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勵

鼓勵是一種對他人價值的肯定

鼓勵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動力

遇到困難要鼓勵自己

別人失意的時候要多加鼓勵

鼓勵大膽的創意和夢想

批評的時候也別忘了鼓勵

不要鼓勵錯誤的行為

有時候善意的謊言也是鼓勵

鼓勵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

對孩子鼓勵勝過批評


 名言

如果我們把機會、鼓勵和獎勵給予那些平凡而普通的員工,以使他們盡最大努力,他們的成就絕對是無可限量的。———羅伯特·沃爾頓

世界上最容易摧毀一個人志向的,就是上司對他的批評。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我只給人們以激勵,我是急於讚美,而遲於指責。———夏布

有時候,及時有力的鼓勵是對你最好的幫助。———托馬斯

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係來思考和觀察事物。———愛因斯坦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踐行動。———愛因斯坦

惟有對人慷慨大度,讚揚人家的優美,我們才能贏得朋友。———艾佛林·恩德希爾夫

世上並沒有用來鼓勵工作努力的賞賜,所有的賞賜都只是被用來獎勵工作成果的。
———成功激勵格言

鼓勵和讚美使白癡變天才,批評謾罵使天才變白癡。———佚名

在學習的海洋中,教師的鼓勵似帆,信任如船,載著學生駛向成功的彼岸。———佚名


 經典素材

大師的話
(一句鼓勵的話激起堅持下去的勇氣)

著名的鋼琴家及作曲家帕岱萊夫斯基預訂在美國某大音樂廳表演。那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夜晚———音樂廳裡到處是黑色燕尾服、正式的晚禮服、上流社會的打扮。當晚的觀眾當中有一位母親,帶著一個煩躁不安的9歲孩子。

到她轉頭跟朋友交談時,他被刺眼燈光照耀著的舞台上那演奏用的大鋼琴和前面的烏木座凳吸引,從母親身旁溜走, 他把顫抖的小手指放在黑白顏色的琴鍵上,開始彈奏名叫《筷子》的曲子。

觀眾的交談聲忽然停止下來,數百雙表示不悅的眼睛一起看過去。被激怒、困窘的觀眾開始叫嚷,要把小孩趕出去。

在後台,鋼琴大師聽見台前的聲音,他趕忙抓起外衣,跑到台前,一言不發地站到男孩身後,伸出雙手,即興地彈出配合《筷子》的一些和諧音符。二人同時彈奏時,大師在男孩耳邊低聲說:「繼續彈,不要停止。繼續彈……不要停止……不要停止。」

我們也是如此。我們努力工作,其效果就如小孩在大演奏廳中彈奏《筷子》一般。就在我們快要放棄時,忽然大師出現,彎腰低聲對我們說:「現在繼續彈下去,不要停止。」繼續……不要停止;不要停止,他為我們即興演奏,在恰當的時候,奏出恰當的旋律。

美麗心靈
(鼓勵需要無私的奉獻和毅力)

影片《美麗心靈》獲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幾乎包攬了2002年電影類的全球最高獎項,影片主人公原型納什因此而成為熱門的公眾人物。約翰·納什生於1928年,14歲開始展現他的數學天分。1950年7月13日,在他生日那一天,他獲得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博士學位,他那篇僅僅27頁的博士論文中有一個重要發現,這就是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剛剛二十出頭的他已經是博弈論大師,50年代末已是聞名世界的科學家了。然而,正當他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30歲的納什得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長達30年的過程中他無法進行正常的研究工作。
他的妻子艾利西亞———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畢業生,一位高尚堅強的女性,始終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包容和鼓勵。她表現出鋼鐵一般的意志:挺過了丈夫被禁閉治療、孤立無援的日子,走過了兒子同樣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震驚與哀傷……漫長的半個世紀之後,她的耐心和毅力終於創下了了不起的奇跡:和她的兒子一樣,納什教授漸漸康復,重新開始研究工作,並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要跳到月球上
(鼓勵每一個夢想)

有位媽媽正在廚房裡洗碗,她聽到小孩在後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便對他喊道:「你在幹嗎?」孩子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媽媽怎麼說?她沒有給孩子潑冷水,罵他「小孩子不要胡說」或「趕快進來洗乾淨」之類的話,而是說:「好,不要忘記回來喔!」這個小孩後來成為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蘇布青與谷超豪
(鼓勵學生超過自己)

數學大師蘇步青有高尚的品德,他真誠的鼓勵學生超過自己。他常對學生說:「一代勝過一代,科學才能發展,事業才有希望,你們要超過我,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他不僅口頭上這樣倡導,而且在實際行動上也切實幫助學生超過自己。他從多方面觀察,發現學生谷超豪思想敏銳,學有餘力,便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向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支持他在聽自己課的同時,再去聽陳建功先生的課,在參加自己主持的微分幾何討論班的同時,也參加函數討論班,使他把兩位先生的學問和長處都學到手。解放初,上級打算調谷超豪去某單位從事行政領導工作,蘇步青認為這樣用人不妥,說谷超豪有數學才能,應讓他在數學方面發揮專長。後來,他認為谷超豪已經基本掌握了自己的學問,又推薦他到莫斯科大學學習。

谷超豪回國後,在微分方程方面取得一系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又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合作,在規範場的數學結構研究中又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得到科學界的高度評價。

松下幸之助的決策觀
(鼓勵員工)

日本松下電器總裁松下幸之助的領導風格以罵人出名,但是也以最會栽培人才而出名。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對他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說:「我每天要做很多決定,並要批准他人的很多決定。實際上只有40%的決策是我真正認同的,餘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者是我覺得過得去的。」經理覺得很驚訝,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決就行了。

「你不可以對任何事都說不,對於那些你認為算是過得去的計劃,你大可在實行過程中指導他們,使他們重新回到你所預期的軌跡。我想一個領導人有時應該接受他不喜歡的事,因為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否定。」作為一名領導,你必須懂得加強人的信心,切不可動不動就打擊你部屬的積極性。應極力避免用「你不行、你不會、你不知道、也許」這些字眼,而要經常對你的下屬說「你行、你一定會、你一定要、你會和你知道」。

信心對人的成功極為重要,懂得加強部屬信心的領導,既是在給你的部屬打氣,更是在幫助你自己獲取成功。管理不是獨裁,在從事企業管理之際,尊重人權,重視個體,友善的詢問和關切的聆聽相當重要。

巴甫洛夫教育學生
(批評的時候也別忘了鼓勵)

一天,一個學生哭喪著臉走到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跟前,匯報自己一次重要的動物實驗失敗了。巴甫洛夫說:「從你上次實驗取得成功時那種神奇,我就知道你這次肯定要失敗!」教授嚴肅地批評了這個沮喪的學生,同時還語重心長鼓勵他:「你還年輕,別讓驕傲佔有了你。」教授還說:「當我第一篇科學論文發表時,與其說是高興,倒不如說有點沉重,因為我想到:在科學的崎嶇小路上,要想取得即使一點點的前進,也是不容易的。」

尊重的力量
(對犯錯者要鼓勵)

有一次,美國空軍的著名戰鬥機試飛員鮑伯·胡佛,完成飛行表演任務後飛回洛杉磯。途中,飛機突然發生嚴重故障,兩個引擎同時失靈。他臨危不懼,果斷沉著地採取了措施,奇跡般地把飛機迫降在機場。他和安全人員檢查飛機時發現,造成事故是因為用油不對,他駕駛的是螺旋槳飛機,用的卻是噴氣式飛機用油。

負責加油的機械師嚇得面如土色,見了胡佛便痛哭不已。因為他一時的疏忽可能造成飛機失事和三個人的死亡。胡佛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上前輕輕抱住這位內疚的機械師,真誠地對他說:「為了證明你幹得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干飛機的維修工作。」這位機械師後來一直跟著胡佛,負責他的飛機維修。以後,胡佛的飛機維修從來沒有發生任何差錯。

這就是胡佛的為人高明之處。對於大錯誤,其實不需別人指責,自己早已自責內疚了。如果此時尊重對方,理解他的心情,那麼於對方來說,便是一種博愛和激勵。

這也會過去
(失敗和成功都需要鼓勵)

1954年,巴西的男女老少一致認為,巴西足球隊定能榮獲世界盃賽的冠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足球的魅力就在於難以預測。在半決賽時,巴西隊意外地輸給了法國隊,結果沒能將那個金燦燦的獎盃帶回巴西。球員們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足球是巴西的國魂。他們懊悔至極,感到無臉去見家鄉父老。他們知道,球迷們的辱罵、嘲笑和扔汽水瓶子是難以避免的。

當飛機進入巴西領空之後,球員們更加心神不安,如坐針氈。可是當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的時候,映入他們眼簾的卻是另一種景象:巴西總統和兩萬多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機場,人群中有兩條橫幅格外醒目:「失敗了也要昂首挺胸!」「這也會過去!」球員們頓時淚流滿面。總統和球迷都沒有講話,默默地目送球員們離開了機場。

4年後,巴西足球隊不負眾望贏得了世界盃的冠軍。回國時,巴西足球隊的專機一進入國境,16架噴氣式戰鬥機立即為之護航。當飛機降落在道加勒機場時,聚集在機場上歡迎者多達3萬人。在從機場到首都廣場的道路兩旁,自動聚集起來的人群超過了100萬。這是多麼宏大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人群中也有兩條橫幅格外醒目:「勝利了更要勇往直前!」「這也會過去!」

貝多芬的吻
(將鼓勵傳遞下去)

1985年9月,匈牙利鋼琴家安多爾·福爾德斯在聯邦德國薩爾布呂肯市給一批年輕的鋼琴家上課,他發現,如果他在某個學生的背上輕輕拍一下,那個學生就會表現得更為出色。他便在全班學生面前對他傑出的演奏予以讚揚,使他自己以及全班學生大為驚奇的是,他馬上超越了自己的原有水平。

安多爾這樣做緣於自己的經歷。16歲時,由於與音樂教師發生分歧,他處於某種危機之中。後來著名的鋼琴家艾米爾·馮·薩爾———李斯特的最後一個活著的弟子———來到布達佩斯,要求安多爾為他演奏。李斯特專心地聽他彈了巴赫的C大調「Toccata」,並要求聽了更多的曲子。安多爾把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彈奏貝多芬的「Pathetique」奏鳴曲以及舒曼的「papillon」之中。最後,馮·薩爾起身,在他的前額上吻了一下。「我的孩子」,他說,「在你這麼大時,我成了李斯特的學生。在我的第一堂課後他在我前額上親了一下,說:『好好照料這一吻———它來自貝多芬。他在聽了我演奏後給我的。』我已經等了多年準備傳下這一神聖的遺產,而現在我感到你當受得起。」

在安多爾的一生中沒有別的什麼可以比得上馮‧薩爾的讚揚。貝多芬的吻神奇地把他從危機中解脫出來,幫助他成為今天這樣的鋼琴家。不久將輪到他把它傳給最值得領受這份遺產的人。

鯨魚的高度
(動物也需要鼓勵)

假如你看到體重達8600公斤的大鯨魚躍過水面6.6米,並為你表演各種動作,我想你一定會發出驚歎,將這視為奇跡。而確實有這麼一隻創造奇跡的鯨魚。

這只鯨魚的訓練師向外界披露了訓練的奧秘:在開始時,他們先把繩子放在水面下,使鯨魚不得從繩子上方通過,鯨魚每次經過繩子上方就會得到獎勵,它會得到魚吃,會有人拍拍它並和它玩,訓練師以此對這只鯨魚表示鼓勵。當鯨魚從繩子上方通過的次數逐漸多於從下方經過的次數時,訓練師就會把繩子提高,只不過提高的速度必須很慢,不至於讓鯨魚因為過多的失敗而沮喪。

林則徐堂聯述志
(鼓勵他人給自己提意見)

禁煙運動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擔任江蘇廉防使時,曾在大堂上親自書寫一副堂聯:「願聞己過,求通民意。」他號召人們大膽揭發貪官污吏,鼓勵別人向自己直陳意見。1838年,他升任兩廣總督後,又親筆在府衙內題了一副堂聯自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這副對聯歷來為人傳誦,讚不絕口。上聯是說要像大海那樣有肚量,能廣泛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下聯更是振聾發聵的箴言,砥礪自己杜絕私慾,做剛正不阿挺立世間的硬漢。

達爾文的父親
(鼓勵孩子的興趣和想像力)

從七歲開始,達爾文就很喜歡搜集風乾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蟲,還有硬幣、圖章、貝殼和化石等雜七雜八的東西。他還愛好在家裡做化學實驗,為此,他曾受過校長巴特勒博士的訓斥。可是,老達爾文卻支持孩子,他把花園裡的一間小棚子交給他做化學實驗。十歲那年,還幫助他到威爾士的海岸去度三周的假期,在那裡觀察和採集了許多海生植物的標本。

達爾文愛幻想,一直宣稱他收集的幾塊化石是價值連城的奇珍,有一天,他從泥巴地裡挖出一枚硬幣,對姐姐說:「瞧!一枚古羅馬人鑄造的硬幣。」姐姐接過一看,發現只不過是枚很常見的硬幣,她對弟弟的「說謊」很生氣,到爸爸那兒告狀。可是這位父親卻把兒子叫過來,當面誇獎道:「孩子,你的想像力真豐富!我怎麼能責備你呢?」父親對兒子讚賞的態度,引起大家的不滿。人們認為,這樣會毀了孩子,使他沾染上說謊的壞毛病。老達爾文說:「這說明這個孩子富有想像力,有一天他會把這種才能用在正事上的。」

那些富有想像力的人,常常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望、充足的鑽研動力和頑強的拚搏精神。我們鼓勵孩子從小就敢於想像,就是鼓勵孩子的這種慾望、動力和精神。相反,泯滅孩子的想像力,就是動搖了這種慾望、動力和精神的根基。

樂妻勸夫
(鼓勵別人要講究方法)

東漢時候,河南郡有一個叫樂羊子的讀書人,他的妻子是一個非常賢惠、勤奮的人。有一次,樂羊子在路上見到一塊遺金,便撿起來拿回家樂滋滋地告訴了妻子。妻子卻說:「我聽說過,有志之士不喝盜泉之水(因為憎惡盜泉這個名字),方正之人不接受不敬的施捨,何況拾到別人的東西帶回自己的家裡,更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樂羊子聽了,非常慚愧,便把那塊金子送到了原處。

後來,樂羊子要外出求學,妻子很支持。但是,他出去拜師求學還不到一年,就返回來了。妻子見了,驚訝地問他:「為什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樂羊子說:「我外出的日子長了,很想念你,沒有別的什麼事。」妻子聽罷,拿起一把剪刀,快步走到織布機前,說:「你看,這布的原料是春蠶繭,由織布機和機梭一絲一絲地把它編織起來,日積月累才能織出成寸、成尺、成丈、成匹的絹布。如果現在一剪刀把它剪斷了,就白費了許多時間,就會失去成功的機會。你在外求學也是這樣,每天都應當學習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用以充實你的學問,培養美好的德行。如果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豈不是和剪刀剪斷織布機上的絲線一樣,要前功盡棄嗎?!」樂羊子聽後很受感動,又立即動身出外求學,一去七年沒回家,終於修完了自己的學業。

 


 意林故事

不要鼓勵錯誤的事

有個小孩在學校裡偷了同學一塊寫字石板,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不但沒批評,反而還誇他能幹。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給母親,母親很滿意,更加誇獎他。隨著歲月的流逝,小孩長大成小伙子了,便開始去偷更大的東西。有一次,他被當場捉住,反綁著雙手,被押送到劊子手那裡。他母親跟在後面,捶胸痛哭。這時,小偷說,他想和母親貼耳說一句話。他母親馬上走了上去,兒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並撕了下來。母親罵他不孝,犯殺頭之罪還不夠,還要使母親致殘。兒子說道:「我初次偷石板交給你時,如果你能打我一頓,今天我何至於落到這種可悲的結局,被押去處死呢?」

別忘了為別人喝彩

有個班級獲得了校運動會「道德風尚」獎,有人向校長提出疑惑:在整個競賽過程中,並沒有發現這個班的道德風尚比其他班級高在何處。校長笑著說:你忽略了一個細節———在大家都為自己班的運動員取得好成績歡呼雀躍的時候,惟有這個班的同學在為自己班喝彩的同時,也不忘為別人喝彩。

鼓勵心裡的陽光

有個男孩子一向淘氣,作業總是寫得亂糟糟,常打架罵人,還總是遲到、早退,甚至曠課。但女教師從不歧視他,因為她知道,男孩子沒有媽媽,爸爸是個養雞專業戶。爸爸心急火燎地忙,他也就必須忙,這也正是他不能遵守紀律的原因。

一天,女教師佈置了一篇作文《我和祖國》,大家立刻拿起筆刷刷地寫,惟獨那個男孩子看著天花板,呆呆的。後來女教師批改到了一篇極奇怪的短文:祖國是母雞,我願意是一粒米。那個男孩寫的。女教師心頭熱浪滾滾:即便是喂雞喂得極煩躁的孩子,心裡也有陽光!

第二天,在作文講評時,她格外提到了這篇短文:「從地圖上看,我們的祖國像只雄雞,但有個聰明的孩子卻認為,祖國的形狀更像一隻母雞,也正是這個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的愛。『祖國是母雞,我願意是一粒米。』聽!這就叫無私的奉獻,這就叫徹底的犧牲,這就叫深深的愛與濃濃的情!因此老師認定,在這次交上來的作文中,這個比喻最精彩,也最最迷人。」

打這天起,那個淘氣的男孩子就徹底變了,彷彿一下子就長大了!彬彬有禮,從不遲到早退,從不打架罵人,更不曾曠課,他特別努力,作業乾乾淨淨的,作業本上的字,清一色一筆一畫的,整整齊齊的。那是他用他的心寫的,他的心裡從此長滿了愛。

肯定就是鼓勵

當教師的時候,我曾教過一名「差生」,他念了五年書,但一直坐在二年級的板凳上。這名「差生」很自卑,人卻很勤快,每天都爭著做好事,比如掃廁所,幾乎一個人全包了。可同學們對此卻熟視無睹,連老師也提不起表揚他的興趣。

為了改善課堂上的沉悶氣氛,我常常提出點課本之外的知識考學生———「一根竹子和一根稻草,一重一輕放在水裡,哪根先沉下?」這是一道腦筋急轉彎題,對於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顯然有些難度。學生們頓時像樹上的小麻雀嘰嘰喳喳起來,有的說竹子先沉下,有的說稻草先沉下,更多的則瞪大了眼睛期待地望著我。 坐在後排的「差生」突然站起來:「老師,我知道答案!」話音剛落,全班同學轟然大笑,「差生」臉紅了。在我再三鼓勵下,他才怯怯地答道:「稻草和竹子都不會沉。」當我大聲宣佈「答案完全正確」的那一刻,整個教室寂靜無聲,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差生」坐回了自己的座位,竟然趴在桌子上哭了。人的記憶就是這麼奇怪,而今我已經離開教學崗位多年,過去這段歲月中留給我的最深印象,卻是這個「差生」的嚶嚶哭聲。

母親的謊言

上小學的時候,我的語文特不好,尤其是作文簡直就是一塌糊塗,經常挨老師的「批」,因此我對作文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和恐懼。有一次,老師看完我剛交上去的作文後對我說:「放學後讓你媽媽來一趟。」我想這下完了,要是媽媽知道我作文這麼差勁,非打死我不可。媽媽去見老師了,我膽戰心驚地坐在家裡等她,等著一場暴風雨的到來。沒想到,母親回來後卻是滿心歡喜:「老師今天表揚你了,說你作文大有進步。這不,老師還讓我把你的作文本拿回家好好保存起來,說只要你繼續努力,將來一定會成為作家的。」說著,母親揚了揚手中的作文本,「讓媽媽替你保存著,兒子,你真棒。」先前的擔心一下子化為烏有,我頓時高興起來。

後來,我就真的不再害怕寫作文了。我天天寫,常常把寫好的作文給母親看一遍,她每次看過總忘不了說一聲:「兒子,你今天又進步了!」再後來,我的作文成了全班最好的,全校最好的;再後來我成了一名校園作家,一邊讀書一邊寫作,目前已發表了幾十篇文章。

去年春節回家,我無意間發現了那本母親當年替我保存下來的作文本。打開一看,我愣了,老師當時給我的評語:「一塌糊塗,重寫!」母親的謊言成就了我。

以身作則的鼓勵

我和妻子到有名的風景區張家界旅遊。平地的景點都游過了,那一天要攀登黃石寨,它在一座高山上。

上山的路鋪有石階,並不難走。山腳排列著幾十乘用籐椅綁成的轎子。轎夫們擁擠上來要我們乘轎。我們謝絕了,覺得那樣會減少旅遊的情趣。慢慢向上爬著,開始還悠悠閒閒,漸漸就感到吃力了。有幾處相當險峭,攀爬十分費勁。在可以清楚地望到山頂的一個長長的陡坡前,我渾身酸軟地坐在一塊岩石上,感到休息是這樣幸福。抬頭望望,真懷疑自己還有沒有力量爬上去。
幾位操著河南口音的婦女從下面爬上來了,氣喘吁吁。她們在我身邊歇住,仰頭望著陡坡叫苦。其中有一位三十多歲的胖胖的婦女大聲嚷著:「我的媽!還有這麼高呀!真要命。」她注意到了我,笑著打聽我的年齡。得到答覆後,她怔了一下。回頭大聲對同伴說:「連這位老先生都敢上去,我們要打退堂鼓就真該跳崖了!走!」她轉過身大步走向陡坡,同伴們跟著她。
我微笑著看她。暗地高興能以身作則給人一點激勵。

我立即站了起來,和妻子一起也向陡坡走了過去———她的讚許也給予了我以激勵。

 

 

 

 應用與創新

無需別人的讚許

每一個人都應該鼓勵別人,也應該得到鼓勵,但是鼓勵和讚美不同。我們希望得到失意時候的鼓勵,卻不需要得意時候的讚許。

需要得到讚許無異於說:「你對我的看法比我對自己的看法更為重要。」你可能花費了大量時光贏得他人的讚許,或因得不到讚許而憂心忡忡。如果尋求讚許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種需要,那就是進入了誤區。如果你希望得到讚許,那僅僅是樂於得到他人的認可,但如果你需要讚許,那麼你在未能如願以償時便會十分沮喪,這正是自我挫敗因素之所在。一旦尋求讚許成為一種需要,做到實事求是幾乎就不可能了,沒有人會與你坦誠相待。同樣,你也會刻意迎合他人的觀點與喜好,因此放棄自己的價值。

人在生活中必然會遇到大量反對意見,不要期望別人都用讚許來肯定你,來鼓勵你。我們需要失意時候的鼓勵,但不需要太多的讚許。同樣對待別人也是如此,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他們勇氣,在他們成功的時候不要給予過多的鮮花和掌聲。

鼓勵的最高境界

我喜歡這句話:能夠煽動別人為自己賣命的人堪稱領導天才。英國海軍名將威爾遜就是這樣的一個典範,他常常激勵部屬完成偉大的功業。這種不凡的品質在他小的時候就顯露出來了。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年冬天英國遇到了一場暴風雪,他弟弟望著屋外的大雪,心生畏懼,裹足不前,想曠課一天。威爾遜知道後,聲情並茂,向弟弟曉以大義,男兒不可因一點小小困難就退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弟弟聽了非常感動,打開家門冒著狂風暴雪去學校———幫哥哥請病假。

威爾遜簡直是個天才,他竟然能夠煽動別人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這裡用「煽動」當然是個貶義詞,因為威爾遜鼓勵他弟弟去做的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後來把這種「煽動」能力用在工作上,就是真正的天才所為了,這個時候就不能用「煽動」,而應該用「鼓勵」和「激勵」了。我們老說鼓勵自己迎接挑戰,或者鼓勵別人面對困難,這是良好的品德,是出於友誼和良心。但我們什麼時候能鼓勵別人面對巨大的困難,並作出偉大的貢獻,就說明我們已經能夠管理,能夠領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