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 ||||||||
年號 | 廟號 | 名字 | 即位時間 | 即位年齡 | 在位 年數 |
死時 年齡 |
世系 | 備註 |
建隆、乾德、開寶 | 太祖 | 趙匡胤 | (960) | 34 | 17 | 50 | 父是趙弘殷 | 仕後周,以軍功累至殿前都典檢,掌禁軍。恭帝顯德七年(960年)一月,領兵到陳橋驛,與部將策動兵變,被擁立為皇帝,國號宋 |
開寶、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 太宗 | 趙光義 | (976) | 38 | 22 | 59 | 太祖弟 | 即位前任開封府尹、中書令,加封晉王,位在宰相之上。太祖卒,嗣位 |
至道、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 | 真宗 | 趙恆 | (997) | 30 | 26 | 55 | 太宗第三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乾興、天聖、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歷、皇佑、至和、嘉佑 | 仁宗 | 趙禎 | (1022) | 13 | 42 | 54 | 真宗第六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嘉佑、治平 | 英宗 | 趙曙 | (1063) | 32 | 5 | 36 | 趙允讓第十三子 | 年四歲,由仁宗養於宮中,後立為皇太子,以皇太子嗣位 |
治平、熙寧、元豐 | 神宗 | 趙 | (1067) | 20 | 19 | 38 | 英宗長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元豐、元佑、紹聖、元符 | 哲宗 | 趙煦 | (1085) | 9 | 16 | 24 | 神宗第六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元符、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 徽宗 | 趙佶 | (1100) | 19 | 26 | 54 | 神宗第十一子 | 即位前封端王。哲宗死,嗣位。靖康二年(1127年)被金兵虜歸,後死於五國城 |
宣和、靖康 | 欽宗 | 趙桓 | (1126) | 27 | 2 | 62 | 徽宗長子 | 政和五年(1115年),立為皇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12月,受父禪即帝位。靖康元年(1126年)11月,金兵攻破汴京。明年二月,金廢欽宗及太上皇徽宗為庶人,虜詣金國,北宋亡。帝在位一年又四個月。 |
南宋年號表 |
||||||||
年號 | 廟號 | 名字 | 即位時間 | 即位年齡 | 在位 年數 |
死時 年齡 |
世系 | 備註 |
建炎、紹興 | 高宗 | 趙構 | (1127) | 21 | 36 | 81 | 徽宗第九子 | 即位前稱康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虜徽、欽二宗。五月,康王在南京(河南商丘)即帝位 |
紹興、隆興、乾道、淳熙 | 孝宗 | 趙慎 | (1162) | 36 | 28 | 68 | 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太祖少子秦王德芳之後。父季王趙子偁 | 高宗無子,納趙慎於宮中以為嗣子,後立為皇太子。高宗死,遂即位 |
淳熙、紹熙 | 光宗 | 趙惇 | (1189) | 43 | 6 | 54 | 孝宗第三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紹熙、慶元、嘉泰、開禧、嘉定 | 光宗 | 趙擴 | (1194) | 27 | 31 | 57 | 光宗第二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嘉定、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you、寶you 、開慶、景定 | 寧宗 | 趙昀 | (1224) | 20 | 41 | 60 | 太祖十世孫,父趙希lu | 嘉定十七年(1224年)寧宗病危,權相史彌遠稱詔,另立宗室子貴誠為皇子,改名昀。同年八月寧宗死,史彌遠擁立趙昀嗣位,原皇子趙hong被廢 |
景定、鹹淳 | 度宗 | 趙淳 | (1264) | 25 | 11 | 35 | 太祖十一世孫,理宗侄。父榮王與芮 | 理宗無子,立ji為皇太子,理宗死,ji為太子嗣位 |
鹹淳、德you | 恭帝 | 趙顯 | (1274) | 4 | 3 | 度宗幼子 | 度宗死,權相賈似道擁立趙顯為帝,顯兄趙shi遂不得立。德you二年(1276年),蒙古軍陷臨安,趙顯被俘北去 | |
景炎 | 端宗 | 趙shi | (1276) | 9 | 3 | 11 | 度宗長子 | 恭帝被蒙古軍擄歸,陸秀夫在溫州奉益王趙shi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德you二年(1276年)復擁立趙shi為帝,即位於福州,元軍進逼,帝逃走,病死 |
祥興 | 趙bing | (1278) | 8 | 2 | 9 | 度宗子 | 端宗病死,陸秀夫、張世傑擁立衛王趙bing為宋主,移駐崖山。1279年正月,元軍攻崖山,二月陸秀夫負帝趙bing跳海死。南宋亡 | |
|