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皇太極時,改國號為「清」。清朝入關,建立多民族的統一王朝。清朝承襲明制,繼續強化專制中央集權體制,先以南書房掌機要,再以軍機處為朝廷中樞;在地方則恢復省的建制,以督、撫管理。清中央還通過各種措施,加強了對今西藏、新疆、蒙古及東北、西南等邊疆地區的統治,並在台灣設置府縣。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清帝國達到鼎盛之日,所謂「康乾盛世」。到嘉慶、道光後,社會危機四起,清封建統治逐漸衰落。
清朝時期,在「更名田」、「攤丁入畝」等政策的刺激下,傳統經濟達到頂峰,各生產部門技術水平空前提高,商業貿易頗為繁榮。但由於封建體制的壓迫,資本主義萌芽只能緩慢增長。
清朝在道光以前,文化成就巨大。產生了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及戴震等傑出思想家,曹雪芹、吳敬梓、孔尚任及石濤等著名文學藝術家。史學碩果纍纍,考據學派名家輩出,並出現了《四庫全書》等官修大型叢書。科技領域也出現了無數成果,其中建築成就相當突出。
清朝年號
年號 | 廟號 | 名字 | 即位時間 | 即位年齡 | 在位年數 | 死時年齡 | 世系 |
---|---|---|---|---|---|---|---|
順治 | 世祖 | 福臨 | 崇德八年八月(1643.10) | 6 | 18 | 24 | 皇太極之第九子 |
康熙 | 聖祖 | 玄燁 | 順治十八年正月(1661.2) | 8 | 61 | 69 | 福臨之第三子 |
雍正 | 世宗 | 胤禎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1722.12) | 45 | 13 | 58 | 玄燁之第四子 |
乾隆 | 高宗 | 弘歷 | 雍正十三年九月(1735.10) | 25 | 60 | 89 | 胤禎之第四子 |
嘉慶 | 仁宗 | 禺琰 | 嘉慶元年元旦(1796.2) | 37 | 25 | 61 | 弘歷之第十五子 |
道光 | 宣宗 | 文寧 | 嘉慶二十五年八月 | 39 | 30 | 69 | 禺琰之第二子 |
咸豐 | 文宗 | 奕寧 | 道光三十年正月(1850.3) | 20 | 11 | 31 | 文寧之第四子 |
同治 | 穆宗 | 載淳 | 咸豐十一年十月(1861.11) | 6 | 13 | 19 | 奕寧之第一子 |
光緒 | 德宗 | 載恬 | 光緒元年正月(1875.2) | 4 | 34 | 38 | 奕寧之侄 |
宣統 | 溥儀 | 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1908.12) | 3 | 3 | 61 | 載恬之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