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愛是人類最可貴的品質

愛包括親情、愛情、友情等等

愛要體現在行動上

愛讓世界變得美好

愛應該從對少數人的愛昇華為對全人類的愛

愛是奉獻與犧牲

愛是無形的力量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人類最無私的情感

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的愛

熱愛祖國是公民的本分


 名言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這片土地。——鄧小平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她,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巴金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於溫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於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別的美德。——伏爾泰

愛不是愛人者的優點,而是被愛者的長處。——泰戈爾

愛情使人心的憧憬昇華到至善之境。——但丁

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婦女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高爾基

愛情猶如樹葉一樣,在人的忽視裡綠了,在忍耐裡露出蓓蕾。——何其芳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勃朗寧

愛情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一種共同的體驗。——卡森·麥卡勒斯

愛是火熱的友情,沉靜的瞭解,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和彼此原諒。愛是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環境影響的忠實。愛是人們之間取長補短和承認對方的弱點。——安恩·拉德斯

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亞里士多德

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但在它所愛的地方。——英國諺語

將愛情當做理想的人,不會有真正的理想。——佚名

沒有一種服裝比愛更合身;沒有一種裝飾比愛更迷人。有人說無美就無愛,實際正相反:無愛才無美。 ——佚名

愛整個人類可能是一件易事;認真地去愛上一個人卻很難。——佚名

  
 經典素材

愛國者的宣言
(熱愛祖國是公民的本分)

吉鴻昌將軍是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有一次,他被國民黨政府派往美國考察。那時,中華民族被西方權貴污蔑成「劣等」民族,有些在外華人也為此自卑不尊。吉鴻昌卻在胸前佩戴著一塊小牌,上面寫著5個字:「我是中國人」,昂首挺胸於美國人之中。

吉鴻昌為什麼要戴這塊獨特的牌子?原來有一天,他和國民黨使館的一名官員去一家郵局寄包裹回國,當郵局的工作人員知道他是中國人時,便輕蔑地說:「中國?我不知道中國,哈哈……」隨行的使館官員埋怨吉鴻昌說:「你為什麼說你是中國人呢?你可以說是日本人,這樣就能受到禮遇。」吉鴻昌怒不可遏,一把抓住那個官員的衣領,大聲說道:「你覺得做一個中國人丟臉嗎?我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得很!我吉鴻昌誓不當洋奴!」他回到住處,當即寫了這塊牌子,並戴在胸前。

孝敬父母的布萊爾首相
(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的愛)

英國首相布萊爾是一個對父母很有愛心很孝順的人。他的父親在42歲那年突患中風。母親挑起了家庭經濟重擔。照顧生病父親的任務落在布萊爾身上。他對病榻上的父親很有耐心,照顧得盡力盡心。

多年來,儘管公務繁忙,布萊爾總不忘經常打電話給父親。儘管中風後的父親說話不是很流利,但布萊爾總能夠耐心和父親溝通。

朱德感謝母親
(愛是奉獻)

朱德同志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後十分悲痛,寫下《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最後三段內容如下: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軍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後走上革命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到: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

「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麼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楊振寧回憶母親
(愛是無形的力量)

「我母親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時候還裹過腳,到了民國的時候,才又把腳放開,所以她的腳儘管不是三寸金蓮,但那是一雙變形了的腳,我每一次看見她的腳,都覺得非常難過。她念過幾年私塾。我認識的頭3000個字是母親教會的,那時候父親在芝加哥大學留學,只有我跟母親住在一起。我認識了許多與我母親一樣的舊式婦女,我很佩服,她們受到了中國傳統禮教的影響,而對於這些禮教,有堅定的信念,這個信念今天講起來,有人會認為是愚孝,可是假如你拋開這個價值觀,這個所謂愚忠愚孝的力量是無窮大的。那麼,到了比她年輕一輩的男人或者女人,我想這個堅強的意志,漸漸地沒有了,這是因為整個世界都在向另一個方向走。所以你如果要問我,說我母親除了養育我,除了教我3000個字,還給我留下了什麼呢?我想,她留下的,是使我瞭解到有堅強意志的信念,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母愛使劉海若重生
(愛是無形的力量)

2002年一場災難性的車禍,使鳳凰衛視的著名主播劉海若生死未卜。當時診斷結論是:海若腦幹已經死亡,成為植物人。如果家屬同意簽字,24~48小時之內要為海若做腦幹測試,即拔去插在海若身上的幫助呼吸和維持生命的各種管子,如果海若不能自己呼吸,就會被宣佈死亡。在人們關注的目光中,時隔一年後,海若美麗的形象再次出現在熒屏。究竟是什麼信念讓她從容面對生死,又是什麼力量助她起死回生?

這後面是一個母愛的偉大故事。是劉海若年近七旬的母親用濃濃的母愛,喚醒了海若;用她無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使海若恢復了健康。老人家知道,海若的恢復幾乎是重建生命的過程。所以,從到醫院的那天起,海若媽媽就用最原始,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開始艱難地促醒,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她每天堅持不停地呼喚,即使嗓音變得沙啞,也不停須臾。就是這樣,劉海若慢慢甦醒了。

愛國的學者
(愛國是公民的本分)

當年鄧稼先面對美國的挽留者,引用了巴斯特的話說:「科學沒有國界,但學者有自己的祖國。」他毅然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在艱苦的環境從事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王德滋說:「我的人生格言是:愛國、奉獻、務實、創新。 科學家首先應當愛祖國,講究民族氣節,這是壓倒一切的大道理。中國從鴉片戰爭以來,飽受帝國主義侵略,國恥難忘。惟有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走強國之路,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才能反對霸權主義,免受外國欺侮。愛國不是空談,應當提倡奉獻精神。我之所以選擇地質科學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並非為科學而科學,而是想通過尋找地下資源,讓祖國早日富強起來。搞地質工作,長年累月,工作在外,跋山涉水,櫛風沐雨,相當艱辛,正是為科學奉獻精神成為自己克服一切困難的支撐力量。今天,有些年輕人不願讀艱苦專業,不願獻身地球科學,這是不對的。試想:如不開發自然資源,不保護自然環境,經濟建設能上得去嗎?」

著名學者季羨林在《旅德十年》一書中寫道:「在家的時候,我只想,也只能是想一個母親,現在到國外,我的想念,又增加了一個,祖國母親。」

山東漢子為母捐腎
(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的愛)

頗受關注的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曉,山東漢子田世國榜上有名。2004年9月,為了挽救患尿毒症晚期的母親,38歲的田世國在瞞著母親的情況下偷偷捐腎救母。

於此次獲評「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田世國連說「想不到」,他說:「別人當選都是為國家做出了貢獻,而我只是為母親、為家庭做了貢獻,真想不到大家能給我這麼高的榮譽。」 田世國只說對了一半,他的舉動固然只是直接造福了自己的母親和家庭,但往大的角度來說,卻有著震撼人心的效應,並可能使社會上更多的人在遇到同樣的事件時作出更加無愧於心的選擇。田世國當初在做出這樣的舉動時,絕不會想到日後會獲得什麼獎,更不是為了出名而做,而是出於心靈深處一種對母親的孝心。儘管尊崇孝道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但真正能做出這樣舉動的人未必有很多。在人們的印象中,父母為子女無私奉獻甚至不惜捐獻器官、犧牲生命的事情有很多,而子女用同樣的方式來回報父母的情況卻較少,同時也很難被長者所接受,以致田世國在做出這樣的舉動時不得不瞞著母親。

父母舉起孩子的生命
(父母之愛是無私的)

《中國青年報》1999年10月27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古老而永恆的豐碑》,文中寫道:在貴州發生的纜車事故中,纜車以瘋狂的速度墜落,在撞擊地面的一瞬間,潘天琪、賀燕雯夫婦同時舉起兩歲半的兒子潘子浩,結果夫妻雙雙遇難,而兒子卻安然無恙。

王羲之吃墨
(藝術之愛)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台,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意林故事

母牛的愛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這裡,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嚴格地限定為三斤,這還得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日常的飲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賴這三斤珍貴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樣,渴啊!終於有一天,一頭一直被人們認為憨厚、忠實的老牛渴極了,掙脫了韁繩,強行闖入沙漠裡惟一的也是運水車必經的公路。終於,運水的軍車來了。老牛以不可思議的識別力,迅速地衝上公路,軍車一個緊急剎車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車前,任憑駕駛員呵斥驅趕,不肯挪動半步。五分鐘過去了,雙方依然僵持著。運水的戰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它們都不像這頭牛這般倔強。人和牛就這樣耗著,最後造成了堵車,後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性急的甚至試圖點火驅趕,可老牛不為所動。

後來,牛的主人尋來了,惱羞成怒的主人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鮮血沁了出來,染紅了鞭子,老牛的淒厲哞叫,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酷風,顯得分外悲壯。一旁的運水戰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也哭了,最後,運水的戰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定吧,我願意接受一次處分。」他從水車上倒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沒有喝以死抗爭得來的水,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什麼。不遠的沙堆背後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沒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靜無語中,它們掉轉頭,慢慢往回走。

愛,沒有什麼秘密

一家電視台有一檔綜藝遊戲節目——摸手認妻。 這個遊戲由六對夫妻參加,要求把六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讓他們依次去摸六位女士的手,從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三位都摸錯了,惹得現場觀眾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場了,主持人依然是一絲不苟地將那位男士雙眼蒙上,接著原地轉了三圈,同時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調了一下位置,過後攙著那位男士來到一字排開的六位女士面前說:開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時間,對身邊的主持人說這不是我的妻子,接著摸第二位女士,當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後,比第一次時間稍長一點,大概有十來秒時間,他對主持人說:「她是我妻子。」說後,主持人將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紗布去掉,這期間,現場的觀眾已經向這位男士報以熱烈的掌聲了。無疑這位男士猜對了。主持人不失時機地問那位男士:「你摸得這麼準,其中有什麼秘密?」那位男士對著話筒,鄭重其事地說:「沒有什麼秘密,我憑的是手感,是結婚十多年來培養出來的手感。」這時畫面上出現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臉,此時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熱淚滾滾。

愛,只能用乘法

一個年輕的母親帶著兩歲大的兒子去看孩子的祖母。剛巧有個人也來看她的婆婆。那個人誇獎她的兒子真乖,接著說起他自己有八個兒女。「八個兒女!」這個年輕媽媽幾乎叫了起來,「我對我這個兒子那麼疼愛,真不知道怎能把這份愛分成八份。」

「太太,」那人輕聲地說,「對於愛,你不能用除法,只能用乘法。」

不平等的愛

「慈父送棉衣,男大學生嫌舊拒收」,這是2004年11月25日《南京晨報》一則報道的題目。嫌舊的男生張曉強出身農家,父母靠拉板車和做針線活度日並供其上學,但年已二十的張曉強卻以大手大腳花錢和毫不隱諱的「歧視」回報父母。面對從老家連夜趕來的父親,為了面子,他竟然把父親推出校門,並說:「以後寄錢過來就行了,人不要過來了。」

看到這則報道,我們應該感到心痛。父母對子女的愛真是沉甸甸的,怕孩子在學校挨凍竟然連夜趕送棉衣,而不孝子的態度卻如此喪失天良!


 應用與創新

家長要讓孩子懂得回報

長期以來,我們宣揚的是父母的愛是無私的。這無意之中造成了一種負面影響,就是,在父母這方面傾其一生為子女奉獻,在子女這方面則認為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都是天經地義的,完全不認為有什麼承受不起的。

實際上,孩子懂得回報了,父母的愛才有積極的意義。一味付出,不求回報,會使得自己的奉獻貶值。給孩子包辦一切,這種無原則的愛,使孩子逐漸變得自私、冷漠,沒有責任心,不懂得體諒父母之苦,不懂得珍惜親情,那麼他也不可能珍惜友情。他們整天生活在愛的世界裡,習慣了被關心、被愛護,卻不懂去關心幫助別人。如今許多孩子都是「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成自然現象。試想這些小皇帝與他人交往的時候,怎麼可能互相謙讓、關愛?一定是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矛盾重重。如此,最終導致孩子不合群,不討人喜愛,事業的發展終將會受限制。

那麼,如何教育孩子回報父母呢?

一要善於索取。累了,就讓孩子泡杯茶端來;與孩子一同上街購物,要求孩子也幫助拎一部分東西。明白地告訴孩子,父母也需要孩子回報一份愛。

二是無論為孩子買什麼好吃的東西,都不能違心地說「我不喜歡吃」而讓孩子獨享,要說「我也愛吃」讓孩子留下一份給父母。

三要做出愉快的表示。孩子的關心是父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精神支柱,這是事實,為什麼不能在孩子面前承認這一點呢?孩子的愛使父母獲得了最大的愉快。

其實,走進生活,值得孩子們去體會感激二字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如父母們每天給他烹製可口的飯菜,老師在深夜給他批閱作業,整個社會為了他的成長所付出的努力等,都是應該讓他清晰認識的。這,需要做父母的去引導、開發,使之形成一個健康的人格,盡快地融入到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因而,要讓他從小就明白,這是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茫茫人海,時時都洋溢著濃濃的溫情。

愛,不要變成重負

重慶市北碚電影院旁一網吧外,一李姓母親獨站風中,苦候上網的15歲兒子回家。凌晨2時許,孩子滿嘴酒氣走出網吧。9時許,因與母親一語不和,兒子竟持刀爬上頂樓,欲揮刀自殺。

這個事件見報以後,一位心理咨詢師何天華走進這戶人家。在心理咨詢師耐心開導下,當事者小強(化名)情緒漸漸穩定。他說,母親的愛讓自己無法承受。大到學習,小到吃飯、穿衣、交友……什麼她都要管,都想知道,自己沒有思考和發展空間,更談不上自主自立。不論是抽煙也罷、萌動輕生念頭也罷,全是母親「逼」出來的,上網更是為了逃避母親。他說,母親什麼都好,就是不信任人,成天嘮嘮叨叨,真的令人無法承受,心煩……

在這個「望子成龍」的競爭性社會,每個家庭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子女有著很高的期望值。這是無可厚非的。不幸的是,由此導致了不少的家庭悲劇。所以,父母們真的應該停下你們為孩子奔波操勞的腳步,好好思考一下了。你們為孩子付出的時候考慮過孩子的承受能力嗎?不要把愛變成一種重負!

對反日運動的一點感想

最近,國內愛國反日運動掀起新的高潮。對此,我們需要冷靜審視。

80多年前,陳獨秀先生在《我們究竟應不應該愛國》這篇文章裡說:「愛國大部分是情感的產物,理性不過占一部分,有時竟全然不合理性。」這是十分清醒的認識。的確,二戰中,德國和日本的軍隊,就是在愛國愛民族的旗幟下對弱勢國家和民族的人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屠殺。
愛國,不等於排外,尤其在這樣一個日趨國家化的時代。我們應當做的是內修國務,發展經濟,建設民族文化,使我們的綜合國力更加強大,使別的國家不敢欺凌我們,而不是日日喊口號要打倒誰誰誰。愛國其更深層的含義是發展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