時候場面尷尬,當晚小選手住得最集中的一棟賓館樓上也是哭聲陣陣,一些家長和輔導老師不是從正面安慰和引導、鼓勵孩子,而是一味抱怨選拔不公正,組委會工作人員的住處不斷有選手的家長和老師上門來找。」這位負責人無奈地說。

兒童教育專家、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健興認為,在這次比賽中,許多孩子表現出不能經受打擊的性格缺陷,這是一種「常見病」,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缺陷。部分家長和老師忽視對孩子的挫折教育,對他們從小就開始大包大攬,不讓他們經歷絲毫的風吹雨打,這樣做對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古人的挫折故事
(忍受不了挫折便成就不了事業)

南朝的祖沖之,在當時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進行大量複雜的計算,一遍又一遍,歷經無數次失敗,終於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做了無數次失敗的實驗,總共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最終才確定用鎢絲來做燈絲,提高了電燈的使用壽命。法國作家小仲馬,不靠其父之名氣,決定用自己的實力取得一番成就,他一次次地往報社寄稿,卻都被報社退了回來,但他沒有因此而失望,仍繼續創作,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著成了成名之作《茶花女》。

試想,如果祖沖之苦於那繁瑣的計算、屢次的失敗,而選擇了放棄,他能有這一番成就嗎?如果愛迪生對於自己的失敗感到灰心失望,不再繼續做實驗,他能有2000項發明創造,從而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嗎?如果小仲馬忍受不了一次次退稿的打擊,不再繼續寫作,會有《茶花女》這部名著問世嗎?

柏楊的痛苦與挫折的經歷
(挫折是人生的一種救贖力量)

柏楊是台灣著名作家,1979年,他因為「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直到1985年才被放出來。五年的牢獄生活,把柏楊從一個「火暴浪子」改變成為「謙謙君子」,不再像過去那麼尖銳、激進,而是變得理性、溫和。就連周圍的人都說:「現在的柏楊很有同情心,也知道替別人留餘地,不像從前,總是那麼火辣辣的。」

柏楊說,他也曾經怨過、恨過。他回憶那段日子,經常失眠,半夜醒來時發現自己竟然恨得咬牙切齒,如此,前後大約持續了一年。後來,他意識到不能這樣繼續下去,否則,他不是悶死,就是被自己折磨死。

於是,他開始大量閱讀歷史書籍,光是《資治通鑒》前後就讀了三遍。他從這些書籍中領悟到,歷史是一條長河,個人只不過是其中微小的一點。他瞭解到一件事:生命的本質原本就是苦多於樂,每個人都在成功、失敗、歡樂、憂傷中反反覆覆,只要心中常保持愛心、美感與理想,挫折反而是使人向上的動力,甚至成為一種救贖的力量。

大文豪托爾斯泰有一篇小說《復活》,內容述說一名女子經歷了人生中各種打擊,她的內心始終充滿著悲憤與怨恨。然而,在她最後流放的日子裡,她終於覺醒,不再怨歎自己的遭遇,反而很感激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際遇。肉體上儘管受創,但她讓自己的精神重新得到復活。柏楊覺得「復活」這個故事,很像他自己。

自殺的大學生
(放大痛苦釀悲劇)

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統計,自殺已經成為我國15~34歲年齡段青壯年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尤其近幾年來,高校學生自殺事件層出不窮,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重視。

「大學生自殺是我們不能忍受的損失,它給家庭造成的災難是毀滅性的,給社會造成的損失也很大。」應邀前來「大學生抑鬱與自殺預防與處理培訓班」講學的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咨詢與會診中心主任Louise Douce教授的這個觀點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共識。

2004年,中南大學自殺預防研究所在對該校學生調查中發現有14.6%的學生表述自己在一年內認真想過要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也在今年對1010名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有過輕生念頭的學生占10.7%,其中女性高於男性,三年級最高(為13%),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高於成績好的學生,文科學生高於理科學生。

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對現在的大學生充滿同情:「他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衝突,有各種複雜的問題需要解決。怎麼面對困難、有哪些處理壓力的技巧等等這些孩子們在正常發展階段就應該得到解決的問題,由於高考壓力的存在而被忽視。」

很多研究證明,儘管自殺往往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但學業壓力、人際關係、情感挫折、抑鬱症等神經症的困擾、難以適應環境等是導致很多大學生選擇自殺的重要因素。大學生仍舊缺乏挫折教育,將會給國家、社會和家庭造成巨大損失。

浙商補課
(直面挫折才能找到出路)

2005年4月,一群浙江紡織企業老闆步履匆匆,他們趕著場尋求補WTO課的機會。後配額時代的到來,給這些浙商創造了發展新機遇,也帶來了從未經歷的國際化挑戰。

去年浙江紡織品涉案「兩反一保」(反傾銷、反補貼和特別保障措施)14起,涉案金額高達9.67億美元,占涉案總額的85%。這或許能解釋一個關於紡織品「走出去」的話題之所以引起政府、浙商如此重視的原因。而背後更嚴峻的問題是:長期以來,較為突出的以同質化的中低檔產品為基礎、以價格戰為主要手段的無序競爭,已成為制約浙商進入國際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國外強大的競爭,給以低價格低成本見長,核心競爭力不夠的浙江企業一個措手不及,粗放式增長方式、產品附加值低、開發能力不足……一系列的缺點也隨之表現出來。震驚世界的「西班牙人燒溫州鞋案」就是這類現象的極端表現。

為應對歐美貿易壁壘,短短半個月內,浙江已經召開了三次與紡織品出口相關的會議。「浙商應該爭取從靠低成本競爭轉向靠高技術高質量結合的產品競爭,這樣不僅現在有優勢,而且還有持續發展的後勁。」這是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為浙商國際化開出的藥方,並被浙商自己認同為急需要補上的一課。

其實,這也是初次在WTO試水的商人都會遇到的困境,快腳步的浙商則提前了相遇時間,渴望找到突破點的他們,正努力學習著國際市場潛規則,剖析自身不足,不斷改進,期望通過這些行動在今後的國際舞台跳出更華麗的舞步。

開普勒多舛的一生
(成功需要不斷經歷挫折)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從童年開始便多災多難,在母腹中只呆了七個月就早早來到了人間。後來,天花又把他變成了麻子,猩紅熱又弄壞了他的眼睛。但他憑著頑強、堅毅的品德發憤讀書,學習成績遙遙領先於他的同伴。後來因父親欠債使他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他就邊自學邊研究天文學。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又經歷了多病、良師去世、妻子去世等一連串的打擊,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學研究,終於在59歲時發現了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以驚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學的桂冠,成為「天空的立法者」。

心理學家教你怎樣應對挫折
(對付挫折需要科學的方法)

人在遭遇挫折時,往往會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難以安下心來,工作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那麼,人在遭受挫折的時候,又應如何進行調試呢?

(1)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從客觀、主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2)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要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們)傾訴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後打算,改變內心的壓抑狀態,以求身心的輕鬆,從而讓目光面向未來。

(4)學會自我寬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懷坦蕩,情緒樂觀,發憤圖強,滿懷信心去爭取成功。

(5)補償。原先的預期目標受挫,可以改行別的途徑達到目標,或者改換新的目標,獲得新的勝利,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是人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6)昇華。人在落難受挫之後奮發向上,將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使之昇華到有益於社會的高度。這也是人的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7)應善於化壓力為動力。遇到挫折和失敗或即將遇到挫折和失敗,會面臨很大外在的心理壓力,在這個時候,你是氣餒,當逃兵,還是奮起,繼續而勇敢地追尋?這對人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很多名人、偉人在挫折和失敗面前,從不低頭、氣餒,而是善於化壓力為動力,從逆境中奮起。他們的成功經歷很值得我們大家去深思,去學習。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荊斬棘的「刀」,那麼,挫折就是一塊不可缺少的「頑石」。為了使青春的「刀」更鋒利,讓我們勇敢地面對挫折的磨礪吧!

劉備痛苦後的錯誤抉擇
(放大痛苦會做錯事)

劉備面對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無法釋懷,結果在痛苦中做出錯誤決定,貿然出兵伐吳,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劇。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古人已經為我們做出了太多的榜樣,也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在現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社會裡,挫折無處不在。若因一時受挫而放大痛苦,將會終身遺憾。遭遇挫折,就當它是一陣清風,讓它從你耳邊輕輕吹過;遭遇挫折,就當它為一陣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讓它在你心中激起驚濤駭浪;遭遇挫折,就當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顆塵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淚,就足以將它淹沒。

蘇武與王昭君
(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是最好的選擇)

當蘇武被流放到北海時,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著,似乎在歡迎這位堅貞不屈大漢臣子。這十幾年的痛苦如果可以當作是一次挫折,那麼這次挫折無疑是痛苦的,可是這位放羊老人從未曾放大痛苦,於是十幾年後,大漢的丹青上書寫下了不屈的堅貞氣節。

昭君出走大漠,絲綢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駝鈴的丁東聲,「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不應該是她真實心態的寫照吧!如果不賄賂畫師,終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麼是挫折換來了漢匈兩地人民的短暫安寧。

蘇武和昭君的舉動應該是對直面挫折,縮小痛苦的心理的詮釋。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桑蘭的笑容
(挫折後選擇堅強)

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桑蘭在體操賽場上的優異表現,使她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但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上,一次賽前訓練,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為「著名」。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桑蘭的傷勢異常嚴重:頸椎呈開放性、粉碎性骨折,75%錯位,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以下部位失去知覺。

但從她甦醒過來以後,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從她重新面對公眾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遠浮現著燦爛的微笑。17歲的小姑娘,17歲的純真的讓人慨歎的微笑,征服了美國,征服了中國,征服了世界。

如今,24歲的桑蘭,人生的美麗畫卷剛剛展開。她曾經跌倒過,她正在站起來。告別了自己心愛的體操訓練場,把奧運冠軍的夢想塵封在心底,桑蘭坦然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永遠微笑著的「陽光女孩兒」。她在堅持康復訓練的同時,不僅在北大新聞傳播專業苦修學業、在「星空衛視」主持一檔《桑蘭2008》的體育節目,還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說做令所有華人想起來就熱血沸騰、激情洋溢的申奧形象大使、殘奧大使,做一名光榮的奧運聖火的傳遞者……桑蘭用她的微笑告訴人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堅強。

 

 

 意林故事

遇挫的蜘蛛和三個人的故事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只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只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甜檸檬的故事

在挫折面前,你不妨記住《伊索寓言》中的這個故事:

有隻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卻苦尋而不得,只找到一些酸檸檬,這實在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但它卻說:「這些檸檬真甜,正是我所渴望的。」

這種不說自己起初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東西有多麼不好,卻百般強調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的優點,借此減輕內心的失望與痛苦,這些心理被稱為「甜檸檬作用」。「甜檸檬作用」的特點是,不太注重原先預定的目標與結果,誇大現得利益的好處,減少或否定它的不足之處,以減輕實現不了預定目標時的失望程度。

奮鬥與挫折

年輕的奮鬥一直想要自己創業當老闆。為此特別去請教時常照顧他的老村長。

村長聽了他的來意和想法之後,說道:「我介紹你給一個人,在做重大決定前,你如果能先和他商量一下,對你的事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奮鬥:「真的嗎?是誰呢?」彷彿看到大把大把鈔票已經裝入口袋,睜大雙眼。

村長喝口茶,緩緩說出一個名字:「挫折魔人。」

奮鬥滿臉不可思議地喊:「村長您別開玩笑了,村裡每個人都知道他以前在外面工作了幾十年,做什麼工作都失敗,前一陣子才回到村子,所以才會有人叫他——挫折魔人。」

村長放下茶杯,搖搖頭看著奮鬥,淡淡地說:「那是其他人不懂得如何利用挫折、如何從挫折身上學習。」

奮鬥心想:「聽你在瞎扯。」可是表情還是很受教的樣子。

村長歎口氣,繼續說道:「你知道嗎?他擁有你最缺乏的資源,有了這個資源,可以讓你少打拼二十年。」

「是什麼?」

「挫折的經驗。他雖然無法提供給你通往成功的快捷方式,卻能提醒你哪一條路很可能會通往失敗,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奮鬥從挫折魔人那裡果然得到了很多經驗教訓,後來在創業路上避過了一個個險灘,終獲成功。

山水的挫折

山之仁,在於涵納了蒼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護了弱小的悲嘯;或者環抱雙手,讓流水變成湖泊,或者裂開身軀,讓瀑布倒掛前川,山謙卑地靜立著,緘默地忍受著時間的風沙輾轉的痛苦和人類的恣意給它的挫折。

水的流動,卻更像是智慧的追求,個性並且張揚,流動便是它惟一的宿命。它並不會思索著怎樣直面擋路的頑石,而是輕柔的繞開,只讓幾縷青苔去教會頑石流水的意義。它也從不化解,任由飄零的樹葉,人類的污穢隨著水流逝,卻從不允許它們在水面上發芽,只叫無盡的孤獨告訴他們水流的意義。在水的心中,無彼無此,遇曲遇直,一顆痛苦的小石子,就會換來水的澎湃。
山和水並行著,讓靈魂在歲月的風沙中磨煉、輪迴、遭遇。「你為何要一直流動呢?」山問,「難道萬頃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難道萬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對?難道萬種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沒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捲起千層浪,淹沒村莊,猙獰得張揚。

「我何嘗不想面對挫折,我何嘗不想化解痛苦!」水說,「只是我必須匯入海洋,必須放大這痛苦,在無盡的流動消逝中教會人們,用幻滅的海洋告誡人們,必須謙卑地做人。」

山沒有回答,只是打開了懷抱,讓人們躲進懷中,讓水在山腳下盤旋,讓果實在樹上生長,讓人們得以生存。

「有多少幻滅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說,「我要面對挫折化解痛苦,給人們家園,忍受一切的風霜。」山靜立著,水流動著。

水,卻史無前例地凌亂,兩岸的風景,只是浪花翻起時的告別,水裡的魚兒,只是轉身的一個再見。在水裡,一切都走向終結,一切痛苦,都顯得巨大。

山和水對視著。

「其實,你我並不是對立著的。」山說,「我們都在等待。等待有一個人,能理解挫折,能放大痛苦。等待一個人,在山的頂峰默讀水的流動,在水的旁邊誦頌山的倒影!」

山開始流動,水開始靜默。

水開始堅強,去面對挫折。

山開始柔弱,去放大痛苦。

瓦缸翻到溝裡後

從前,有兩個人推著車子去賣瓦缸,一不小心車子翻到溝裡去了。一人沮喪地說:完了,完了,摔碎這麼多缸,這可怎麼辦。另一人卻說:謝天謝地,還有那麼多的缸沒有摔碎。

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故事,三歲小孩聽一遍就能講了。可是它卻深刻地告訴我們對待挫折的兩種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說自己的命運如何如何的不好,總是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而有的人則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對待挫折,把挫折看作展示自己的寶貴機遇。

一個幽默故事的啟示

今天看到了一個幽默故事:有三個人到紐約度假。他們在一座高層賓館的第45層訂了一個套房。一天晚上,大樓電梯出現故障,服務員安排他們在大廳過夜。他們商量後,決定徒步走回房間,並約定輪流說笑話、唱歌和講故事,以減輕登樓的勞累。笑話講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34層,大家都感覺精疲力竭。

「好吧,彼德,你來講個幽默故事吧。」

彼德說:「故事不長,卻令人傷心至極:我把房間的鑰匙忘在大廳了。」

一個小笑話而已,可是它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痛苦,所以幽默;我們幽默,所以快樂。我們總會碰到困難、痛苦、挫折、磨難,但生活態度不一樣的人,看到的就不一樣,樂觀的人看到的是一種享受,悲觀的人看到的就僅僅是折磨而已,只要我們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快樂就不會拋棄我們的,明天的世界總會更好。

挫折是條狗

一直就有一種動物,人們至今都叫它「狗」。有一隻狗的名字叫做「挫折」;挫折是一條狼狗,尖利而兇猛。

古時候,有兩個商人,他們多年經商成功,一帆風順,但都不知道狗是什麼樣子的。

第一個商人膽子十分小。一天,他在街上看到有人賣「挫折」,就跑去問:「這小東西蠻可愛的,叫什麼呀?」賣狗的人說:「它叫『挫折』,你要嗎?」商人迫不及待地回答:「要,要,要!」他付了錢,並要求賣狗的人把「挫折」送到家裡去。賣狗的人走了,他上前撫摩挫折,而挫折凶狠地叫了一聲:「汪!」嚇得他渾身發抖。他以為自己太高,令挫折不滿意,便伏下身子趴到挫折面前,剛伸出手要撫摩它,挫折便咬斷了他兩根手指頭,商人跑出房屋,滿山坡奔跑,挫折追在後面,商人一慌墜落進河溝。挫折還不依不饒地叫了數聲,才離開。商人被救上岸時,差點兒斷了氣。

另一個商人在路上碰見了挫折,他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動物。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想撫摩它那光滑的皮毛,可挫折凶狠地叫了一聲:「汪!」還要撲上來撕咬他,勇敢的商人拿起馬鞭向它狠狠地抽了兩下,它便老實了,從此對商人服服帖帖。

一天,這兩個商人一同去廟裡進香拜佛,他們要告辭時,商人問老和尚:「老師傅,拴在樹邊的那個小動物叫『挫折』,它到底是什麼動物啊?」老和尚笑了笑,說:「人的一生有很多的挫折,其實,挫折是一條狗!你要怕它,它就凶狠;你要不怕它,它就馴服!」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的醫生

有位醫生素以醫術高明享譽醫務界,事業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診斷患有癌症。這對他不啻當頭一棒。他曾一度情緒低落。最終他不但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他的心態也為之一變,變得更寬容、更謙和、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勤奮工作之餘,他從沒有放棄與病魔搏鬥。就這樣,他已平安度過了好幾個年頭。有人驚訝於他的事跡,就問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

這位醫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個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溫暖每個人。這位醫生不但醫術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所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制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但我們卻可以安排當下的生活;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的人生就一定不會失色。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點信心。希望是什麼?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將活得生機勃勃,激昂澎湃,哪裡還有時間去歎息去悲哀,將生命浪費在一些無聊的小事上。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只要我們不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應用與創新

堅持尋找自己的「天命」

每個人在其一生中,都擁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命」。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天命的,那時的我們從不害怕做夢,也不畏懼去想像,渴望著迎接任何未來可能發生的事物。但當時光流逝,在添增歲數的同時,我們也經歷了不少的挫折,嘗到了不少失敗的滋味,漸漸地發現了夢想和現實的差距,有些人更因為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而放棄、遺忘了天命。
但換個角度想,這些在人生中遭遇到的挫折,正可以用來砥礪我們的精神,磨煉我們的心智。常言道:「平靜的海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柳永因為仁宗一句「且去填詞」而讓煮熟的鴨子飛了,但是他也為後人留下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佳作;蒲松齡一直考到五十二歲,機遇總是與他擦肩而過,但是他並不因此而氣餒,反而重振人生,寫出家喻戶曉的《聊齋誌異》;曹雪芹面臨了家道衰落的困境,但不論如何,「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他留給社會的是一部曠世巨作《紅樓夢》。一個人的價值,實在不能以一時的成敗來論衡,我們應該秉持著堅定的毅力持續不懈的努力,為那遲遲不肯現身的成功,等待到最後一刻。

遭遇挫折後也需要逃避

一個人遭遇挫折後我們往往鼓勵他要堅強,忘掉一切痛苦,直面挫折勇敢地站起來。然而有時候直面挫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選擇逃避反而可能更加有利於事情的解決。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因《老人與海》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作品中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然而,你可能有所不知,海明威卻因一種叫ED的機體功能障礙而一直困擾,造成強烈的心靈痛楚和自卑。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就曾這樣形容過他:「一個敏感的人硬要充硬漢」;另一位「迷惘的一代」的著名作家菲茨傑拉德的妻子扎爾達更是直言不諱地將海明威的「丈夫氣概」斥為「像假支票一樣的東西」。

但是海明威一直以「硬漢」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生活的一個象徵,而那位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孤獨地與環境和自我苦苦搏鬥的老漁夫無疑就是海明威自己。為了逃避這一疾病對他毀滅性的打擊、逃避在現實生活中嚴重的挫折感、逃避他在現實生活中對家庭、婚姻和妻子的責任,他構建了一個虛擬的、與現實世界沒有任何關聯的「大海」,以在其中的鬥爭、勝利和榮耀來慰藉自己焦灼的心靈。

正是需要避免自己的痛苦感受,海明威才借助「硬漢」的文學形象給自己以掩飾。也可以說,海明威借助文學逃避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挫折,而達到慰藉自己心靈的目的。

可悲的是,這一切努力還是不足以拯救現實生活中的海明威,最終他還是走向了自殺的道路。但他這種逃避挫折的方法也許值得我們學習。

經過挫折教育就能成功嗎

湖南電視台推出的以「想唱就唱」為口號的電視節目「超級女聲」近來聲勢很大。「超級女聲」第一輪叫「海選」,場面相當殘酷,有人觀後說,從來沒有見過說話這麼「狠」的評委。比如,一個15歲的中學生懷著夢想請了假來參加「超級女聲」,當她鼓足勇氣剛唱不過1分鐘,就被叫停,評委說,「看來你對唱歌沒什麼天賦,唱成這樣,回家好好歇著吧。」翻看著童話故事長大的孩子們於是意識到,距離「白雪公主」看來還是有差距,自己原來不過是只「醜小鴨」,一下子從雲端掉到了地面。

當然,歷經風雨、看慣冷暖的成年人,對這種小兒科的「挫折」可能是一笑置之,我們也不會矯情到認為孩子們就接受不了挫折,但對「挫折教育」的錯誤認識有必要矯正一下。

當下普遍理解的「挫折教育」是「打小受點挫折好」。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古訓始,我們的文化都是「倒吃甘蔗」式的,相信先苦後甜,越挫越勇,一種近乎宗教信仰般的樂觀。比如韓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後來將兵十萬;香港的周星馳,從「跑龍套」到今天一個「真正的演員」。人都難免遇到挫折,越早越好,一帆風順的人碰不得逆境,遇到不可抵擋的失敗的可能性極大——這幾乎就是對「挫折教育」內涵的註解。
但「超級女聲」顛覆了這種傳統的「挫折」觀。不是有先苦後甜嗎?我們也有「贏者通吃」,也有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的「馬太效應」,從「海選」到最後的總決賽,從普通人到明星,有些幸運兒將走上一條可以預測到的光明坦途,而大多數人可能就會放棄成為一個明星的夢想,頂多在茶餘飯後多些談資,或者老的時候再重提一下當年勇。

「超級女聲」讓我們認識到,需不需要受挫折,以及能否變眼下挫折為將來成功,跟對自己的準確定位關係極大。韓信有將兵之才,周星馳有表演之能,他們受挫折不過是暫時主客觀條件不具備而已,韓信後來隨著漢王,沙場征戰,終能成才;周星馳注意鑽研演員的自我修養,幾經磨煉,也成為今天電影圈中的優秀分子。說白了,要發掘自己適合幹什麼,能幹什麼,不失信心,在適合發揮才能的領域受點挫折就是好事,但要不是自己的長項,盲目相信「受挫就是好」,非得較真,那就真是有點可笑,不是唱歌的材料,幹嗎非得催生一個偉大歌唱家的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