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時,黨項族興起於西北,建立了李氏政權。宋太宗時,黨項首領臣服,但李繼遷卻繼續組織部眾割據,與北宋發生長期戰爭。李德明在位期間,接受宋中央統治,出現和平發展的局面。元昊即位後,公開稱帝,建立西夏國,再度與宋發生戰爭。西夏雖取得很多勝利,但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卻受到巨大的影響。1044年,西夏與北宋簽定「慶歷和議」,表面取消帝號。以後,西夏與宋、金時戰時和。西夏後期,統治衰弱,最終被蒙古滅亡。
黨項族經過艱苦的努力,對發展西北地區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農業、牧業比較發達;手工業中以冶鐵、鍛造、毛織、曬鹽、雕版印刷及陶瓷等較突出;商業則以官方經營的邊境貿易為主。在吸收漢族先進文化的基礎上,西夏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明。
西夏年號
年號 | 廟號 | 名字 | 即位時間 | 即位年齡 | 在位年數 | 死時年齡 | 世系 | 備註 |
---|---|---|---|---|---|---|---|---|
顯道、開運、廣運、大慶、天授禮法延祚 | 景宗 | 李元昊 | (1032) | 30 | 11 | 46 | 大夏國王李德明之子 | 宋明道元年(1032年)其父卒,元昊以太子嗣位。1038年稱「吾祖」(可汗,皇帝),國號大夏,都興慶府 |
延嗣寧國、天祐垂聖、福聖承道、奢單都、拱化 | 毅宗 | 李諒祚 | (1049) | 3 | 19 | 21 | 母沒藏氏,與元昊私通而生諒祚 | 景宗末年,廢太子寧明,立寧令哥。復廢寧令哥,立私生子諒祚。景宗死,諒祚以太子嗣位 |
乾道、天賜禮盛國慶、大安、天安禮定 | 惠宗 | 李秉常 | (1067) | 8 | 20 | 27 | 毅宗子 | 以皇太子嗣位,年僅八歲,由太后梁氏(漢人)攝政,至帝卒,仍由母黨專權 |
天儀治平、天祐民安、永安、貞觀、雍寧、元德、正德、大德 | 崇宗 | 李乾順 | (1086) | 4 | 54 | 57 | 惠宗子 | 以皇太子嗣位,年僅八歲,由其母梁太后攝政,永安二年(1099年),帝十七歲,梁太后被遼國毒死,帝始親政 |
大慶、人慶、天盛、乾祐 | 仁宗 | 李仁孝 | (1140) | 17 | 54 | 70 | 崇宗長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天慶 | 桓宗 | 李純祐 | (1193) | 17 | 14 | 30 | 仁宗長子 | 以皇太子嗣位,天慶十三年(1206年)正月,為李安全和羅太后所廢,三月暴卒 |
應天、皇建 | 襄宗 | 李安全 | (1206) | 37 | 6 | 42 | 崇宗之孫,越王仁友(仁宗弟)之子 | 天慶十三年(1206年)正月,李安全與羅太后合謀廢桓宗,自立為帝。皇建二年(1211年)七月被廢 |
光定 | 神宗 | 李遵頊 | (1211) | 49 | 13 | 64 | 齊王李彥宗之子 | 即位前,嗣父齊王爵。皇建二年七月,襄宗被廢,遵頊繼立。1223年傳位於其子德旺,自稱太上皇 |
乾定 | 獻宗 | 李德旺 | (1223) | 43 | 4 | 46 | 神宗子 | 受父禪即位 |
(末主) | 李眈 | (1226) | 2 | 獻宗侄,清平郡王之子 | 獻宗死,被國人擁立為帝。1227年,蒙古軍圍夏都興慶府,六月,李眈降,被殺,西夏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