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距離包括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與空間距離不一定成正比
心理距離折射出人間情感
距離的遠近決定於人們的親疏程度
距離產生美
距離可以調節人際關係
距離可以保證社會正常運行
縮短距離的途徑是行動
人際交往中需要有安全距離
名言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 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愛你。
——泰戈爾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老子》
遠交近攻。——《戰國策》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如果心是近的,遙遠的路也會是短的。——俄羅斯諺語
遠的香,近的臭。——諺語
親戚遠來香,鄰居高築牆。——諺語
不怕千里遠,只怕隔層板。——諺語
三年見一見,殺雞又下面;一日見三見,口水噴上面。——諺語
人有厚薄,水有深淺。——諺語
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諺語
人走茶涼。——諺語
親雖親,財帛分。——諺語
經典素材
「距離說」的啟示
(距離產生美)
「距離說」是意大利美學家朗吉努斯率先提出來的。其根本要義在於,觀眾在看戲時,要和舞台上的演員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美學效果;如果太近,就會降低這種美學效果。當然,距離太遠也達不到這個效果。現在劇場裡的票價視距離而定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看到,在第一、二排的票價和最後幾排的票價比在中間幾排的票價低得多,就是這個緣故,中國有句民間俗語:「守著羊圈才知道羊圈騷。」也應驗了這一理論。還有諸如「親戚只可走著,不可守著」也是這個道理的再現。
古代詩詞中的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折射人間情感)
在古代詩詞中存在很多說明心理距離可超越空間距離的例證。如表達愛情,李商隱的《無題》:「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男主人公向難以相見的情人傳遞心聲,儘管兩人相隔遙遠,可男主人公對伊人的思戀卻是如此的近;元稹的《離思》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所愛已失,兩人的距離可謂遠矣,然而愛之深摯專一又讓這份美好的情思歷歷在目,思念的距離難道會是遠的嗎?蘇軾對亡妻的思念更讓人感覺到近距離的痛:「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諸多的詩句無不證明了:在刻骨銘心的相思面前,有距即是無距。
而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卻恰好與「咫尺天涯」形成強烈的對比,正印證了友情可以穿越時空的距離。
也有體現親情與距離的關係的,如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雖相隔千里,卻能清晰地「看見」家中的情形。再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時空的距離反而加深了他們心中的親情,在他們心中,有距也變成了無距。牛郎與織女天河遠隔的相思故事說明距離使愛情更美好更久遠。
詩人對距離的感受
(心理距離與空間距離)
顧城的《遠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在目光可視之間,你與我的距離不可能遠於你與雲的距離。可詩人為什麼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呢?原因是詩人所寫的是一種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種被扭曲了的人際關係。在這扭曲了的關係中,一切都顛倒了。本應相親相近的人與人的關係,由於心的阻隔而疏遠了,顯得那麼孤寂而不可接近;因為人際關係的疏遠,人與自然反而拉近了距離,顯得十分親近。
泰戈爾的詩《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 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愛你。」因為愛戀,在詩人心中,世上最遠的距離居然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和你雖面對面心卻不能相通的距離!
距離要適中
(距離產生的美也是相對的)
汪國真的《旅行》:「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充分說明了距離可以產生美。而他的另一首詩《山高路遠》:「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則明白地告訴我們:距離是相對的。距離只有適中才會美。打個比方,坐在離湖較遠的地方,看不見髒水,這就是距離產生美。
台灣詩人筆下的距離
(兩岸相望,距離是憂傷)
餘光中的《鄉愁》:「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海峽再寬,在作者眼中,它隔開的也不過是「這頭」與「那頭」,阻斷不了的是濃密的「鄉愁」。
再如洛夫的《邊界望鄉》:「當距離調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遠山迎面飛來/把我撞成了/嚴重的內傷」 ,看不見的遠山能在詩人的望遠鏡中擴大數十倍並迎面飛來把詩人撞成「嚴重的內傷」,而遠隔海峽「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何以如此?鄉愁!是鄉愁讓兩岸遙遙相望的遠距離縮短為近距離了。心理上的近距離恰好折射出炎黃子孫割不斷的濃濃血緣之情。
請保持車距
(距離與安全)
城市是一個具有高度同一性的精密機器。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各方各面都要遵守秩序,保持距離,才能保證城市的正常運行。
如今,城市裡的私家車和出租車越來越多,導致交通高度緊張,即使不堵車的時候,車與車之間的距離也不可能很遙遠。所以,開車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警惕,要和前面的車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然而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總是喜歡超車、追尾,結果造成嚴重的後果。
劉墉講的故事
(愛需要近距離)
劉墉先生在《生生世世未了緣》這本書中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台北某個幼稚園的主任為了瞭解孩子心中的父母,特別收集了一百多幅小朋友畫的有關家庭的圖畫,他發現畫裡面的父親大多數都沒有手。由此,幼稚園的主任指出:「在孩子心中,父親是缺乏接觸的人。」
劉墉先生感慨地說:「父親真的是不太和孩子接觸的嗎?」他回憶自己的女兒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生病吐奶,他甚至急得用嘴去吸她被奶堵住而不能呼吸的鼻孔。讀過劉墉先生的書的人都知道,劉墉先生和他的兒子、女兒的關係真是讓人羨慕,既是父子,又是師生,又是朋友。他們之間不存在代溝,幾乎無話不談,心理距離非常近。
而我們傳統的禮俗是父嚴母慈,父親大多是保持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孩子缺乏親密友愛的表達愛的方式,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這樣的後果是孩子對父親心存畏懼,不會主動跟父親交流,兩代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
遠交近攻的戰略
(合理運用距離,達到戰略目的)
「遠交近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說,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個成語來自《戰國策》中的典故。
范雎(魏國人,入秦,做秦昭王的相)初到秦國時,對昭王說:「大王的國家幅員廣大,戰車有千輛,奮擊(敢死隊隊員)有百萬,憑秦兵的勇敢,車馬的眾多,對付諸侯,就好像迅跑的韓盧(良犬名)追趕跛腳的兔子,霸王之業不在話下。現在您卻關閉函谷關而不敢算計山東(專指韓、魏),這說明穰侯替國家謀劃不忠,大王的計策也有不周之處。」
秦王說:「計策失誤在哪裡呢?」
范雎說:「大王越過韓、魏去攻打強大的齊國。不可取。軍隊少了不足以傷害齊國,多了可能禍及自身。我猜想大王可能認為自己少出兵而讓韓、魏兩國全力以赴的做法不可取,而事實上盟國(秦與韓、魏當時結盟)不可信。越過別人的國家去遠攻,合適嗎?計謀太不周密了。」
「從前齊國討伐楚國,打敗了楚軍,殺了楚將,開闢了千里土地,可是到頭來沒有得到絲毫土地,難道是齊國不想要土地嗎?不是的,而是形勢不允許。諸侯們發現齊國打了勝仗後很疲弱,君臣又不團結,就乘機攻打;齊國國君遭羞辱,軍隊吃敗仗,被天下恥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齊國伐楚在客觀上有利於韓、魏。這正應了那句俗語:『借給暴徒兵器,送給盜賊糧食。』大王不如結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國,那麼即使得到尺寸土地,也是實實在在的大王的土地。現在大王捨近求遠,不有點荒謬嗎?」
嵇康與山濤絕交
(不同的志向使心靈產生距離)
嵇康是魏晉時期有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最著名的主張是「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他對榮華富貴和仕途有著本能的厭惡。嵇康「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感情太過濃烈,常常難以控制自己,對與自己道不同的人傲然蔑視。朝中權貴鍾會聞名造訪,他「箕踞而對,不為之禮」。
他隱居山中,拒絕參政。他的好朋友山濤本來和他一起隱居,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還是參與了政事,並且薦他任吏部郎。兩個人的選擇不一樣,理想相背離了,嵇康憤然寫下了《與山巨源絕交書》,表示從此以後與山濤一刀兩斷。
禰衡與孔融的忘年交
(年齡不是友誼的距離)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孔融年已五十,盛名滿天下的時候,禰衡年未二十,兩人卻相交為友,友情生死不渝。孔融深愛禰衡的才學,多次向曹操舉薦他。兩人性情相投,共同反對曹操的專制政策,不畏強暴,嬉笑怒罵。後來,曹操藉故殺害了孔融,禰衡當眾怒罵曹操,曹操借刀殺人,把禰衡也殺害了。
意林故事
一例由「貓」引起的顯卡故障
有一天,我的原本漂亮的屏幕,一下子變成了一張「麻婆臉」,出現了嚴重的花屏現象。看著這「色彩斑斕」的顯示畫面,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的顯示器出問題了!我急忙對它進行了一番調整:消磁、調整刷新頻率、色彩……一一試過,可一點也沒用。沒法,作為菜鳥的我只能重新開機,可當我又一次啟動機器後,發現一切正常,毫無花屏現象。以防萬一,我又玩了近兩小時的遊戲,還是如此,我一陣竊喜,原來是虛驚一場。於是我又一次驅貓上網,可不久花屏現象就又出現了!
這是為什麼?開機這麼長時間,顯示器顯示的圖像都正常,說明我的顯示器和顯卡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只要上網,不久就會……難道是這隻小貓的問題?!哎,死馬當作活馬醫,試試看。我花了N分鐘小心翼翼地把我的這隻小貓重裝了一遍,可一上網,結果還是花屏沒商量。
無奈之下,我拔下顯卡,仔細地研究了一番,沒有什麼發現。於是我又隨手把顯卡插進插槽,開機上網想再試一次,或許會有奇跡發生。奇跡真的發生了,這次我一連上了三個小時的網,竟沒花屏。
問題解決了,興奮之餘,我也很納悶其中的原因,就又打開機箱,這時我才發現,剛才我把顯卡從原來靠近貓的那根插槽移到了另一根離貓較遠的插槽中。我把顯卡插回原處,故障又出現了。這時我明白了,原來我的這隻小貓工作時會在周圍產生一個電磁場,而原先我的顯卡離貓太近,受到磁場干擾產生花屏,剛才後來把它從小貓身邊移開,就不再受其干擾,也就不再產生花屏了。想到這裡,我急忙把顯卡拔出,插入了離貓較遠的那根插槽中,果然一切又正常了,我總算又可以上網了。
這次小小的故障給了我生活的啟迪:真是距離產生美啊!
師生之間的距離
某小學老師帶學生去參加社會實踐時,一個學生突然對她說:「老師,在學校裡,你太嚴厲了,我們見了你簡直就像老鼠見了貓,躲都來不及。老師,我們今後平等相處好不好?」孩子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使她驚奇,也很有啟發。隨即答道:「好的,不過你說說老師哪些方面沒有平等相處?」「你有時發脾氣就罵(批評)我們,罰我們掃地、抄作業,是不可以的。」孩子的話使她內心起了很大的震動。
在平時的教育中,她一再告誡學生要有愛心,要愛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要和同學友好相處,不要打架罵人,但自己卻違反了。儘管有時看到學生不聽話,忍不住罵上幾句,甚至體罰一下,認為無可非議;可在學生看來,就是打人罵人,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出於「師道尊嚴」,他們只能默默地忍受。此時她豁然明白她的課堂如一潭死水的原因了,是她嚴厲的目光,打斷了學生的思維,是她冰冷的面孔澆滅了學生心中的熱情。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自從那次談話後,她很少出現大聲責問或體罰學生的情況;耐心說服、和風細雨、轉移情緒的做法大大增加。當時她曾和學生約法三章:老師一定做到平等相處,但你們也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無理取鬧;放學回家合理安排學習和看電視的時間,做到兩不誤;老師的正確要求必須服從,違反了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同時約定,相互監督,如果老師隨便批評人或要求錯誤,你們可以馬上提出,老師一定立刻糾正,反之也一樣。這樣做的後果不言而喻。孩子們更加喜歡她,師生之間的距離明顯縮小,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
刺蝟的距離
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抱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隔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又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這樣,它們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
我們也和這兩隻刺蝟一樣,我們和我們的親人、朋友、同事,發生著有關距離的故事。過近的距離讓我們有時候難免受傷害,過遠的距離又會讓我們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
禍與福的距離
南方某座城市搞了一次大規模的摸獎活動。有一位電工下了早班,騎車正巧路過摸獎點時,車胎突然沒氣了。他只好懊喪地推著車子準備在附近找一個修車處補胎。然而周圍許多摸獎的人所製造的氣氛吸引著他。他也抱著試運氣的心理掏出十塊錢,買了五張彩券。偏偏沒想到的是:一等獎就在這五張中。這次摸獎規則是:首期摸獎設一等獎四個,每個一等獎能得到一萬塊錢現金。另外還設了一個特等獎。等整個活動結束後,由四個一等獎得主當場搖號碼,每人搖五次,看誰的積分最高。
結果這位電工和一個姑娘兩人並列29分。按照規定他們還要再搖一次,最後決出轎車的主人。這時台下有人開始對著他倆喊:算了,不搖了!一家十萬。他倆認為合適,於是達成了口頭協議。然而摸獎處的工作人員卻說:搖獎還是要搖,我們只認一個人的簽名。至於怎麼分,那是你們的事。等到再次搖獎的積分出來,電工輸了。
姑娘欣喜若狂地領下了車鑰匙。電工對她說,事先講好的,你要給我十萬。姑娘心想,我從哪兒再搞十萬給他。於是轉臉否認道:你憑什麼!她睬都沒睬他,雇了個司機準備把車開回家。電工眼看著十萬塊錢就要泡湯了,越想越氣,飛起就是一腳。頓時姑娘「哎呀」一聲,臉色慘白地倒在地上。
事情的結果是:電工把姑娘的脾臟踢破了,雖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但是姑娘的脾被切除了。電工得的那一萬塊錢遠遠不夠一次摘脾的手術費,另外自己還被判了三年刑。而那姑娘得到一輛轎車,卻永遠失去了脾臟和健康。古人常說:因禍得福。然而世人因福得禍也是比比皆是。對於電工來講:福與禍的距離就在這一腳。
世界上沒有最遙遠的距離
小時候一家四口上街,總是件吃力的事。每次,父親都會自顧自地向前走,向前走……每次,拖著兩個孩子的母親都會死死地跟在後面,分秒也不敢停下來,像是怕大家會失散似的
……
每次,走得連氣也喘不過來的我,心裡都會想:如果,爸爸肯稍稍停下來,或是 把腳步略為放慢些,那就好了……
今天,他老了,我也大了。
在回家的路上,本來並肩而行的兩個人,在不知不覺間,分開得越來越遠。
究竟是時間,是思想,還是步伐把我們拉遠呢?
我不知道是我走快了,還是爸爸真的把腳步放慢。
但我們之間的距離,在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存在。
惟一不同的,是大家交換了位置。
或許,我應該放慢自己的拍子,好讓同路的人能跟上我的節奏。
畢竟,今天走在前面的那個,是我。
應用與創新
人與自然要保持合適的距離
在古代,人們因敬畏自然而與自然保持較遠的距離,不能充分利用自然,導致生產力發展緩慢。而現代人因瞭解自然而與自然保持較近的距離,能充分享受自然、利用自然,結果生產力發展迅速。這些足以說明距離具有疊加性,即遠距離能造成更遠的距離,近距離則能造成更近的距離。
從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一角度來講,古代人雖敬畏自然並與自然保持較遠的距離,但也因此而沒有破壞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現代人雖瞭解自然並與自然保持較近的距離,但卻因此而破壞自然,人與自然不能和諧相處。
網絡時代人與人距離的變化
網上聊天流行以來,全球人之間的距離變得不可想像的近。
有一些人在網絡上稱兄道弟,姐妹相惜,或者扮演起虛擬情人,但是他們也許生活在不同的半球,處於決然不同的環境,或許一輩子都不能見面。網絡提供了從未有過的縮短距離的方式,建構起一種新的生活狀態。
還有一種情況,在網上關係十分要好的人很可能在真實生活中相互認識,卻關係冷淡、緊張,甚至互相仇恨。很多電視電影以此為素材,編出了各種各樣的情感故事。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網絡扮演了一個很奇妙的角色,它使人的心靈擺脫了真實時空的理性約束和慣性作用,使人的心靈互相敞開,無限拉近。同時,它也給真實的生活帶來不可忽視的紛擾。因此,即使在網絡上,也要懂得一句話:距離產生美。
心靈的距離有多遠
有人說:距離產生美。
她說:空間的距離——也許,是一種美。
心靈的距離——劃過一道傷痕,留下永遠的痛。
有人說:他和她很般配——浪漫——脫俗。
於是,他愛上了她,她成了他的女友。
他說:你是我全部的幸福。
她說:願意成為你的幸福,但不是全部;希望你能擁有自己的天空。
他說:想看你穿婚紗的樣子。
她說:那,並不是真實的我。
他說:那張照片會銘刻我們的誓約。
她說:誓言深藏在心中,照片,不過是一段蒼白模糊的記憶。
情人節的前一晚,他送她一束盛開的百合。
他說:純潔的百合為你帶來一段淡粉色的夢,淡淡的幽香伴你迎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在特別的日子。
她說:花的美,不在於她的綻放和清香,而是她的生命;死去的花,不過是一具空洞、沒有靈魂的屍體。而且,我——花粉過敏。
他說:要按時吃三餐。
她說:一日三餐是旁人說的,為什麼你情願聽別人的話。
他默默無語,默默地買來點心,默默地遞給她。
她默默地吃了,儘管不需要。
他說:如果,有一天——我會帶你到澳洲,看那嶄新的天地。
她說:要去尋覓書中的香格里拉;到沒有人經過的地方,印下足跡。
他說:那很危險。
她說:站在馬路上,也可能被車撞。
他說:走,去求一支籤,看看我們的未來。
她說:一個故事,如果知道了結局,還會看下去嗎?
他說:先去找工作,再辭職。
她說:已經遞了辭職報告。現在——自由了!
他說:希望天天和你在一起。
她說:思念是一種很美的感覺,期待、幻想……
他說:我的理想,是放下工作的煩惱,與你一起,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寧靜而溫馨。
她說:無法忍受平淡,要去追尋與眾不同的人生。
她說:我們分手吧——因為,不想每天待在家裡看電視。
他說:這不是分手的理由。
她說:那麼,從今天開始,分手就多了一個理由。
於是,沒有第三者,也沒有爭吵
——她離開了他。
他很傷心,也很困惑;
她很無奈,有時,會覺得自己很壞。
她依然孤寂,
不再接受愛情,因為——
她不知道,心靈的距離有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