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明朝便竭力推行加強中央集權的方針和政策,如廢除丞相、創設內閣大學士、改行省為三司、重用廠衛特務等,從而使君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雖曾爆發「靖難之役」,但政治上強大,並出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土木之變」後,國勢由盛轉衰,宦官長期干政。萬歷時,出現張居正改革。明末,內外矛盾激化,明朝被農民戰爭滅亡。
在前代的基礎上,明朝社會經濟獲得極大的發展。農產品商品化擴大,手工業生產水平提高,工藝精湛,商業繁榮,市場活躍,更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在明代,封建文化極為繁盛。思想界產生了王守仁、李贄等著名人物;小說成就輝煌,《水滸》、《三國演義》及《西遊記》等作品名聞於史;湯顯祖、袁宏道及徐渭等文學藝術家領一時風騷;徐光啟、宋應星、李時珍及徐霞客等科學家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當時,還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
明朝年號
年號 | 廟號 | 名字 | 即位時間 | 即位年齡 | 在位年數 | 死時年齡 | 世系 |
---|---|---|---|---|---|---|---|
洪武 | 太祖 | 朱元璋 | 洪武元年正月(1368.1) | 41 | 31 | 71 | 朱世珍之子 |
建文 | 朱允文 |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1398.6) | 22 | 4 | 朱元璋之孫 | ||
永樂 | 成祖 | 朱棣 | 建文四年六月(1402.7) | 43 | 22 | 65 | 朱元璋之第四子 |
洪熙 | 仁宗 | 朱高熾 |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1424.9) | 47 | 1 | 48 | 朱棣之長子 |
宣德 | 宣宗 | 朱瞻基 | 洪熙元年六月(1425.6) | 28 | 10 | 38 | 朱高熾之長子 |
正統 | 英宗 | 朱祁鎮 | 宣德十年正月(1435.2) | 9 | 14 | 朱瞻基之長子 | |
景泰 | 代宗 | 朱祁鈺 | 正統十四年九月(1450.9) | 22 | 8 | 30 | 朱瞻基之次子 |
天順 | 英宗 | 朱祁鎮 | 景泰八年正月復辟(1457.2) | 31 | 8 | 38 | |
成化 | 憲宗 | 朱見深 | 天順八年正月(1464.2) | 18 | 23 | 41 | 朱祁鎮之長子 |
弘治 | 孝宗 | 朱右樘 |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 | 18 | 18 | 36 | 朱見深之第三子 |
正德 | 武宗 | 朱厚照 | 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 | 15 | 16 | 31 | 朱右樘之長子 |
嘉靖 | 世宗 | 朱厚囪 |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 | 15 | 45 | 60 | 朱右樘之侄 |
隆慶 | 穆宗 | 朱載後 |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 | 30 | 6 | 36 | 朱厚囪之第三子 |
萬曆 | 神宗 | 朱翊鈞 | 隆慶六年六月(1572.7) | 10 | 48 | 58 | 朱載後之第三子 |
泰昌 | 光宗 | 朱常洛 | 萬曆四十八年八月(1620.8) | 39 | 1月 | 39 | 朱翊鈞之長子 |
天啟 | 嘉宗 | 朱由校 | 泰昌元年九月(1620.10) | 16 | 7 | 23 | 朱常洛之長子 |
崇禎 | 思宗 | 朱由檢 | 天啟七年八月(1627.10) | 18 | 17 | 35 | 朱常洛之第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