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經濟的發展必須走資源節約型的道路
經濟發展不能過分依靠資源消耗
解決資源缺乏關鍵在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生態資源的破壞將使人類無處容身
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
利用好各種信息資源
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
人際關係是一個人的社會資源
名言
社會將按照根據實有資源和整個社會需要而制定的計劃來支配這一切東西。——恩格斯
為了照亮地球深處,在黑暗之中看到蘊藏豐富的資源,科學之燈是必需的。——門捷列夫
一個明智的人總是抓住機遇,把握資源,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托·富勒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司馬光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用純
經典素材
資源損耗納入統計公報
(經濟發展要注意資源消耗的代價)
在《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第一次出現了以下表述:「2003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為1627.3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9%,比2002年的1.33%有所提高。」據悉,此前這些指標僅在一些專業統計公報中出現。
國家統計局官員指出,把環境、資源損耗納入統計公報,是要把實現經濟增長,我們在環境、資源方面所付出的代價反映出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中國已經開始把環境、資源耗損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本」。這與實施綠色GDP的初衷不謀而合。綠色GDP核算在現有的GDP核算基礎上,扣除了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損失,更全面地反映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係。而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沒有反映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國家統計局已就中國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做了5個方面的工作:專門設置了自然資源實物量核算表,並制定了核算方案,試編了全國土地、森林、礦產、水資源實物量核算表,編製了中國能源生產與使用賬戶,測算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顆粒物等8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談資源浪費
(有權花錢,但無權浪費)
「開展全民教育,樹立節約觀念是當務之急。」潘家錚院士認為,應該使大家知道,我們正面臨資源全面短缺的嚴峻現實,要唾棄奢侈浪費作風。
「你有錢,可以去吃10萬元一頓的盛宴,但不能剩下大量食品丟入泔水桶,剩菜就要重罰;你可以去住10萬元一夜的總統套房,但不能浪費自來水;你不能為追求創吉尼斯紀錄去做一隻4噸重的湯圓,結果沒有鍋能煮它。總之,你愛花錢就去花,但你沒有權浪費資源,這要遭到全社會的譴責和法律禁止。」潘家錚這樣設想著法律與個人自由間的協調。他認為,政府的宏觀調控對資源節約非常重要。政府應利用政策、法律和經濟手段來引導,甚至迫使企業走上正確的路,來體現國家意志。他建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不要把精力花在審批具體項目上,而要更多地從事規劃性的事務。
資料顯示,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供水不足。城市裡的「節水」標語已經「無孔不入」,甚至貼到了小區的垃圾桶和學校衛生間的水龍頭旁。與此同時,水資源的浪費已經成為城市裡的頑症。對節能的道德呼籲,處境日益尷尬。「我們要用立法來解決浪費的問題。我們小學教科書要寫上,我們的國土是怎麼樣的,我們的水資源是怎麼樣的,我們的自然課要加上這一節,要有危機感,加強危機感。」院士汪燮卿說。
我國資源消耗高於GDP比重
(經濟增長不能以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
2004年,我國消耗的各類國內資源和進口資源在50億噸左右;我國已成為煤炭、鋼鐵、銅的世界第一消費大國,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石油和電力消費大國。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別約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創造的GDP僅相當於世界總量的4%。我國單位產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國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單位能源、原材料和水資源消耗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0%、鋼鐵為44%、銅為58%、鋁為30%。我國許多行業和地區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大。高消耗換來的高增長,導致廢棄物排放多、環境污染嚴重,因此,我國單位GDP的廢水、固體廢棄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於發達國家,即單位產值的消耗強度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依靠大量消耗資源支撐經濟增長,不僅使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約了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中國人力資源的富與窮
(人力資源要注重質的提高)
1998年10月,英國首相布萊爾訪問中國時說:中國的人力資源有兩個特點:一是人力資源「rich(富)」,二是人力資源「poor(窮)」。我們能理解他所說的rich是指我國的人力資源豐富,而poor則是指我們人力資源的素質還不高。
我國的人口基數很大,如果人力資源的素質高,會有巨大的創造力,同時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財富。但事實上我們的人力資源素質並不高。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群體,儘管都在同一塊土地上生長,長出來的卻有鮮花,有野草,也有毒苗。由於人力資源素質的低下,使我們生活中還存在許多令人感到遺憾的事情。如街道上電話亭的玻璃被砸壞,電話機不知去向;公共場所的水龍頭被人卸走,出水口堵上了木頭;路邊下水井的蓋被人偷走去賣錢,留下一個個危險的陷阱,等等。
這些都明顯地表明,我國的人力資源素質現在仍比較低。素質低並不意味著不聰明。其實中國人是比較聰明的,而且也肯吃苦,但是人們配合還不夠默契。今後的世界將是全球化的經濟,經濟一體化的全球。不是一對一的較量,而是公司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整體競爭。這是一個整體性的運作和發展,而我國的弱點則恰恰在此。我國如果不迅速、有力地進行整體性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經濟發展就會由於我們的合作意識、協調意識差而無法與發達國家競爭。
現在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中央和地方的許多部門、單位已意識到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並開始重視抓這項基礎工作。如果現在不抓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和開發,到了某一時間,素質低下的人力資源問題將會像猛虎一樣出現在各個角落,使我國要邁進世界強國的理想化為泡影。
美國人的資源消費
(有限的資源需要節約使用)
美國人均一年吃掉1500公斤糧食、265公斤的牛奶奶酪,美國人均消費的物質和服務折合成能量是中國人均消費的47倍。美國養活一個人的社會成本也高得離譜,加州人口組織的一項統計表明,洛杉磯每增加一個居民,城市就要增加17531美元的基礎設施,在舊金山和薩克拉門托,這筆費用分別是18915美元和16454美元。按照美國模式,世界只能養活10億人。
生態意義上,美國以和我國相似的面積,養活不足3億的人口,以目前水平,美國人已經利用了40%這片大陸上被光合作用捕獲的太陽能量,再加上其他的,足以達到所有植物辛勤勞動一年的140%,它們已經在透支。這樣的高能耗持續下去,100年後,子孫恐怕就不能像現在這樣奢侈地生活了。自從1859年發現了石油,美國人就主要靠億萬年前的太陽能活著,我們種一畝地靠的是1200小時的人工,他們才10個小時,剩下的就是往地裡潑汽油,糧食生產實際上是在浪費資源。自然資源中地下水和土壤的再生速度也不敵美國人的生產速度,土壤的侵蝕速度是新生速度的18倍,地下水開採速度也超過補給的25%。生態意義上,美國國土只能承載現在人口的一半——1.5億人。
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
(網絡資源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05年1月19日下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佈《第十五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12月底,內地上網用戶總數為94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8.0%,其中使用寬帶上網的人數達到4280萬;上網計算機達到4160萬台,增長了14.6%;網絡國際出口帶寬總數達到74429MB,IPV4地址總數59945728個,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4.8%和44%。
在網絡應用上,此次報告顯示,人們的上網用途進一步多元化發展,不論是在關注的信息內容還是在使用功能上,涉及範圍都更深更廣。用戶在網上關注的信息也不再是單一的新聞。報告數據顯示,用戶在網上經常查詢的信息中,教育信息占29.3%,汽車信息占13.8%,求職招聘信息占24.2%。在互聯網服務業務方面:電子郵件、搜索引擎、網上銀行、在線交易、網絡廣告、網絡新聞、網絡遊戲等服務業務仍然快速地發展著。其中,電子郵箱仍然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互聯網應用之一,收費和免費郵箱用戶的滿意度均有所提高,分別為32.6%和71.9%。
報告同時也顯示,網民每週上網13.2個小時和4.1天,每週上網小時數與半年前相比增加了0.9個小時。從網民每週上網時間可以看出,人們對互聯網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從最初的電子郵箱、查詢新聞,到現在如此豐富的網絡應用服務,互聯網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性也越來越強。互聯網應用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前景廣闊,無論是純網上應用業務還是網下與傳統商業的產業鏈互動,都有很大的需求。這也要求廣大的互聯網企業和其他傳統行業要著力於研究網民的消費需求,以網民需求為主導,提供各種更為豐富的網上服務。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資源共享是縮小地區差異的有效辦法之一)
2002年開始實施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現已初步建成由1個國家中心、32個省級分中心、1000多個基層中心和5萬多個終端用戶構成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平台。
由文化部、財政部主持建設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各種類型的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處理與整合,通過網絡傳輸系統,實現優秀文化信息在全國範圍內的共建共享。到目前為止,國家中心加工的數字資源總量達到1.8TB(1TB=1024GB),省級分中心向國家中心上繳的數字資源也已達到4TB。這一工程大力加強了對文化部直屬的14家單位的資源如研究專著、優秀演出劇目等的整合力度;開展了名家名作徵集活動,向作者無償徵集作品。各省級分中心也積極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資源,像山西的民歌、天津的文化名人等。隨著社會影響的擴大,一批社會團體和企業也參與了共享工程的數字資源建設。超星公司已無償提供圖書1萬冊,清華同方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雜誌社等單位也將無償提供給工程一批數字資源。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績效評估組的報告認為,共享工程對扭轉農村和貧困地區文化信息資源的匱乏狀況起了積極作用。報告同時指出,我國文化信息數字資源還很缺乏,資源加工、整合進度緩慢,數量、品種都還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文化信息需求。
各國紛爭北極豐富的油氣資源
(資源成為各國主要的國家利益)
長年被冰層覆蓋著的北極、蘊含豐富油氣資源的北極(地理北極),原本被視為國際海域,但近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日漸明顯,北極已經引起多個國家的高度重視,企圖將其劃入領海,以便及早掌握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交通利益。除了加拿大與俄羅斯之外,如今北歐的丹麥也加入競逐北極的行列。
丹麥就其本土面積而言雖屬小國,但全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卻是它的領地,而且格陵蘭島的最北端距離北極只有大約800公里,因此丹麥近年不惜投下巨資,積極探勘北極海的海床,希望發現確鑿的地質證據,證明北極是格陵蘭島的自然延伸。
丹麥科技部米頓表示:「從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來看,北極的海面冰層可能會在五十年到一百年之內消失,讓『西北航道』從此暢通,同時還有豐富的漁業資源、石油與天然氣可供開發。」據科學家估算,北極冰層約以每年3%的速率融化。
格陵蘭島與北極雖然隔海相望,但海底卻有一道長達1240公里的「羅莫諾索夫山脊」相聯結,如今丹麥當局就是著眼於這道海底山脊,準備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定,對北極捷足先登。
丹麥國會預定在2005年1月之前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成員國,這項公約的第76條與第77條明確規定,沿海國可將其海岸線外200海里(370公里)的範圍劃為大陸棚,並在此範圍內為探勘與開發之目的,行使主權。
不過丹麥的訴求顯然會與加拿大以及俄羅斯衝突,後兩個國家早已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成員國。加拿大早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聲稱擁有北極主權,地質勘探工作一直在積極進行中,而俄羅斯科學家也不落人後。加國外交部發言人狄奧隆說:「丹麥的訴求是全新的挑戰,但是並不會造成任何改變。」
上星期有一位加拿大讀者在報紙上投書說:「我們要全力和丹麥人爭奪北極。我建議兩國各派一支冰上曲棍球隊,到北極冰原上大戰一場,勝者為王,敗者滾蛋。」
山西煤窯爆炸的啟示
(利益驅動資源爭奪大戰)
2004年2月5日,山西靈石一煤礦發生爆炸,造成了29人死亡的嚴重後果。後經公安部門偵察發現,這是一起由礦主為與另一煤窯爭奪煤炭而不顧安全隱患,強行要求工人下井的嚴重刑事案件。有關資料表明,目前小煤礦的噸煤成本只有30元左右,而大礦的噸煤成本一般在118元左右。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出現電力缺口,引發煤炭價格大幅上揚,普通煤漲到二三百元一噸,有些品種甚至超過400元一噸。粗粗一算,小煤礦的利潤實在高得驚人,在這樣的利益格局中,人們不惜動用獵槍、炸藥爭奪資源和財富,背後的邏輯並不瘋狂。兩個非法小煤窯之間不斷升級的奪煤大戰造成重大傷亡也許是偶然,但背後有著必然性。
亞洲鋼鐵公司爭奪冶金用煤資源
(資源是經濟的命脈)
由於冶金用煤的供應日趨緊張,2004年以來,作為用煤大戶的鋼鐵公司正在努力獲取澳大利亞的冶金用煤的資源。除了日本新日鐵和韓國的浦項鋼鐵公司先後獲得了澳大利亞煤礦的部分產權外,印度鋼鐵管理局和古吉拉特NRE焦炭公司也決定投資澳大利亞的冶金煤礦。中國的兗礦集團公司則決定介入澳大利亞的采煤業務,採取的方式是從GympieGold購買了一座煤礦90%的股份。
目前,在全世界供應偏緊的情況下,冶金煤市場完全是賣方市場。在亞洲地區,由於中國和印度對冶金用煤的需求快速增長,各個國家消費者在採購冶金用煤時,競爭十分激烈。澳大利亞出產的煉焦煤的產量曾上升到130美元/噸(離岸價)的水平。
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快速增長,估計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對冶金用煤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對這兩個國家的用戶而言,目前的任務就是如何能穩定而長期地保證煤的供應。這也是包括日本鋼廠在內的鋼鐵公司獲取煤礦公司股份的原因。考慮到日本、韓國、印度、中國內地及台灣地區等地的鋼鐵公司都在試圖獲得澳大利亞煤礦的資產,今後亞洲國家消費者對煤礦資源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IPV6網絡地址資源爭奪拉開戰幕
(各國都在爭奪下一代的網絡資源)
中國在以IPV4為基礎的傳統互聯網領域落後於別國,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下一代網絡和未來信息技術領域中爭取主動權,就成為中國更加迫切和具有戰略意義的目標。IPV6協議制定於1995年,1999年開始部署。截至2004年6月,全球已分配606個IPV6地址塊,其中中國分配到11塊,佔全部已分配IPV6地址塊數量的1.8%。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分配到的IPV6地址塊均為默認的申請大小的1/32,而沒有更大的IPV6地址塊。
事實上,從1999年分配IPV6地址開始,在新一輪的地址資源爭奪中,美國目前仍然佔據上風。目前中國申請到的IPV6地址塊都是默認的申請大小的1/32。如果把最近幾個月以來全球各地持續增加的大塊地址分配情況考慮進去,我們所分配到的IPV6地址資源在全球所佔的份額就更加少了。
網絡地址資源同國土資源、礦物資源一樣,是在一定時間內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即使今天看來IPV6所能提供的地址資源空間足夠巨大,但它也終有窮盡的一天,就像最初在制定IPV4協議時,大多數人,包括協議的設計者本人,都認為IPV4提供了足夠大的地址空間。但是僅僅20年以後,隨著互聯網在全球的迅猛發展,IPV4已面臨嚴峻的地址資源匱乏甚至窮盡的危機。IPV6也一樣,它雖然有巨大的地址空間,但也不是無窮盡的,我們必須盡早和更多地爭取充裕的地址資源,為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充分保障。
意林故事
獵人的「人力資源管理」
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他,追了很久仍沒有捉到。
牧羊看到此種情景,譏笑獵狗說:「你們兩個之間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獵狗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僅僅為了一頓飯而跑,他卻是為了性命而跑呀!」
這話被獵人聽到了,獵人想:獵狗說得對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得想個好法子。於是,獵人又買來幾條獵狗,凡是能夠在打獵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這一招果然有用,獵狗們紛紛去努力追兔子,因為誰都不願意看著別人有骨頭吃,自己沒的吃。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出現了。大兔子非常難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骨頭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頭差不多,獵狗們善於觀察發現了這個竅門,專門去捉小兔子。獵人對獵狗說:最近你們捉的兔子越來越小了,為什麼?獵狗們說:反正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為什麼費那麼大的勁去捉那些大的呢?
獵人經過思考後,決定不將分得骨頭的數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採用每過一段時間,就統計一次獵狗捉到兔子的總重量。按照重量來評價獵狗,決定一段時間內的待遇。於是獵狗們捉到兔子的數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獵人很開心。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獵人發現,獵狗們捉兔子的數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經驗的獵狗,捉兔子的數量下降的就越厲害。於是獵人又去問獵狗。獵狗說:「我們把最好的時間都奉獻給了您,主人,但是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老,當我們捉不到兔子的時候,您還會給我們骨頭吃嗎?」
獵人做了論功行賞的決定。分析與匯總了所有獵狗捉到兔子的數量與重量,規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過了一定的數量後,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頓飯也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骨頭。獵狗們都很高興,大家都努力去達到獵人規定的數量。一段時間過後,終於有一些獵狗達到了獵人規定的數量。這時,其中有一隻獵狗說:「我們這麼努力,只得到幾根骨頭,而我們捉的獵物遠遠超過了這幾根骨頭。我們為什麼不能給自己捉兔子呢?」於是,有些獵狗離開了獵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最寶貴的資源是腦力資源
創業賺錢,關鍵在腦力資源。看看人家因為小小的創意就做成大生意,有人總是脫口而出「原來是這樣!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太簡單了!」如此話語,黃金腦智囊群認為是人們對一項創意一種革新的最高贊語。
行之有效的創新在一開始可能並不起眼。它們不是那種浮誇的東西。它們只想達成一個具體的目標。
話說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有一位歐洲的神父到我國山東傳教。他看到當地人民生活非常苦,動了惻隱之心,他苦思良策想改善教友們的生活。
有一天,神父走過一戶人家,看見婦人在門口梳頭,有些頭髮掉在地上。這一幕觸發了他的靈感。
神父想起了他的家鄉歐洲,從工業革命後,工廠紛紛設立,廠內的女工都必須戴發網上工,一來避免頭髮捲入機器,二來也是一種裝飾。如果把婦女掉在地上的頭髮撿起來,然後編織成發網銷到歐洲去,不是可以改善教友們的生活嗎?
於是,神父就告訴婦女們,在梳頭時,務必把落發收集起來。另外,他又告訴商人,拿些針線與火柴交換婦人的零碎頭髮,編織成發網,外銷歐洲。他的計劃果然實現了。
聰明才智是必要的,而目標專一則是不可缺少的。愛迪生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成就,但他的工作卻只局限於電子產品的開發。
真正的企業家都是滿腦創意的才子,他們有這樣一句名言:不怕口袋空空,只怕腦袋空空。只要肯動腦筋,垃圾也能變成黃金。
必不可少的工具資源
齊國有一個喜歡打獵的人,花費許多時間去打獵,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回家之後覺得愧對家人,出門又覺得對不起鄰里好友,他仔細琢磨為何自己老是打不到獵物,最後才明白是因為獵狗不好,可是因為家窮沒辦法得到好的獵狗,於是他想回到自己田里努力耕種,有收穫之後便可買一隻好的獵犬,等到有一隻好獵犬時,便容易捕獲野獸,達成自己成為一個好獵人的心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應該具備哪些器具,才能善其事呢?這可能是更重要的課題。
要善於使用資源
一位老教授參加人力資源管理的研討會,有一位國企人力資源部經理向他提出了問題:公司有幾個「鬼難纏」,到哪個部門都是一塊狗肉壞了一鍋湯,以至於哪個部門都不願要。人力資源部趁熱打鐵,給總經理提出了「開除」的建議。總經理不這樣認為,他強調以人為本,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實行人性化管理。人力資源部遵照總經理的指示,先後選派幾位德高望重又精明強幹的員工與「鬼難纏」搭班子、結對子。半年過去了,幾位骨幹找到人力資源部發牢騷:「發的是一樣的工資,干的活卻天壤之別,一時半時還可以,我們能一直給他擦屁股嗎?要混,大伙就一起混吧!」對此,總經理對人力資源部提出委婉批評: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人力資源部的工作沒有做到位……
老教授聽完講述,沉思片刻,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給大家講了一個他小時候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窮,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白天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晚上要到礦上值夜班,以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供幾個孩子讀書。每晚必需的工具是一把手電筒。
一日,父親買了兩節新電池,由於節省慣了,他捨不得丟掉還能發一些光亮的舊電池。便用其中的一節與新電池配套使用。一晚下來,手電的光線變得微弱昏黃,父親又換上另一節新電池與舊電池配套使用。可用不了多久,電池又都沒電了。父親直納悶,本來準備省下幾節電池,結果卻浪費了不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父親不懂得一個道理:那節他捨不得丟棄的舊電池已成為電阻,白白耗費了新電池。
講到這裡,與會人員陸續明白過來,會場上響起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應用與創新
資源短缺使我們不得不節約
在盡情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之時,人們開始意識到,承載我們幸福的這片土地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許多年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資源的過高消耗換來的,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和過度的消費方式帶來了生活的快速改善,也帶來了生態的不堪重負。能源、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顯現。
一方面是人均資源捉襟見肘。我們的土地以脆弱的生態狀況,承受著歷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強的發展壓力,人均自然資源遠遠低於世界平均值,可耕地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5,水資源為1/4,森林為1/7,石油儲量僅為2.3%……
另一方面是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們每創造一美元國民生產值所消耗的煤、電等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水資源消耗,我國萬元GDP用水量是美國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近20年來,中國經濟增長了6倍,而資源的消耗卻增長了幾十倍。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現有資源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保證程度已相當吃緊,環境對經濟發展的承載力相當脆弱。
倘若我們為一代人的享受斷送了未來發展的根基,我們的民族會不會因此而面臨困境?倘若我們為一時的富裕毀掉了中華文明的母土,十幾億之眾的人們又將去何處尋找失落的家園?
厲行節約,是我們應對資源短缺的惟一選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一種生產理論,節約可以促使生產者降低成本,節約原料,減少能耗,變粗放式經營為集約式經營,從而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加收益。作為一種消費理論,節約可以推動我們珍愛本已十分緊缺的資源,確立一種簡單質樸的生活方式和永續發展的消費方式,樹立崇尚適度物質生活和豐富精神追求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
厲行節約,也是我們跨越關鍵時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人均GDP已達到1000美元,居民消費進入了新的結構升級階段。人均佔有住房面積的增加,每千人擁有汽車數量的提高,家用電器擁有率的飆升等等,一切隨之而來的變化都會使人均資源消耗呈增長趨勢。而城市化速度加快帶來日益膨脹的城市人口,還在要求更多的資源支撐。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嚴峻的現實要求我們樹立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為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幸福的生活傳之久遠,我們需要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迴盪在中華大地,扎根在每個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